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以烨 P7 之名,广汽本田能否参悟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发展要点,很快就能揭晓答案。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石 劼
编辑丨何增荣
身在 2024 年的中国车市,大家过得有多纠结和拧巴,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甚是清晰。车企、经销商、供应商,乃至消费者,面对时刻在变化的市场走势,这一年所遇到的糟心事可谓比比皆是。
式微的新势力停工停产、边缘外资车企退出中国、经销商连夜关店跑路、消费者买辆电车反复被车企背刺……用 " 乌烟瘴气 " 来形容今年的车市,我都会觉得,一点不为过。
而对于那些传统车企而言,即便能安然活着,要想在舆论场上有所赢面,又得和一群各怀目的的键盘侠们上演极限拉扯。这其中,合资品牌几乎就成了众矢之的。
销量上的下滑,伴随电动化转型的无力,包括大众、丰田、本田在内的主流合资究竟该以何种状态躲过这轮冲击?对于这个疑问,当旁观者着实摸不着头脑,那是否真的意味,它们将在不久后被市场逼退?
的确,当下的中国车市已经彻底被电动化所裹挟,受制于政策倾斜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没人可以逆势而行。但临近年尾,你要说,这些企业对现状毫无应对策略,那也是不现实的。
就像作为年度收官的亮剑舞台,广州车展即将落下帷幕。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都会觉得,新鲜感不足。殊不知,即便以合资车企的视角看,尤其是本田、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这一年的结束或将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
丰田铂智 3X/bZ3C、本田烨 P7/S7、日产 N7 正式量产落地,皆为这盘棋局下的重要落子,就说明,对于其中的每一家,外界简单的唱衰并不经得起推敲。
发展很难,更需全力以赴
" 说实话,目前确实很艰难。" 面对市场的尖锐反馈,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森山克英直言不讳。而这也直接点出了,以广汽本田为例的日系合资所经历的市场阵痛,很是难消解。
今年的发展态势好吗?其实都不用我多说,稍微翻翻乘联会的数据也能知道,和前两年的大众、通用一样,日系车企对于拿捏眼下用户的手段也会有点无力。
" 现在面临的两个艰难点。第一,燃油车市场已经缩小到了 50%。市场规模缩小了,但品牌还有这么多,意味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二,在新能源市场下,我们的产品线可能还没有丰富起来,这是我们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地方。我们希望烨 P7 的上市成为我们的机会,未来在电动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一方面,包括森山克英在内,整个广汽本田很清楚,如今的中国车市对传统车企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形成的新局事又有多严峻。但话语下,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当我们再来看它目前在做的,以及未来将做的事,依旧会有些不一样的解读。
关于企业转型战略的落地,其实早在此前发布的 " 蕴新智远 " 计划中,广汽本田就宣称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会在于打造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广汽本田。
换句话说,仅以烨 P7 的发布为契机,这不仅仅是广汽本田在电动车市场给出一个新的答案,也是整个企业践行新战略的开始。
在过去的两年里,广汽本田在电动化转型的处理上并没有给我们交出一个合格的答卷。从 VE-1 到极湃 1、极湃 2,也不知道是不是本田汽车自带的执念,让合资公司出品的每一款电动车,在产品优势上都不那么明显。而这就导致了,无论在何种场合,企业对外所传递的信息总是让人带着质疑去看待。
带着这番背景,当时间来到 2024 年年尾,别看烨 P7 仍是一款本田牌电动 SUV,对于消费者来说,广汽本田想借此输出的,一定得是整套面对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发展逻辑。
烨 P7 发布时,广汽本田就反复强调了,这款车市源于本田全新一代智能高效纯电专属平台 Architecture W ( 下称 "W 架构 " ) 。
那如果要通俗点解读一下,就像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营销本部本部长刘朝明介绍的,"W 架构集合了博世、松下、华为、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优质头部供应商 " 那样,联合中国本土企业和国际巨头的开发模式,必定是广汽本田接下来推动自我变革的关键。
而烨 P7 会是广汽本田下决心做好转型的一步要棋,自然也就成了决定广汽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能做到何种地步的拐点。
烨 P7 的本田基因,不是求存的包袱
自进入中国以来,相对于其他品牌,本田一直就很有个性。这份个性不只是对于自我形象的固守,还有的就是面对多变的市场,本田从不愿意向 " 快钱 " 妥协,做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动作。而这样的态度,放到中国市场就不可避免地会给很多本田粉带来好感度。
那来到当下,客观数据上,广汽本田似乎流失了越来越多的潜在用户,实质上,这两年,有关汽车消费观的快速改变或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本来,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就不高,这下,再碰上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和激烈价格战下的低价诱惑,头顶传统的合资车企更招架不住来自中国品牌的全面崛起。
所以,要想在下一年,重新让企业的发展节奏回到正轨,广汽本田就需要从零对中国车市再行考察。
在看到量产版烨 P7 之后,很多人还是会说,这车太本田的了。这样的风格,要想在主张 " 车坐不开 " 的对手面前拉回声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我也承认,放不下对于驾驶的执念,以及对驾趣的探索,烨 P7 总会有着太过自我的一面。但回到前面所讲的内容,既然在本田的战略中,中国仍是其不可放弃的重要汽车市场,我更愿意相信,广汽本田在烨 P7 身上所投入的本田基因更像是锦上添花。
" 目前,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都太同质化了。"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当现在的新车清一色地在设计上强调简约,为求科技范,关于智驾、智舱的研发要么思路本就千篇一律,要么都找同一供应商来查漏补缺,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理解就变得极为单一。强烈的工具属性,致使所有人都不再关注企业本身对汽车的理解。
那带着这份底色,倘若烨 P7 真的能像广汽本田自己说的那样,在中国用户在意的智能化、豪华感上加以突出之余,还保留了那份属于本田的品牌精神,以这款车为代表的本田新一代电动车多多少少可以赢得一部分人群的青睐。
在这里,其实用一句话来总结下广汽本田对于电动化的理解,基本可以归纳为:可以迎合,但绝对不能失格。
而在理清烨 P7 推出的逻辑,我们再去看广汽本田往后会走的路,试问,广汽本田会因为在新能源市场上受挫而一心只铺在研发电动车上吗?
我记得,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小华有说过," 我们定义的长期主义是长期服务、长期品质、长期安全,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如今在燃油车板块还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存在感的广汽本田,如果说,快速跟进中国电动化转型的进程,是其当下不得不要去做的,那么,坚守现有业务寻求新的增量或是以此反哺新能源业务,就是整个广汽本田雷打不动的使命。
总之,今年的苦闷很快就会过去。既然广汽本田选择在这个时候,借助烨 P7 向外表露自己如何迈进下一步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市场来说,也应该再给其一次机会。而且,都说了,中国车市理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只要烨 P7 能有着符合这个时代的产品优势,就有机会让我们重新认识广汽本田。
|曹佳东|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