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上周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则新闻:25 日凌晨在立陶宛参加演习的 4 名美军士兵在白俄罗斯边境失踪。
当时我还和朋友调侃,这是美军想复刻日本当年的 " 宛城事变 "?之后便没有对此事在意。
昨天下午最新消息传来,4 名美军全部死亡,死因是溺死。
这是咋回事呢?
据称,3 月 25 日凌晨北约军队在立陶宛举行 " 大西洋决心行动 " 军事演习,当时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师第一装甲战斗旅正在进行 " 炮术训练 ",用来考核一支部队执行任务的能力。
▲救援现场的 " 奥什科什 " 联合轻型战术车
这时一辆 " 奥什科什 " 联合轻型战术车突然瘫痪,M88 装甲救援车被派去回收这辆车(考核项目之一)。四名美军士兵驾驶着 M88 在行进途中驶入一片沼泽,随后失踪。
▲ M88 装甲救援车
美军、波兰军队、爱沙尼亚军队、立陶宛军队和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立刻派出直升机和大量地面人员搜寻,经过一天时间,基本确认,M88 装甲救援车沉没在某训练区的沼泽中,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仅 10 公里。
然后,一场争分夺秒、展示北约联军作战效率的救援任务开始了。
波兰军队的工兵使用器械在周边开辟道路和场地,以便让工程车辆进入。侦查组操作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扫描地形,绘制沼泽的三维地形图。
▲救援人员在探测水下
立陶宛军队使用直升机搭载热成像,从空中向下搜索车辆中的士兵是否存活。还运来了皮划艇、小型浮桥等设备。
然后立军带来军犬,乘坐皮划艇在沼泽地中以网格状移动,看狗是否能够嗅到任何气味
美国陆军用水下声呐探测装甲车的具体位置。最终确定,沼泽水深 4.5 米,装甲车完全沉没在水中,车顶距离水面约 30 厘米。
由于附近有一条天然气管道,为了安全,救援行动开始前,首先联系相关单位切换天然气输送。
由于地面泥泞且没有足够宽的道路,需要调集挖掘机和推土机拓宽道路,然后用渣土车运来数百吨的砂石泥土进行铺路。否则,重型救援车辆无法进入这片区域。
为了抽干沼泽地中的水和淤泥,需要调来挖掘机使用专们的 HESCO 阻隔袋和水闸搭建一个临时水坝,拦住其他方向流过来的水。这项工作普通挖掘机不行,会陷进去,得调来专用的高底盘水陆两栖挖掘机。
▲高底盘挖掘机在用沙袋修建水坝
▲挖掘机正在用挖斗舀空沼泽里的水
这些工程建设中,负责其他营救环节的人员只能在旁边插兜看着。
从 3 月 26 日到 3 月 30 日经过五天的努力,终于一切准备就绪。美国陆军从美国海军借来潜水员,美联社是这样报道的:美国海军潜水员在 30 日晚上 " 能见度为零 " 的情况下,穿过厚厚的泥浆、黏土和沉积物层,到达这辆重达 63 吨的装甲车,并找到两处连接钢缆的位置。
▲救援现场的潜水员
实际上,这项任务根本不需要潜水,潜水员只是在泥浆中困难行走,然后走到 M88 装甲车附近,挂上两条钢缆。
结果,在准备拖出装甲车的过程中,发现根本拖不动。现场有两辆 M88 救援车和多辆挖掘机一起发力均拖不动。
▲指挥官在现在采访中表示:救援车太重,普通车拉不动,需要专门的运输和救援方案。
指挥部只能重新调来额外的重型挖掘机,并装上能提供额外抓地力的底盘,M88 装甲车在 3 月 31 日凌晨 4 点 40 分被拖上岸,车上共发现 3 名美军士兵,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另一名失踪美军的遗体在经过继续的抽水排污后,于 4 月 1 日被找到,推测有可能是 M88 在沼泽即将沉没时跳车逃生,但是依旧被陷入死亡。
至此整个救援行动结束,历时大约为 6 天。
有人觉得 6 天很慢?那得看和谁比,今年 1 月 28 日日本埼玉县一处下水道路面突然塌陷,一位 74 岁大爷开卡车掉进去一半卡主,为了就他出来,日本政府又是抽下水道水,又是呼吁市民在 2 点 -5 点之间减少用水(下水道的水太多了)。
▲头几天还能看到车屁股,大爷就在驾驶室里
折腾好多天后,大爷的车头直接掉进下水道,当地政府又开始破拆地面、在别处阻断污水等等方案。时至今日已经过去 60 多天了,大爷还没救出来。当地政府表示救援需要三个月时间
▲现在已经变成城市拆迁工程了
回到主题,虽然四名美军士兵全死了,但是北约尤其是美国对这场救援行动进行了大力吹捧,尤其是夸赞北约盟友立陶宛的大力协助,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北约联合行动的优越性。
第一装甲旅的泰勒少将在采访中说:现场的士兵们,我想说,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对立陶宛伙伴的承诺和奉献精神感到震惊,我们已经搜索行动第五天,他们从一开始就和我们在一起 ...... 我们不会停下来,直到我们找到我们的士兵,直到我们将他们送回家人身边。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挑战,我们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我们刚刚与夏威夷的国防机构进行了电话会议,他们提供了很多在沼泽中执行救援任务的经验。我们刚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完成了类似的任务,我们与他们的潜水队讨论了挖掘技术 ...... 我们不会停下来,直到我们找到我们的士兵(重要的话强调两遍)。
事后,大家还互相吹了一波,比如美国陆军欧洲和非洲部队发言人尼古拉斯 · " 核弹 " · 乔普少校在接受欧洲新闻台采访时说:立陶宛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波罗的海国家的国防部长和总理来到现场,立陶宛潜水员也迅速赶到现场,协助救援行动。整个国家齐心协力,把士兵接回家。
▲美国驻立陶宛大使现场采访:正如国防部所说,我们不会休息,直到找到我们的士兵。而她身后,一群人无所事事,只有一台挖掘机在工作。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这起事件中的一些拓展内容。
首先是在一些美军报道中,将这四名士兵称为 " 狗脸士兵 ",这是美国陆军第三师的传统绰号,起源于二战,原意是贬义词,后来被士兵当做坚韧不拔的精神,其师歌《狗脸士兵》歌词开头为:我才不在乎,成为一名花哨的海军陆战队,我宁愿像现在这样做一名狗脸士兵。
其次这个 " 大西洋决心行动 " 军事演习,主要是 2014 年克里米亚冲突后,在波罗的海地区针对俄罗斯而组织的一场北约联合军演。
美军在立陶宛长期驻扎有一千多人,美 3 师第一装甲旅是为参加这场演习,从乔治亚洲的史都华营派来增援的。
▲多国营级战斗群的组成,有 9 个国家的军队(此图是拉脱维亚多国营级战斗群)
另外,北约在 2016 年开始组建多国营战斗群(北约增强前沿存在计划),即各国派出数百人不等的部队,共同组成一个多国营级战斗群。早期四个营驻扎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相关部队每半年轮换一次。
昨天 4 月 1 日,德国派遣一支装甲旅 4800 人正式进入立陶宛永久驻扎,成为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支永久驻扎国外的德国旅级部队。其主要目的是阻止俄罗斯入侵波罗的海三国。
相比之下,立陶宛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不足 2 万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