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圈 03-28
8岁男孩不愿写作业被罚搬石头,搬完3天还想搬,爸爸无奈:“这招没用,他强得可怕!”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教育孩子,用对方法很重要

1

孩子不愿意学习怎么办?

杭州一位爸爸决定带着 8 岁的儿子去搬石头。

本意是想着让孩子体验一下他爸爸和他爷爷吃的这种苦。

没想到,孩子强得可怕!

孩子连续三天从早上 8 点搬石头到下午 4 点,不仅没喊累,甚至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搬……

对此,爸爸忍不住表示:

" 被孩子整无语了,感觉对孩子的教育,还是需要各种尝试吧。"

可以说,此次体验对娃的教育效果几乎为 0 。

孩子没有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更不用说去改变学习态度了。

用网友的话讲,可能搬石头在孩子眼中还比较好玩呢,体会不到家长小说那种搬不完根本搬不完的感觉。

但也有人说,孩子能连搬三天石头没喊累,侧面说明孩子挺有毅力,家长还是要弄清楚他不想写作业的原因。

其实,就像男孩家长说的,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同一种教育方式,作用在不同孩子身上,效果是不一样的。

2

江苏一小男孩在家闹着不写作业,不管大人说什么,他就是不写甚至在家放狠话说:

" 我不要学习了,我要去搬砖!"

男孩奶奶听到这话,真的找来一堆砖,让他一趟一趟地从楼上搬到楼下。

男孩搬了几趟就累得不行,崩溃大喊:

" 我再也不要搬砖了,我要读书!"

男孩之前总觉得写作业累,然而体验了一回搬砖的辛苦后,他才知道写作业其实是多么轻松的事。

很显然," 体验生活 " 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比较管用。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家长们可以趁着孩子还小,多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引导他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越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孩子越早受益。

而家有明白这一点并且能够采取行动的家长,孩子越幸运。

3

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

一男孩因为父母工作忙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老人的宠爱让他平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1 岁被父母接回去的他,可谓十分 " 娇气 "。

不仅在生活上一点苦也吃不了,对学习更是不上心。

男孩父母发现这一点后,直接给他安排了一系列的 " 工作 "。

家务不会做?那就从每天洗碗开始学!

吃不了苦?那就去外面扫街!

不爱学习?那就每天出门捡 50 个瓶子!

一开始,男孩对这些工作是排斥的,但不管他怎么闹,父母都会坚持带着他做。

在他们看来,现在不把孩子纠正过来的话,以后就完蛋了!

所以,即使心疼,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也没有心软。

他们明白,有时候想让孩子改掉身上的坏习惯,就需要狠心一些。

为人父母当然也希望孩子自由、快乐,但前提不是懒惰、自私;孩子的成绩可以不优异,但他不能放弃学习,选择摆烂。

为此,真正负责的家长会想办法引导孩子正视学习和生活,即便过程再难,也不会放弃。

4

此前,一位 80 爸爸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

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平日孩子写作业时,他也会在一旁看书学习。

就这样,在陪孩子写作业的那些时间里,他阅读学习了大量法考基础书籍,最后竟然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说起来,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会借助手机来消磨时间。

但实际上,这样做反而让孩子无心学习。

要想让孩子静心学习,父母要在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做榜样。

父母认真学习,孩子在一旁受到感染,自然也会心无旁骛地将注意力放在作业上。

为此,若是孩子不爱写作业,甚至对学习提不起劲头,家长也不能全都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有时候,大人自身的一举一动其实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更大。

家长若是想要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不妨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5

陶行知说:

"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

要想教育好孩子,我们就一定要多了解孩子。

别人使用的教育方法,即便成功了,也不一定适合自家孩子。

就像孩子不爱写作业这件事,有的孩子是贪玩,有的孩子是觉得学习太累,也有的孩子是磨蹭、坐不住板凳……

家长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用对方法,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