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昨天
一发瘫痪一个城市!中国公布新型神秘炸弹,是专门为谁准备的?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央视发布了一段动画视频,展示了一种名为 " 卫士 600"(WS-600L)发射新型石墨炸弹的画面,据称可瘫痪敌方发电站和供电系统,并导致目标区域 " 全面断电 "。

这段视频引起外界重视,说是专门针对台湾的 " 关灯神器 ",那么这款武器到底是干嘛的?应该怎么用?

实际上,这并不是最新神秘武器,发射这种 " 石墨炸弹 " 的 " 卫士 600" 发射系统,在 2021 年珠海航展上就有亮相,更加完整的相关视频也是当时由中国航天发布。

在完整的宣传视频里,这款卫士 600 可以使用四种类型的导弹,分别是:

侵彻爆破战斗部,主要打击敌指挥中心建筑物,机场跑道、加固机库等目标,混凝土侵彻深度不小于 3 米,在视频里至少打穿了 6 层楼。

半穿甲战斗部,主要打击海面舰船,穿甲厚度不小于 48 毫米船用钢板。

杀爆战斗部,主要打击有生力量、雷达阵地、导弹阵地、油库等地面目标,预制破片不少于 7 万枚,杀伤半径不小于 180 米。

最后是导电纤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军用变电站、发电站等供配电系统,子弹数量 90 枚,最大抛撒面积不小于 1 万平方米。

▲导电纤维战斗部攻击配电站

从视频上看,卫士 600 这款武器最小射程 80 千米,最大射程 290 千米,可由陆基或海基平台发射,而文章开头的导电纤维战斗部质量 490 千克,内含 90 枚子弹药,发射升空后,弹头在距离目标 300 米的空中,突然分裂成 90 个罐状子弹药,那些金属罐落地后如同弹簧玩具般弹起,在半空中爆发出一片银色云雾,用于破坏军用变电站、发电站等供配电系统,最大抛撒面积不小于 1 万平方米。

那么,这种导电纤维战斗部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这个导电纤维就是石墨纤维。

我们知道,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从微观结构上看,每个碳原子都连结着另外的   3 个碳原子,它们共同组成了共价分子,那么它释放出来的电子,就会自由移动,所以在导电性能方面,石墨要比寻常的非金属矿石,要高 100 多倍。

而在导热性能方面,石墨的熔点高达 3850 ± 50 ℃,并且在高温环境下强度会提高,导热性能远超钢铁,所以,为了破坏电力系统,人们就把石墨纤维拉成直径只有 0.01 毫米的细丝,还使用流体能量研磨并且进行化学清洗。

把这种经过处理的细丝塞进战斗部之后,为了覆盖更大的区域,人们往往会将使用若干个子战斗部装载,当弹药被投放到指定的空域引爆后,子战斗部就会分散开来,释放出无数的石墨纤维细丝。

由于细丝重量极轻,很容易就会漂浮到空气中,随着流动的空气波,被散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去,不但会黏附在输变电设备、高压电线、发电设备上,还会钻进雷达这些用电设备内部,使带电设备发生短路。

与此同时,还会使得一部分的元件产生汽化反应,形成离子通道导电,导致电力设备表层的绝缘体性质发生改变,进一步产生电弧,从而对电力设备造成第二次伤害。

短路和电弧还会直接导致火灾的诞生,造成大规模的停电,使整个电力系统瘫痪,由于这种细丝又细又轻,还到处都是,比北方最烦人的杨絮更甚,所以仅凭人类的肉眼很难对它们进行清理。

▲北方的应该最懂杨絮有多烦人

甭管是人工降雨还是自然沉淀,只要有一点没清理干净,就会造成电线短路,电力系统只要被这玩意儿袭击,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

一枚普通的石墨炸弹攻击范围可以达到几千平方米,只要投放精准,那么只需要极少数的石墨炸弹,就能让一座城市的电力系统完全瘫痪,这可比常规炸弹省钱多了。

对于石墨炸弹,军迷肯定都不陌生,因为这石墨炸弹不仅是美军早就多次在实战中使用过了,而且最开始也是由美国研发的。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海军在南加州举行的一次飞行演习中,组织多架战机进行反雷达侦测训练,按照训练计划飞行编队在指定区域抛撒了大量箔条干扰弹。

这次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但随即收到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诉,声称飞行训练导致南加州电力中断长达数小时。

调查显示,原来是少数干扰弹的铝制金属丝缠绕在途经演习区域的输电线路上,导致短路,美军技术研究人员受此启发,研发出了打击电力系统的石墨炸弹。

▲美军装备的 BLU-114/B 石墨战斗部,装有大量碳纤维细丝

美军最开始对石墨炸弹的研发高度保密,而其首次应用是在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当时作为名叫 KIT-2 的特殊战斗部,与海军舰载型 " 战斧 " 巡航导弹结合使用。

