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整个行业都在追逐 AI 风口、大谈机器人业务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却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道路。在 11 月 26 日举行的三季度财报媒体沟通会上,这位曾经被贴上 " 理想主义者 " 标签的企业家,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经营哲学。
" 在年销量 3000 万的中国市场,我们只有 1% 多的份额,哪有资格扯别的事。" 李斌直言不讳," 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我们都会聚焦做好汽车产品,老老实实做产品,老老实实卖车。"
三季度财报背后的质变,是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番表态的背后,是一份堪称拐点的财报。2025 年第三季度,蔚来交付新车 8.7 万辆,同比增长 40.8%;营收 217.9 亿元,同比增长 16.7%,这两项数据均创下品牌历史新高;整车毛利率回升至 14.7%,综合毛利率达到 13.9%,创近三年新高;此外,这个季度蔚来实现了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现金储备增至 367 亿元,环比增长近百亿。更关键的是,蔚来三季报中给出了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为 327-340 亿元,同比增长 66.3%-72.8%。
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蔚来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
" 我们现在对自己稍微满意的一点,是开始真正把经营做细。" 李斌分享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广州车展彩排环节,有同事告诉他若能早一点到场彩排就能省下三万块场馆加班费,他便立即改签机票提早到达。" 这种对经营细节的关注,在过去的蔚来是不可想象的。"
纯电趋势加速演进,多品牌战略深化落地
对于市场关注的技术路线之争,李斌用详实的数据说话:" 今年三季度,纯电销量同比增长 26%,增程和插混分别同比下滑 12% 和 7%。" 更具体到细分市场,"10 月份纯电大三排 SUV 销量 39921 台,增程只有 24562 台,从 9 月份开始就处于是领先位置,连续两个月保持这一态势。"
" 用户已经拿自己的钱去作出了这个选择。" 李斌强调," 增程大三排 SUV 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纯电大三排 SUV 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种趋势在高端市场尤为明显。李斌指出,在 30 万以上高端市场,纯电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去年全年纯电渗透率 12%,今年三季度提升到 18%。今年前三季度,30 万以上纯电车型同比增长 33%,插混车型同比下滑 10%。"
此外,蔚来的三品牌战略正在展现出清晰的协同效应。" 三个品牌的分工也是越来越清晰的。" 李斌阐述道," 蔚来专注高端市场,核心竞争对手就是 BBA,希望 BBA 的下一辆是蔚来。"
这个定位正在被市场验证:"1 到 9 月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 BBAP 核心德系竞争对手的纯电车型组合。" 更令人惊喜的是用户构成:" 全新 ES8 的增换购用户中,62.4% 来自传统豪华品牌油车。"
李斌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 这里有很多的用户,是从轿车用户转过来的,这里面 15% 的用户来自于 56E。" 这说明蔚来正在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形成独特的 " 引力场 "。
从扩张到聚焦的战略转向
过去的蔚来,一度是新势力中以业务版图的广度见长的企业。除整车研发与制造外,还重金建设换电站网络,组织车主社区,销售超过 500 万件周边产品。在 2020 年疫情时期," 缺芯少电 " 困扰着整个行业,蔚来又开启了自研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芯片和手机的进程,甚至收购了澳洲锂矿股权。
然而,现在的李斌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过去蔚来做了很多探索,并在探索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年销量 3000 万的中国市场,我们只有 1% 多的份额,增长空间还很大。"
当被问及对友商布局机器人、AI 终端等非车业务的看法时,李斌表示:" 基于汽车的智能化做延展探索是可以理解的,蔚来也做过 AR 眼镜等尝试。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汽车这个巨大市场里,我们的份额还很小。"
他进一步解释:" 机器人市场很大,但我们不会自己做,更倾向于通过投资、合作参与,比如我们的芯片能力可以用于机器人,或者未来布局‘机器人换电’网络。" 这种务实的表态,成为蔚来冲击四季度扭亏为盈的关键。
随着第三代产品周期的开启,尽管四季度 12 万 -12.5 万台的交付指引与部分市场预期存在差距,但李斌强调蔚来对 " 高质量增长 " 的追求更为重要。
" 我们不简单是量的增长的追求,我们其实还是追求一个高质量的一个有机增长,更看重毛利总额的增长。" 李斌表示," 哪怕量稍微少一些,但是要保证毛利率,保证这个毛利总额的这个增长。"
" 原来业内都想着有翘尾效应,10 月下旬大家心存侥幸。但事实上因为置换补贴的突然退坡,整个行业新增订单大幅下降,消费者大多在持币观望。" 李斌分析道。
在这种情况下,蔚来的策略是保持价格稳定。" 因为我们还有像全新 ES8 这样的存量订单,在细分市场表现不错,这让我们的情况相对好一些。" 李斌表示。
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
李斌强调,公司经营理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公司从今年开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再设定‘必保多少辆’的销量目标,而是追求真实的经营结果,我们更关注‘销量 × 单价 - 成本’得出的毛利总额。"
" 一线团队现在也要看经营报表,核算每辆车的盈利情况。同样是卖三辆车,卖 ET9 和卖打折的车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天差地别。现在全公司的经营理念是算清楚账,看最终为公司赚了多少钱。"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李斌个人的管理认知上。" 第一个我个人肯定变得更加务实了,在经营的细节方面,我认为肯定是有进步的。" 他反思道," 但更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事情是管理者要搞清楚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要变化的。该变的时候要坚决改变,该坚持的时候要坚定不移。"
结语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李斌对蔚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信心。" 决赛没有尽头,我们要做的是比同行效率高 3-5 个点。" 他认为,汽车行业的竞争最终会回归到本质,就是体系能力的竞争。
" 如果我们能在每个环节都比同行效率高 1-2 个点,整体就能高出 3-5 个点,这就是卓越公司与普通公司的区别。" 李斌举例说," 比如我们现在推行的百万倍思维,一个零件便宜 5 块钱,一百万辆车就是 500 万;一个流程节省 1 分钟,一百万次操作就是上万小时。"
从构建生态帝国到聚焦造车主业,从不计成本到精打细算,从追求增长速度到关注经营质量,从单品牌试水到多品牌协同,从技术积累期到市场收获期,在这场造车马拉松赛中,蔚来正在用更稳健的步伐奔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