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财帝 4小时前
“可灵”将年赚10亿,AI能否重塑2700亿快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 Q1、Q2、Q3,可灵营收分别超过 1.5 亿元、2.5 亿元、3 亿元。预计 2025 全年,可灵营收将超过 10 亿元。

但在快手的商业大盘中,可灵营收占比不足 1%,它能否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AI 应用爆发,科技巨头正 " 跑马圈地 ",而 " 五环外 " 的快手已经喊出:AIGC 产品可灵将年赚 10 亿元。

快手 2025Q3 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355.54 亿元,同比增长 14.2%,经调整净利润约 50 亿元,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可灵 Q3 营收超过 3 亿元。

据悉,今年 Q1、Q2,可灵营收分别超过 1.5 亿元、超过 2.5 亿元。粗略计算,前三季度,可灵营收已超过 7 亿元。

对此,快手管理层在三季度电话会上宣布,上调可灵全年收入预期至 1.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 亿元,较年初目标(6000 万美元)增长超过一倍。

资本市场反应迅速,随后 4 个交易日,快手港股股价上涨了 11.26%。但 AI 也是一把 " 双刃剑 ",加剧了股价波动。截至 11 月 27 日,较年内高点(92.6 港元),快手已跌超 26%,本轮回调幅度大于阿里、腾讯、百度。

其间,或许隐含着投资者的担忧:面对 OpenAI 的 Sora、谷歌的 Veo、字节跳动的即梦 AI,快手能否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快手的商业大盘中,可灵营收占比不足 1%,它能否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1 | AI 成了快手的 " 希望 "

快手变 " 慢 ",进入 " 多事之秋 "。

今年 9 月,快手旗下电商子公司成都快购科技,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同月,快手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等问题,被网信部门采取了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罚措施。

再叠加直播行业疲软等因素影响,快手直播业务显著承压,2025Q3 营收约 96 亿元,仅同比增长 2.5%,大幅低于整体营收增速。

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增速亮眼,但第三季度,快手电商 GMV 为 3850 亿元,仅同比增长 15.2%,增速逊于抖音电商(30%+)。

当传统叙事的想象力消逝,性感的 AI,成为了快手新的 " 希望 "。

快手筹谋 AI 已久。和阿里、腾讯、字节做 " 基础设施 " 不同,快手更偏向实用主义,去年聚焦视频生成发布了可灵 AI,比即梦 AI 还早两个月。

今年,快手不断加码。4 月底组织 " 变阵 ",可灵 AI 事业部成立,与电商、商业化、国际化、快手主站、本地生活并列为一级业务部门。

9 月,可灵 AI 迭代升级,新版大模型 Kling 2.5 Turbo 发布。据 Artificial Analysis 发布的测评榜单,在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领域,Kling 2.5 Turbo 均位居全球第一。

在快手三季报中,AI 更是贯穿全篇,被提及多达 48 次,频率高于一季报和半年报。

其中,快手不仅着重叙述了可灵的业务进展和成绩,还大篇幅强调,AI 正赋能内部业务降本增效:自研的端到端生成式检索架构 OneSearch 推动商城搜索订单量提升近 5%,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 OneRec 的应用,驱动国内线上营销服务收入提升了 4%-5%......

并且,快手还将进一步追加算力投资,CFO 金秉预计,2025 年快手整体 Capex 支出,将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显然,快手 " 重仓 "AI,对可灵寄予厚望。

但,可灵能一直保持高增长吗?

2 | 可灵 " 商业化 " 领先,即梦 AI 加速 ToC

曾经,快手和字节 " 对战 " 短视频、电商、短剧、本地生活,快手略逊一筹。

如今,AI 视频火爆,AI 技术使部分视频的制作成本降低 20% 以上,部分短剧制作的效率显著提升一倍以上。

并且,伴随着技术愈加成熟,可灵、即梦 AI 等产品的单秒定价已进入 " 几毛钱 " 时代。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研报

快手和字节是中国短视频 " 双雄 ",如今 " 对决 "AIGC,可灵、即梦 AI 相互对标,但发展路线不同。

可灵类似 Sora,以 DiT 架构为基础,同时已经发布了统一多模态生成理解模型 Orthus,能输出更高分辨率和帧率的视频。综合公开测评和资料,可灵制作的视频拥有电影级画质、表现力强,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更逼真,但输出时间较长。

