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9 月 25 日刊发深度调研报道《中原焕新》,全面反映了河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力以赴 "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 的探索实践,在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经济日报记者随即就河南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访了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中原大地,先后 5 次亲临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河南 " 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 的殷切期望。请问河南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有什么重要举措?
宋争辉: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以前瞻 30 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锚定 " 两个确保 ",实施 " 十大战略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两个确保 ",即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实现 " 两个确保 " 主要路径和支撑是 " 十大战略 ",即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数智化转型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制度型开放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近 3 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 22.22%,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 13%,研发强度由 2020 年的 1.66% 提高到 2023 年的 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 10.8%、14.6%。去年全省财政总收入 6972.5 亿元、增长 12.9%,省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23.7%、高于全国 20.2 个百分点。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河南如何担当作为?
宋争辉: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制定《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召开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会、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省科技大会等,不断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思路举措。
一是搭建高端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着力打造分别以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为内核的三大科创生态圈。完善实验室体系,着力构建以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高效协同的 " 核心 + 基地 + 网络 " 创新格局,累计建设省实验室 20 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6 家、省产业研究院 41 家、省中试基地 50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 172 家。高标准建设中原龙子湖等 24 个智慧岛,实现省辖市全面覆盖。
二是推进高校 " 三个调整优化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量身定做 " 双一流 " 建设方案和支持政策,打造河南高等教育 " 双航母 "。遴选河南理工大学等 7 所高校的 11 个学科重点支持,培育 " 双一流 " 创建的后备军。全省 5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86 个学科进入前 1%,新增 153 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做大做强理工科院校,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全省理工农医类招生占比提升至 50% 以上。
三是坚持引育并举,集聚优秀人才。制定实施 "1+20" 一揽子人才政策,成立河南省人才集团,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深入实施顶尖人才突破、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潜力人才筑基等行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大环境和用人单位小气候。3 年来,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 37 人、领军人才 475 人、博士及博士后 1.6 万人,人才总量突破 1410 万人。
四是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激发动力活力。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开展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试点,创新科研领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行重大科技项目 " 揭榜挂帅 "" 赛马 " 等制度,实施科研经费 " 包干制 "、顶尖领衔科学家负责制等多项试点改革措施。在 2023 年度国家科技 " 三大奖 " 评选中,河南获奖 15 项,其中主持项目 7 项。
记者:推动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 " 三足鼎立 " 的科技创新大格局是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重要举措。河南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
宋争辉:高水平建设中原科技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体推动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坚持以研究所办院、以实验室办院、以产业研究院办院,研发实体总数达 42 家、居省级科学院首位,引进战略科学家、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 104 人。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嵩山实验室、超聚变全球研发中心、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等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落地建设。中原科技城在全国 348 个科技城中居第 19 位。
高起点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医学科学创新高峰。一体推进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医研、医教、医疗、医工、医药全链条发展,眼科诊断与治疗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正式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成功验收,布局建设纳米酶、智能医学等产业园,引育 66 家生物医药企业。
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构建种业科技创新高地。一体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农谷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建设,提升神农种业实验室运行效能,核心区已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58 家,入驻种业企业 82 家。全面加强粮食、油料、畜禽等领域育种科研攻关,小麦、花生、芝麻等领域 9 个品种入选 2024 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记者:河南如何围绕重点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上中下游协同集成?
宋争辉: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链群发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 7 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 个重点产业链和 N 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产业链等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壮大,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 " 双长制 ",由一名省级干部担任产业链链长,由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担任盟会长,实行 " 一链一专班四图谱六清单 " 工作机制,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群汇聚,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已形成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 3 个迈向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二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 1728 家,截至今年 6 月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 " 四有 " 覆盖率 74.3%。强化协同创新,对重点产业链 1040 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联合攻关,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化,河南省技术交易市场揭牌运行,布局建设首批 10 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去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 1367 亿元,是 2020 年的 3 倍多。
三是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突出抓好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培育壮大,坚持 " 一企一策一方案 ",对重点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进行靶向培育,带动产业链群规模能级提升和产业生态优化;另一方面注重抓好专精特新企业的孵化培育,推动 "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着力打造优质企业雁阵。全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414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4098 家、" 瞪羚 " 企业 454 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 1.2 万家和 2.6 万家,均较 2020 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