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18
导语
市场竞争波动,和企业之间相互的你追我赶,才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严旭霞
上半年车市交卷,各家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形态已经锁定,同时也为 2025 全年格局奠定了基础。
市场层面,6 月份和上半年的批发数据,确实取得了不错的表现,6 月份增幅在 15%,上半年增幅在 12.3%,几乎是这五年来表现最好的上半年。
行业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前期的行业库存调整周期进入尾声,其次是政策启动带来市场信心的有效恢复。
市场大盘表现不错,汽车企业层面也迎来不错的收成。数据显示,6 月份狭义乘用车企 TOP15 的车企,销量全部出现同比增长,TOP30 的车企,销量出现下滑的仅 8 家;上半年累计销量 TOP15 的车企,同比下滑的仅有 5 家。
特别是之前销量跌幅比较厉害的主流合资车企,开始找到市场的感觉,迎来了销量的反弹。
比如南北大众和南北丰田,6 月份的销量逐步向好了,月 7 万辆 + 的成绩可以说稳定在了主流阵地。之前跌破 TOP20 的上汽通用,6 月份以 80% 的同比增幅回到了 15 的位置。
6 月份,还有两家自主车企表现相当不错,刷新了之前的销量和排名纪录。
其一就是一汽红旗,6 月销量达到 5.17 万辆,首次进入到月度 TOP13 的位置,刷新了销量新高度。
其二则是零跑汽车,4.8 万辆的成绩反超了奔驰、宝马、东风日产等,进入到 TOP14,以 138% 的增幅成为新势力冠军。
另外小鹏的销量表现也值得提及,虽然排名第 22 位,但 224% 的增幅着实亮眼,排名主流车企增幅榜首位。
当然也有下滑比较严峻的,比如下滑 20% 的华晨宝马和 15% 的北京奔驰,代表着传统 BBA 正在遭遇来自自主新能源的全面挑战。而两个本田双双跌破前 20 强,正在迎来相对艰难的时刻。
在新势力领域,理想汽车下滑了 24%,创下 TOP30 车企中销量最大跌幅,暗淡了一些过去一骑绝尘的光辉。而广汽埃安单月销量已经跌破 2 万辆,超 20% 的跌幅,描绘着新能源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先行者被追赶和超越的故事。
如果说 6 月份的数据还仅仅是一个阶段,那么上半年的成绩单,则更能反映出每家车企的状态和格局。
头部自主确实比较上进,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稳居四强,且相互之间差距明显,基本上锁定了全年的胜局与格局。
其中吉利上半年的增幅最高,达到 47.4%,虽然 140.9 万辆的销量追不上 211.3 万辆的比亚迪,但至少也拉开了与奇瑞近 20 万辆的优势。核心原因就是奇瑞、长安在新能源市场,与吉利保持的巨大差距。
一汽大众的半年跌幅在收窄,仅为 -1.1%,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正增长的新趋势。上汽大众的表现逊于兄弟企业,但 3.9% 的跌幅,已经让上汽大众看到了转正的曙光。
上汽通用五菱增长超过 50%,除了产品力的性价比优势外,其实与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 "10 万元级以下市场增长迅速 " 有明显的关联,更值得一提的是,半年十强中的长城、一汽丰田、上汽乘用车销量都是增长的状态,推动前十强车企下滑的仅有 2 家。而之前一直在十强中的特斯拉,今年上半年以 14.6% 的同比跌幅跌破前十,优势逐步被各大自主品牌分食瓦解。
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半年销量下滑幅度较大,均为百分之十几,价格战和新能源转型成为他们增长最大的阻碍。东风日产 23% 的跌幅在 TOP20 中表现最差,不过 N7 的热销,让东风日产有望在下半年弥补上半年的亏空。
而零跑和小鹏在切入到经济性市场之后,强势的增长让他们进入到 TOP20 的局面,也让半年销量在 20 多万辆的车企倍感压力。如果稍微靠前的车企不能在新能源市场迎来转机,被这几家新势力车企超越将是大概率事件。
在系别方面,德系日系美系可以说迎来了全面的回暖,这一点对比下半年份额和 6 月份份额就能够明显发现,6 月份这个淡季的起点,无疑让传统的大企业有了一口喘息的机会。
比如德系,6 月份的市场总量迎来久违的 5.4% 的增长,推动 6 月份德系车的市场份额又回升到 14% 以上的水平。对比上半年 13.5% 的总体份额,可以看到德系车的回暖有目共睹。特别是以南北大众为核心的两家车企,其销量跌幅收窄和转正,也代表着德系车有可能重回 15% 的市场体量。
日系 6 月份的市场总量也迎来了 4.1% 的增长,市场份额回升到 10% 以上,核心还是因为南北丰田的强势推动。上半年日系的份额达到 9.9%,伴随着目前广汽丰田铂智 3X 在新能源市场表现不错,以及一汽丰田的新能源车尚未发力,可以预见今年全年,日系车的份额有望重回 10% 以上。
美系车情况则各不相同,特斯拉增长遭遇瓶颈,但通用和福特进行了相应的补位,整个美系 6 月份增幅也达到 23%。虽然半年累计跌幅在 6.1%,但 6 月份 5.9% 的市占率已经比半年 5.5% 的表现好了不少,回暖也在趋势之中。
此消彼长之下,自主品牌的份额有所下降,6 月份自主车企虽然增长了 19%,但其份额也仅达到 66.6%,不及高峰期近 70% 的水平。特别是 6 月份中腰部车企的市场表现不佳,有超过 10 家车企同比销量出现下滑。
今年上半年,自主车企增长了 24.7%,半年累计销量超过 906 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 68.3%。按照合资反攻的号角吹响,2025 全年自主车企要进军 70% 的市场份额难度比较大,核心还得依靠头部自主车企和新势力的出击。
杜余鑫
干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