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史航
河北未来发展的蓝图,勾勒出来了。
近日,《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发布。其中提出,到 2035 年实现河北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跻身经济大省行列,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河北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总量跻身经济大省行列的目标。为此,经济总量有望在今年进入 5 万亿大关的河北,计划在接下来的 5 年往哪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又将给河北带来哪些新机遇?
经济目标:迈上新的大台阶
所谓经济大省,主要指 GDP 全国排名前 6 的省份,有些场合会将范围扩大至全国前 10。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没有将目前 GDP 总量排名在第 13 位的河北包括在内。
河北经济并不是没有辉煌过。
凭借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强劲支撑,河北一度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2014 年 GDP 总量排在全国第 6。但到了 2015 年,河北被四川超越,排名降至第 7,后面几年更是出现明显下滑,2024 年的排名跌倒了第 13 位。

河北石家庄(图源:图虫创意)
为重回经济大省的行列,河北未来 5 年打算怎么做?
" 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达到更高水平。" 在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河北这样锚定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新的大台阶意味着什么?更高水平又指向何处?
撇开排名的情况,事实上,从 " 十四五 " 时期的数据来看,河北的经济 " 成绩单 " 表现出色。2021 年至 2024 年,河北 GDP 年均增长 5.4%,总量从 2021 年的 40391.3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47526.9 亿元。其中,自 2022 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河北经济总量已经来到新的门槛前,距离 5 万亿大关仅差不到 2500 亿元。按 2024 年 GDP 计算,河北只要 2025 年跑出 5.3% 的增长速度,就有可能在年底突破 5 万亿关口。
要达到 5.3% 的增速,对目前的河北来说,难度不大。今年前三季度,河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5547.6 亿元,同比增长 5.5%,高于全国 0.3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7.9%、6.3%、5.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河北能在最后一个季度的冲刺中保持前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就有希望在今年与北京一齐加入 " 五万亿俱乐部 "。
而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提到的 " 大台阶 ",显然意指更高的目标。
首经贸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当前河北的发展阶段来看," 大台阶 " 和 " 更高水平 " 首先意味着 " 量 " 的进一步提升。
" 过去一个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侧重在产业的布局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协同发展基础。下一个阶段,河北将重点用科技赋能产业、提升创新能力、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等等,这些举措都将为河北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强的动力,总量、增速都或将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他看来," 更高水平 " 也意味着结构更优、层次更高。" 在这次规划建议中提到很多新技术、新产业,‘含新量’不断提高。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中,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有望让京津冀协同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转型和创新
河北想要实现 " 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大台阶 " 的目标,乃至 10 年后跻身经济大省行列,都离不开各个产业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当前,河北培育形成先进钢铁、高端装备 2 个万亿级产业和一批千亿级产业,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等 6 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转型 " 和 " 创新 " 成为了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关于产业布局的两个关键词。
上述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到,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支持集群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型企业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向产业链高端跃升。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河北保定(图源:图虫创意)
叶堂林认为,一方面,当前河北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产业集群缺乏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河北的传统产业和科技产业衔接度不够高,转化能力还有提升空间。此次规划建议中,河北重点提到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动重点转型升级的措施,将在十五五时期进一步优化河北产业结构,让传统产业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中。
" 在产业集群方面,要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省内的产业做研究,集全省的优势力量赋能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体制机制的引导,把几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体现出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 叶堂林说。
而在此次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也密集布局了新兴产业。
规划建议中提到,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培育,实现融合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突出的新兴支柱产业。
" 京津冀 " 被提及 17 次
近年来河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河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 10%,今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而想要发展好新兴产业,河北能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力量。
在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意见中," 京津冀 " 被提及 17 次,体现出 " 十五五 " 时期河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视。
叶堂林也表示,新兴产业方面,河北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具备优势。但更重要的是要和京、津形成合力,承接北京的研发优势,利用生产制造能力等优势,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此前,京津冀三地聚焦重点产业,确定了 " 六链五群 " 的产业协同工作重点。" 六链 " 即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 6 条重点产业链;" 五群 " 即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 5 个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与此同时,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意见也提出了有关进一步促进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其中明确,要打造京津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构建 " 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场景应用—产业落地 " 成果转化模式。
叶堂林认为,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当前京津冀的产业链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要想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不仅要靠营商环境,更要讲产业环境,上下游产业链是否完备,对应的制造业能否支撑,制造、销售等环节有没有配套,这就需要河北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制造业等下游产业。"

雄安新区(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叶堂林看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在河北的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中,如何吸引到更多人才是一个重点。
在这方面,河北能借雄安新区的势。
河北 " 十五五 " 规划意见中提到,雄安新区要全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做好后续批次央企、高校、医院疏解项目承接,推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
" 未来会有更多央企总部和高校转移到河北,有助于提升河北的研发能力、教育水平和人才吸引力。" 叶堂林还指出,教育、医疗、城市建设、营商环境等领域要持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要更多地构建青年友好型的城市,形成城市品牌,吸引年轻人来河北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