在 " 沙漠风暴 " 行动中,美军以此对伊拉克境内的发电、供电设施和输电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打击,造成伊拉克 85% 的电力系统崩溃,不仅极大影响到伊军的通信和指挥,更让大部分伊拉克平民陷入黑暗,心理打击效果极大。

后来,为了降低使用成本,美军武器研发部门开发出了 CBU-94 型石墨炸弹,它主要由 SUU-66/B 型战术弹药布撒器和 BLU-114B 型战斗部组成,单价仅数十万美元。

▲ CBU-94 型石墨炸弹构造图

该炸弹采用 GPS 定位制导或惯性导航+GPS 制导的综合制导体制,子母弹战斗部为长 20 厘米、直径约 6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前端设有延时引信,尾部安装有小型降落伞,内部装填若干线轴,缠绕大量直径只有 0.1 毫米的镀金属膜石墨纤维丝。

在使用时,CBU-94 会在制导系统引导下调整弹道,待下落到预定高度和地点,采用蚌壳式舱门设计的弹药布撒器会自动打开,释放战斗部。

这些小战斗部会释放小型降落伞,缓慢下降,根据内置的无线电测高仪的指令,触发前端的延时引信,喷撒大量石墨纤维丝,附着在散布区域内的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上。

不过,美军一直将 CBU-94 列为高度机密,至今也没有公布技术细节,目前已知的实战战例就是 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在北约空袭南联盟一个月仍不见效的情况下,才由 F-117 挂载 CBU-94 轰炸南联盟的输变电设施和线路。

最终导致南联盟 70% 的地区供电中断,大量依赖电力的军事设备停止运转,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北约的要求,这才让石墨炸弹后来有了 " 电力开关 " 的绰号。

对于中国公布的石墨炸弹,俄罗斯这边也非常关注,像他们的军事专家瓦西里 · 卡申就分析说,石墨炸弹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在高湿度,尤其是降水天气下,粉末会迅速粘在一起并落到地面,容易失效,还说石墨造成的短路通常可以在 24 小时内解除,如果交战方试图对敌方基础设施造成长期破坏,使用常规炸弹和导弹更有意义。

其实,这就涉及到石墨炸弹的一个认识误区了,要知道,石墨炸弹的目标并非发电厂,而是输电线和变电站变压器这类电网设施。

很多人以为发电设备启动和关闭就等于电网的供电和停电,但实际上,现代电网高度互联,构成非常复杂,也非常脆弱,断开一个节点,电流就会重新分布到其他线路。

为防备电力系统的突然崩溃,现代电网往往需要充足的冗余发电能力,可如果电网本来就已经高负荷运行,那么增加的负荷很可能引发接连跳闸。

而重启电网也不是打开开关就完事儿,一旦发生了大面积停电,只能由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启动,然后根据载荷能力,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这个过程非常缓慢,甚至可能需要持续好几天。

像 2003 年意大利停电,就是因为从法国通往意大利的两条 400kv 高压电线因暴雨中断,诱发电网连锁崩溃,最后导致整个国家全面停电。

停电几个小时后北部城市米兰等首先恢复供电,继之首都罗马在当天中午开始有电,南部地区到第二天日才恢复供电。

此外,在突然的大面积断电中,往往还会造成电力配套设备的损坏,电力供应就更加困难,所以,靠一场雨根本带不走石墨纤维造成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台湾当前缺电非常严重,近期岛内频发停电事故,特别是在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二号机组停机后,高雄等地已发生多次无预警停电,说明其电网已经非常脆弱。

再说了,台湾本身就是电力孤岛,与其他地区的电网基本没连接,一旦出现大范围停电,根本获得不了外部协助,那么此时央视公布这款石墨炸弹,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END-

▲别忘了关注我们 ~

真清仓!真正户外防晒的老大哥!斯辰唯佳 户外徒步轻量 UPF50+ 原纱防晒外套,防泼水防污、轻盈原纱秒凉!点击下图购买

专业夏季户外面料!透气 + 轻便 + 耐磨 + 凉感 + 防泼,不管你是爬山涉水!户外健身运动!还是日常休闲穿搭!多种场合轻松应对

重量超轻才 196g,比手机还轻。穿上身没什么存在感,宛如自己的第二层皮肤,甚至比某些 T 恤还舒服!

超多配色,百搭不挑人,随便搭都高级感拉满。立领造型超有型,调节扣 + 口袋设计,细节控狂喜!点击下图购买

评论
小曰本丨巭孬嫑烎
7小时前
呵呵,第一岛链都能送货上门,指哪打哪!小日子,棒子,湾仔,猴子通通阔以打回解放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