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 4小时前
建立开放包容产业环境 新能源车企不能让"造谣抹黑"成为挡箭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张齐头并进。然而,伴随竞争加剧,一种怪象悄然滋生——部分车企动辄将 " 造谣抹黑 "" 黑公关 " 的帽子扣向公众与媒体,将正常质疑与批评污名化。这不仅损害行业公信力,更可能掩盖真实问题,最终阻碍产业健康发展。新能源车企需要一场 " 清朗 " 行动,回归理性竞争,直面市场监督。

当消费者对产品缺陷提出质疑,当媒体对技术路线展开讨论,一些车企的第一反应不是自查自纠,而是高举 " 恶意抹黑 " 的大旗。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舆论监督等同于 " 黑公关 ",试图以情绪化指控转移矛盾。长此以往,企业可能陷入 " 狼来了 " 的困境——当真正的恶意攻击出现时,公众反而难辨真伪。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电池安全、智能驾驶、续航能力等话题本就该开放讨论。企业若将一切不利信息归咎于 " 黑手 ",只会助长行业信息黑箱。相反,允许理性批评存在,才能倒逼技术优化与服务升级。正如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透明的舆论环境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离不开开放包容的产业环境。将批评者一律打入 " 黑公关 " 的冷宫,只会让行业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潭。唯有摒弃 " 扣帽子 " 思维,建立基于事实的对话机制,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信任,在全球竞争中走得更远。清朗之风,当从直面质疑开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造谣 新能源车 新能源 技术创新 智能驾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