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17小时前
血拼即时零售,阿里再造“超级星期六”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十年之后,外卖战争的硝烟再度燃起。当年的双雄对决,如今已演变为阿里、美团、京东三大巨头围绕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的终局之战 。

7 月 14 日,淘宝闪购以连续两周 8000 万日订单再破纪录,仅用两月便逼近美团 1.5 亿单量的半壁江山。这场马云亲自督战、被内部代号 " 超级星期六 " 的闪电战,正在资本重注下撕裂即时零售旧格局。

这并非一次单纯的烧钱奇袭,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 " 自我革命 "。

淘宝正借此役,完成从传统货架电商到 " 大消费平台 " 的根本性蜕变 。因为即时零售 "30 分钟送达 " 的极致体验,正对传统电商构成 " 取代效应 " ,是阿里必须拿下的高频流量入口与未来阵地 。

当三方千亿资金悉数入场,一个核心问题已摆在台面:这会是另一场烧钱换规模的轮回,还是将真正催生出更先进的商业模式,从而定义中国本地生活的终局?

阿里反击,十年不晚

7 月 5 日,一个普通的盛夏周六,却因淘宝闪购的战略突袭演变为即时零售大战的转折点。

淘宝在杭州西溪园区的作战室内精心策划了这场冲锋,目标直指 8000 万单量,旨在挑战美团的外卖霸主地位。淘宝提前一周通知头部商家备货,并推出无起送门槛、免配送费叠加现金券的激进补贴策略,尤其在非餐领域发力,试图将零售订单拉升至新高度。

当天,淘宝闪购日订单数首次突破 8000 万,并在接下来的星期六复制了这一规模。据饿了么内部人士表示,不含自提及 0 元购,淘宝闪购 7 月 12 日的日订单量创下新高。

这一动作源于京东 4 月搅局带来的压力,刘强东高调入场,通过免佣、给骑手交五险一金骑手等策略,让京东外卖单量在短短两个月内从 500 万飙升至 2500 万,这直接威胁了饿了么的市场地位,阿里开始反击。

大约十年前,第一次外卖大战爆发,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平台通过资本驱动的 " 烧钱补贴 " 争夺市场份额,最终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而后者于 2018 年被阿里全资收购。

这场大战形成了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本质上,美团主导了外卖市场,饿了么的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 20% 左右。

十年后,战火重燃,但焦点已升级为包含外卖在内的全品类即时零售,它需要协同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以实现 30 分钟送达,淘宝闪购连续两次实现 8000 万单量,并不容易。

这背后,是对淘宝闪购供应和履约能力的极大考验。华尔街见闻获悉,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 78%,订单准时率稳定在 96%;商家层面,新注册商家超过 24 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

淘宝也吸收了上一次饿了么惨败的教训。据知情人士透露,马云亲自督战,并在上周末要求淘宝闪购在 8000 万订单的台阶上,做好基础服务能力的提升,然后再继续冲刺。

事实上,淘宝闪购只用两个多月,就实现了订单规模的翻倍式增长。

5 月 2 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月底日订单超 4000 万,6 月底超 6000 万。同时,淘宝发起名为 " 淮海战役 " 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7 月 5 日,淘宝发起全面进攻,当天订单数首次突破 8000 万。

显然,对于这场升级版的外卖大战,淘宝势在必得。

淘宝领衔,协同之战

如果说,京东打开了即时零售的想象空间,那么作为主攻手的淘宝,则势必要攻下更多城池。为此,淘宝做了充分的准备。

成立 22 年来,淘宝的定位第一次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从电商彻底转向大消费平台。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未来,阿里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消费体验。

" 万能的淘宝 " 不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开始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

组织架构上,饿了么并入淘宝所在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董事长兼 CEO 吴泽明(范禹)向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汇报。饿了么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在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统一作战的方针保持一致。

最后是大力度投入。7 月 2 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 500 亿元补贴计划。同时,淘宝闪购官宣了李现、杨幂两位代言人。更早时候,淘宝闪购还冠名了 " 苏超 " 常州队。

对于淘宝来说,进攻即时零售市场不仅能稳住饿了么的市场地位,更是布局未来的关键落子。

外卖作为高频业务,是天然的流量入口,这对传统货架电商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来,处于流量焦虑中的淘宝频频与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就是为了做人群触达。

上月,刘强东对外表示,卖饭菜可以永远不赚钱,京东现在有 40% 属于交叉销售,消费者过来后,可以去买电商商品。" 我们亏的钱,相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的钱还是要划算的。" 这种情况同样适合淘宝。

华尔街见闻从淘宝内部获悉,上周六,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已超 2 亿,在此基础上,淘宝闪购日活本周环比净增 15%。

外卖之所以是淘宝的必赢之战,核心在于商业模式本身更先进。相对于淘宝所代表的传统电商,即时零售 30 分钟送达具备更好的购物体验,还能覆盖日杂生鲜等淘宝难以有效覆盖的品类。

淘宝数据显示,闪购订单结构持续向全品类深度拓展,在非餐方面,3074 个商家、超 26 万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 100%。其中,粮油米面、家庭清洁、休闲食品等增速均超过 300%。

很大程度上,即时零售对传统电商具有一定的取代效应。以服饰为例,今年以来,绫致集团旗下 JACK & JONES、VERO MODA、ONLY 以及迪卡侬等服饰品牌已经陆续入驻淘宝闪购,消费者 30 分钟就能收货,而传统电商至少要 1~2 天。

上述知情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淘宝做外卖,并非仅仅是为了抢占即时零售市场,公司是把即时零售作为大消费领域的一个部分,通过线上、实体店、本地服务等方式服务消费者,本质上是电商 + 概念。

接下来,即时零售市场格局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阿里、美团、京东的策略和市场投入情况。华尔街见闻获悉,淘宝未来一年计划投入 500 亿元,京东投入力度也在百亿元左右,美团未来三年的投入规模大约 1000 亿元。

三方投入节奏折射战略差异,阿里 500 亿补贴强攻份额,美团 3 年千亿投入巩固履约壁垒,京东百亿级聚焦高毛利区域,如生鲜。刘强东此前透露,7 月下旬,京东外卖会推出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不过,烧钱换规模的反面是亏损风险加剧。汇丰预计,阿里巴巴 FY26 年外卖业务每单亏损 2.7 元,即时购物每单亏损 3.7 元,整体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将亏损 550 亿元。

" 投资高峰预计在 9 月季度,之后在 2026 财年下半年逐步正常化。" 汇丰将阿里巴巴 FY26-28 财年收入预期上调 3%~8%,反映即时零售和外卖订单量加速增长,但同时将盈利预期下调 7%~22%。

8000 万单量成为阿里新里程碑,标志其从电商向本地生活的战略延展。需要警惕的是,短期烧钱虽催化市场,但可持续性依赖履约优化,淘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