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26讲武堂 10小时前
大毛终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航母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火好望角 ,作者卖萌兽

大毛终于想通了。在耗资数十亿美元、历经八年噩梦般的维修挣扎后,俄罗斯国防部做出了那个外界早已预料却始终不忍相信的决定:正式放弃现役唯一的 "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 " 号航母。

消息传来时,这艘六万七千吨的巨舰仍瘫痪在摩尔曼斯克港第三十五修船厂的码头上,斑驳锈迹从吃水线向上爬升了近四米,几处焊接修补的钢板在北极圈夏日的极昼下泛着刺眼的光——这是 2018 年浮动船坞沉没时被砸穿的伤口,犹如苏联帝国崩塌留在它身上的最后一道溃烂创口。

曾几何时,俄罗斯人宁肯拔枪相向也不愿放弃这头钢铁巨兽。1991 年寒冬,尚未完成系泊试验的 " 库兹涅佐夫 " 号突然接到密令,在零下 20 度的寒夜紧急启航。它撞开黑海浮冰冲出尼古拉耶夫船厂,动力系统尚未调试完成的锅炉嘶吼着喷出浓烟,艏楼安装中的花岗岩导弹发射架裸露在风雪里。当土耳其海峡的探照灯锁定这艘 " 幽灵航母 " 时,舰长谢尔盖 · 亚尔金将导弹发射盖全部掀开,让冷冽的月光照亮筒壁里 24 枚待发的反舰导弹。北约舰艇集体沉默放行,成就了俄罗斯海上力量最悲壮的突围——然而那时没人想到,那竟成为这艘战舰余生命中唯一的壮丽时刻。

此后的三十年里,航母成了北极熊甩不脱也养不起的累赘。在波罗的海迷雾中,舰载战斗机的拦阻索屡屡断裂,水兵们戏称甲板是 " 飞行棺材的流水线 ";2016 年驶向叙利亚途中的浓烟弥漫地中海,西方卫星图清晰显示它划出的航迹浓得像原油泄漏。但莫斯科始终咬牙坚持:拆掉贵重设备封存?不成,这是超级大国的门面;卖给印度或中国?更不成,这是俄海军的最后尊严。于是它年复一年在干船坞进进出出,像个靠输液续命的老人,直到战争掏空了最后的口袋。

改变发生在 2023 年那个极夜。当俄乌前线每天消耗五万发炮弹时,修船厂的焊枪开始成批熄灭。工人们收到征召令奔赴战壕,留下半截焊接的电缆垂在航母机库里摇晃。海军审计员提交的秘密报告更令人绝望:潜水员发现水线下船体出现穿透性腐蚀,主龙骨受力点强度衰减 40%," 即使修复,也随时可能在风浪中解体 "。

毛熊终于说出那句憋了十年的话:" 让它退休吧。" 俄罗斯的航母时代,在一个军费优先级的电子表格里画上了句点。

曾经激烈反对退役的俄罗斯科学院克拉姆尼克研究员听到消息后,独自去北方舰队博物馆看了 " 库兹涅佐夫 " 号的初航模型。模型被擦得锃亮,舰艏的镰刀锤子徽章闪烁着金色光芒。" 我们输了," 他走出展馆时对记者说," 但输给的不是北约,是生锈的铆钉和磨损的齿轮。" 二十海里外的真实航母正在寒风中朽烂,海鸥在它的斜角甲板降落,无人看管的起重机吊臂直指铅灰色天空,宛如一座刻满工业伤疤的墓碑。

其实命运早已埋下伏笔。当初并肩建造的两艘姊妹舰," 库兹涅佐夫 " 号抢回俄罗斯成了门面装饰,而遭遗弃的 " 瓦良格 " 号辗转来到中国,竟蜕变出日均 90 架次起降的钢铁翅膀。当去年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时,俄太平洋舰队情报官在报告中写道:" 他们在航母上做到的,正是我们设计局图纸上标注的理想值。" 历史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苏联红海军未竟的远洋梦想,最终由那个曾是他们学生的国家实现。

克里姆林宫最终接受现实的速度超乎外界预料。在宣布弃舰决定后 48 小时,国防部便核准了四艘 22800 型导弹艇的建造预算——这种八百吨的小艇能装载 " 锆石 " 高超音速导弹,单舰造价不及航母维修费的零头。当算盘珠子拨明白了,放下体面就不难了。"

三十四年前焊接它的乌克兰老技工伊万 · 谢苗诺夫如今住在基辅,从新闻里看到自己作品的结局。" 我们造它时喝光了尼古拉耶夫所有伏特加," 老人摩挲着当年在航母动力舱的合影说," 现在他们拆掉的不是航母,是整个帝国海军的脊椎。" 切割的火星升起时,北极熊正转身离开昔日的荣耀战场,一步步走向北冰洋深处核潜艇游弋的寒冷未来。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