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在年报季当中的新能源行业,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大事发生了。今天,有一则新闻足够炸裂!4 月 2 日,赶碳号从中国石化新闻办独家获悉,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今天在北京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 " 产业合作 + 资本合作 " 的方式,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 500 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 10000 座换电站目标。
对于中国石化来说,这一合作不仅是传统能源巨头与新能源领军企业的首次深度跨界,更是中国能源基础设施从 " 油气氢电服 " 综合能源服务、向 " 光储充换检 " 智慧能源微电网升级的关键一步!在赶碳号看来,这既是交通能源领域一起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更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一次世纪握手!
根据中国石化《2024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巨头之一,其目前已建成综合加能站 3 万座、充电终端近 10 万个。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动力电池市占率高达 37.9%、储能电池出货量 110GWh。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右三)、总经理赵东(右四),宁德时代董事长兼 CEO 曾毓群(右二)、首席投资官王红波(右一)共同见证此次战略签约。
01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业务范围遍布全球,主要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油品销售和化工等业务板块,是中国大型油气和石化产品生产商,在中国拥有完善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销售网络,并积极布局生物燃料、氢能业务、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业务。
近年来,中国石化正加速向 " 油气氢电服 " 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石化拥有全国最多的车主用户。根据中国石化 2024 年报显示,公司依托全国 3 万座加能站和 2.8 万家易捷便利店,日均服务客户超 2000 万人次。
在清洁能源布局方面,中国石化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公司已累计建成加氢站 142 座,绿氢项目年产能达 2 万吨;充电终端近 10 万个,充换电站超万座。
换电这一商业模式,对于中国石化而言具备相当的战略价值。据了解,换电,已经被定位为中国石化能源转型的 " 新基建 "。
近年来,中国石化围绕 " 建成中国头部充电运营商和第一直营平台 " 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充换电业务, 聚焦发展、运营、平台三大方面,探寻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取得丰硕成果。仅在 2024 年,公司新发展平台用户数就超过 1,100 万人,全年建成充换电站超过 4,000 座。
在场景适配性方面,中国石化庞大的加油站网络,天然适配换电站的 "3 分钟补能 " 需求,可快速复用土地和客户资源。
换电站与加油站经济指标对比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已经和蔚来、长安汽车、广汽埃安、北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红旗等乘用车和重汽、解放、福田、DeepWay 等主流卡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将陆续推出多款换电乘用车型和 30 多款底盘换电卡车。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将联合推动能源与电力标准化建设,积极打造 " 光储充换检 " 智慧能源微电网,拓展能源聚合运营合作,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实践范例。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协同优势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此次合作是中国石化拥抱能源革命、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中国石化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供应、网络布局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宁德时代共同探索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携手打造全国性综合能源基础设施,为美好生活加油。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 CEO 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绿色出行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我们深知,完善的能源补给网络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换电模式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前,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在综合加能站建设运营、储能业务、能源产品和新材料、科技创新等方面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就换电、零碳、微电网、车生态、电池材料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同时结合产业合作落地推动多层次资本股权合资合作,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02
换电,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换电,一度备受质疑。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我国换电产业,当下正处于规模化扩张与生态重构的关键期,政策红利、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将驱动行业突破瓶颈,但需解决标准化、成本分摊与用户信任等核心问题,方能实现从 " 补能革命 " 到 " 能源生态 " 的跃迁。
中金公司预计,2025 年换电产业链规模超 2000 亿元,2030 年全球换电站市场规模达 2000 亿美元。
而《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发展报告(2024)》指出,光储充换一体化、车电分离模式将成主流!
在政策导向方面,工信部提出 " 八大碳达峰行动 ",要求 2030 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智能换电网络。
从现有市场规模看,截至 2024 年 11 月,全国换电站保有量达 4193 座,同比增长 25%,其中乘用车换电站 4039 座,商用车换电站 154 座。蔚来、奥动新能源、宁德时代为市场主力,其中,蔚来市占率超 65%。
在乘用车领域,换电成本优势明显。以蔚来的底盘换电和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为主流技术,支持 " 车电分离 "(BaaS)模式,用户购车成本可降低 30%。
在商用车领域,最近重卡换电已经成为核心场景。2024 年前三季度,换电重卡销量 1.75 万辆,占比 38.4%,主要应用于矿山、港口等高频短途运输领域。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换电模式未来发展的坚实保障。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明确鼓励换电模式,财政部对换电车型免征电池购置税。
在地方试点方面,工信部已经在 11 个城市开展换电试点,北京、重庆等推进 " 百县千站万桩 " 工程,中央财政可以补贴县域换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