每日经济新闻 23分钟前
中长期大额存单正在消失:多家银行已无5年期产品,3年期“额度紧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董兴生

曾被视为 " 揽储利器 " 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正在逐渐消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行 App 上已无 5 年期大额存单。不仅如此,尽管 3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仍在,但部分银行 App 显示 " 售罄 " 或 " 额度紧张 "。

在业内看来,压降高成本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是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稳定净息差的直接手段。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 1.42%,环比持平,仍处于历史低位。

多家银行已无 5 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记者查询包括大行、股份行等多家大中型银行 App 发现,5 年期大额存单已不见踪影。部分银行尚存 3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水平集中在 1.5%~1.8% 区间。

尽管利率普遍已在 1 字头,但这样的产品依旧非常抢手。农行 App 显示,3 年期大额存单 " 额度紧张 ";工行及兴业银行 App 均显示,3 年期大额存单已 " 售罄 "。

另有部分银行 App 上 3 年期大额存单也一并 " 消失 ",仅剩下 2 年期及更短期限产品。

某股份制银行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大额存单特别是中长期的产品,是银行成本比较高的负债来源,现在息差不断收窄,压降高成本的中长期大额存单,是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稳定净息差的直接手段。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 股银行中除个别银行外,多数净息差呈现下行态势,其中,国有大行净息差普遍下降 15 个基点左右。在业内看来,当前银行净息差仍处于历史低位,负债端成本管控需求持续存在。

" 而且预计后续利率仍有下行空间,银行主动减少中长期大额存单发行,可以避免在未来利率进一步走低时被长期高息存款锁定成本。"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类似调整中长期存款结构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不少地方性中小银行。11 月初,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宣布自今年 11 月 5 日起取消五年期定存产品。该行同步下调其他期限定存利率,1 年期和 2 年期均下调 5 个基点,分别降至 1.45% 和 1.55%;3 年期下调幅度最大,达 10 个基点,降至 1.85%。

这并非个例,四季度以来,浙江、云南、河南等多地村镇银行也都纷纷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

存款 " 搬家效应 " 助推理财规模走高

自 2022 年 4 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以大行为首的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已进行了 7 轮,最近一次是在今年 5 月,整存整取 3 个月、6 个月、1 年、2 年的利率均下调 15 个基点,3 年和 5 年利率均下调 25 个基点。

在前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随着利率下行,储户也需要建立理性预期,可以考虑多元化资产配置,比如关注国债、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债基等稳健型投资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寻求更高回报。

已有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银行理财等其他投资渠道。央行发布的《2025 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对此也有印证。报告显示,本季度倾向于 " 更多储蓄 " 的居民占 62.3%,比上季低 1.5 个百分点;倾向于 " 更多投资 " 的居民占 18.5%,比上季高 5.6 个百分点。" 银行非保本理财 " 则是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式之首。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 年三季度)》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存续规模 32.13 万亿元,同比增加 9.42%。

中信建投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提及,展望 2026 年,理财规模增长的决定因素依然是存款持续 " 搬家 ",流向各类资管产品,部分流向理财产品。预计 2026 年银行理财规模至少实现 10% 左右的增长,如果 2025 年末理财规模达 34 万亿元,那么 2026 年规模预计将达到 38 万亿元左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兴业银行 利率 村镇银行 a股 内蒙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