另外,可灵是生产力工具逻辑," 瞄准 " 专业制作者,有一定的使用门槛。

即梦 AI 以自研的 Seedance1.0 模型为基础,拥有更高级的图片审美、多镜头叙事能力,视频运镜灵活、均衡可控,生成速度更快。

它是互联网产品逻辑,走 " 大众 " 路线,门槛较低,普通用户简单学习就能上手。

差异化的用户定位下,可灵、即梦 AI 已经分化。

得益于电影公司、专业制作者的付费意愿较高,可灵商业化进度更快,前三季度营收超 7 亿元,预计今年收入超 10 亿元。

可灵 AI 行业合作负责人王若暄此前透露:付费比例很高,一大半是海外用户。

即梦 AI 背靠字节,To C 是优势,其用户规模更大。据 QuestMobile 统计数据,今年 Q2,即梦 AI 月活 958.9 万,环比增长 68.2%。可灵月活 113.3 万,环比下跌 16%。今年 9 月,即梦 AI 月活进一步攀升至 1012.31 万。

不过,AI 视频应用才刚刚兴起,当前还处于做大 " 蛋糕 " 的周期。后续,将是流量和生态体系的竞争。

快手 Q3 日活 4.16 亿,创历史新高,月活 7.3 亿,而抖音 MAU 超过 10 亿,字节旗下的番茄小说 MAU 达到 2.45 亿,红果短剧 MAU 达到 2.36 亿,汽水音乐 MAU 已突破 1.2 亿,字节拥有更充裕的流量体系。

业务协同方面,可灵与快手短视频、短剧联动。即梦 AI 在上游可联动番茄小说、红果短剧、汽水音乐获得版权,下游联动抖音分发,生态更丰富。

总的来看,可灵的技术和商业化领先,但出海必须直面 OpenAI、谷歌,在国内要抵御字节的体系化进攻。

AI 渐行渐近,可灵承载着快手的希望,不能有丝毫松懈。

3 | AI 能否重塑 2700 亿快手?

今年以来,快手股价走势与 AI 紧密相关。投资者关心,AI 能否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并重塑 2700 亿快手?

Q3 电话会上,快手给出了部分答案。一方面,可灵的核心场景仍将是 "AI 影视创作场景 ",主要精力仍将是专业创作者。

据中金公司测算,2024 年全球 AI 视频生成市场规模约 6 亿美元,中期来看,P 端和 B 端生产力工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

同时,快手联合创始人、CEO 程一笑也表示:我们也会保持在 C 端应用场景的探索,在未来合适的时间点,将可灵 AI 的技术能力进一步产品化,并与社交互动结合,加速 C 端应用的商业化。换言之,可灵 ToC,将是 " 后话 "。

另一方面,可灵很可能会抓住 AI 漫剧的风口,积极参与上游的内容制作。

据快手披露,其短剧日活用户已突破 3 亿,用户日均观看时长同比增长 44%。AI 漫剧如火如荼,有望成为新增量。目前,快手已经制定了流量、现金等扶持机制。

但动漫的核心受众是二次元群体,在 AI 驱动下,它能否破圈?AI 技术会降低成本,但创造性不足,AI 漫剧会不会像短剧一样趋于同质化?

还可以确定,快手将加速 AI 与电商、广告营销等业务的融合,以实现新的增长。

不过,就在快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可灵 AI 负责人张迪却突然离职了。中国企业家援引一位接近快手人士的话称," 张迪的离开还是有些临时。"

据悉,可灵 AI 事业部已由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直接管理,但他同时还分管社区科学线,如何分配好精力和资源,是个挑战。

重要人才的流失,也给快手的 AI 新叙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前,可灵营收占比不足 1%,快手的估值逻辑依然偏传统。截至 11 月 27 日,快手总市值 2690 亿人民币,动态市盈率 13.12 倍,与之对比,百度港股动态市盈率 24.96 倍,阿里港股 24.59 倍,腾讯 21.07 倍。

股价方面,按前复权计算,较最高点(417.34 港元),快手股价已下跌 83.6%。

未来,快手能否重回巅峰时刻?AI 可能是唯一路径,可灵要成为快手的 " 新老铁 ",扛起大梁,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