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网 前天
蔚来四季度月销目标5万,明年规划三台新车,多品牌效应初步显露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原创|路知遥   编辑|Cong

昨天,蔚来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份在交付、营收等方面都有着颇多亮点的财报,一方面展示出蔚来创下历史新高的交付量和多品牌战略的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却仍然是持续的战略性亏损,两组看似矛盾的数据相互撕扯,彰显蔚来在这一特殊时期的深厚定力和战略方向。

可以说,蔚来始终自我定义为 " 长期主义者 ",执著到甚至有些固执。在通往未来的牌桌上,蔚来持续重注——重注于研发,重注于换电体系,重注于高端服务。这一次,面对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严苛审视,李斌也以蔚来、乐道和萤火虫的多品牌战略给出回应,从这一季的表现看,蔚来正在逐渐走回正轨。

A 面:亏损额收窄但数字依旧,业务复苏态势明显

单纯从财务数据上看,蔚来的这份成绩单,或许还是不能让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完全满意。

根据财报,蔚来二季度总营收为 190.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9.0%,环比大幅增长 57.9%,显示出强劲的业务复苏与增长动能。同时,公司的亏损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本季度净亏损 49.9 亿元,与去年同期的 50.5 亿元和上一季度的 67.5 亿元相比,分别收窄了 1.0% 和 26.0% 。

当然,虽然亏损情况有所收窄,但蔚来 " 烧钱 " 的标签在短时间内依旧难以撕下。对于奉行长期主义的蔚来来说,持续的投入仍然是他们构建技术和体系护城河的必要支出。

财报显示,蔚来二季度研发支出为 30.06 亿元,同比下降 6.6%,环比也有 5.5% 的减幅。这些真金白银大部分流向了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全栈自研技术以及换电网络的持续铺设。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明年仍将保持每个季度 20-25 亿元的研发投入,以保证长期的技术竞争力。

同时,蔚来的二季度营收达到 190.1 亿元,同比增长 9.0%,环比增长 57.9%。二季度综合毛利率 10.0%,环比显著提升。二季度其他销售毛利率转正,达 8.2%,创历史新高。由此也能看出,以销量为基础,蔚来正处于一个特殊而关键的转变期。

在毛利率方面,蔚来在将来还需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也需要承担乐道和萤火虫两个更低定位的品牌逐步放量交付后带来的毛利率问题。虽然总体销售数字必然会有提振,但在毛利率方面带来的挑战,仍然需要蔚来在多方面应对。

从财报可以看出,蔚来仍然面临着盈利方面的压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他们又该如何向市场证明自己拥有强大的 " 造血 " 能力?答案,就藏在财报的 B 面。

B 面:多品牌效果初现,四季度销量目标 15 万辆

在持续亏损但逐渐步入正轨的财务数字的另一边,交付量毫无疑问是这一季蔚来财报的最大亮点。而这个故事的主角,自然是最近销量暴涨的乐道。

本季财报数据中最亮眼的信号,来自于蔚来创纪录的交付量和极其乐观的三季度指引。第二季度,蔚来总交付量高达 72,056 台,同比增长 25.6%,环比更是猛增 71.2%。这种良好态势已经延续到第三季度,7 月交付迈过 2 万大关,达到 20,017 辆;8 月交付超 3 万,达到 31,305 辆。截至 8 月 31 日,蔚来在今年已经累计交付新车 166,472 辆。

这一数字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蔚来、乐道和萤火虫品牌体系的整体步伐:在第二季度,蔚来交付了 47,132 辆新车,守住了高端市场基本盘;乐道的交付量则为 17,081 辆,L90 势头颇猛;而之前不太被看好的萤火虫也贡献了 7,843 辆的销量。

到了刚刚过去的 8 月,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乐道品牌单月交付量已飙升至 16,434 辆,其中首款车型乐道 L90 上市首月即交付破万,成为蔚来历史上销量爬坡最快的车型。

乐道的一鸣惊人,意义非凡。它不仅证明蔚来有能力进入并征服 20-30 万元这个最主流的家庭用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蔚来 "BaaS 电池租用服务 " 这一商业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当用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 " 入门 ",享受到蔚来耗费数百亿构建的换电网络时,一个 " 飞轮效应 " 便开始显现:乐道的热销,将进一步摊薄换电站的运营成本,提升整个体系的效率,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由此展望第三季度,蔚来给出了颇具信心的业绩指引:预计交付 8.7 万台至 9.1 万台,预计营收为 218.1 亿元至 228.8 亿元,两份指引均创历史新高。而在财报的电话会上,李斌也已经明确 " 公司的目标是今年四季度能做到 5 万台月交付量 ",这意味着蔚来的是三个品牌会在第四季度争取交付 15 万辆,这几乎是二季度的两倍。

对此,李斌对产能也进行了规划,预计第四季度乐道产能每月 2.5 万辆,蔚来品牌每月 2.5 万辆,萤火虫产能 6000 辆每月,三个品牌总产能 5.6 万辆每月,以此支撑每个月 5 万辆的销量目标。蔚来整体会优先保障蔚来全新 ES8 和乐道 L90 的产能,乐道 L60 的产能也会让道给乐道 L90,乐道整体的产能问题会在 10 月有所缓解。

除此以外,蔚来的 CFO 曲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到今年四季度,蔚来整车毛利率目标是 16%-17%,以此达成盈亏平衡目标。" 而李斌也规划了 20% 的毛利率目标,同时进行拆解:蔚来品牌目标毛利率是 20%,并持续往 25% 努力;乐道品牌毛利率则要控制在 15%,以此为基础争取更高;萤火虫的毛利率是 10% 左右。

对此,李斌强调:" 蔚来的新一代产品有充分的成本竞争力,这是基于长期自研技术积累以及成本控制措施达到的降本能力。"

写在最后:明年规划三款新车,三大品牌协同作战

解读蔚来的财报,永远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亏损是蔚来构建高端品牌形象和技术壁垒所必须支付的 " 学费 ",而如今已经成型的多品牌矩阵,则是蔚来通往规模化盈利的 " 毕业作品 " ——即便这个作业现在只是半成品,但起码整体也已经略见成效。

李斌也对外透露了蔚来的后续产品规划,明年先后推出乐道 L80、蔚来 ES9 和定位大 5 座的 SUV 蔚来 ES7 三款重要车型,其他的车型以小改款为主。其中,乐道 L80 由于考虑产能要优先满足现有的需求,可能会考虑今年先发布但不交付。

整体来看,李斌在下一盘大棋。在他的品牌版图里,蔚来负责向上探索技术、树立品牌标杆;乐道负责向下俯冲,抢占最广阔的主流市场;萤火虫则在细分市场查漏补缺。三大品牌协同作战,全面覆盖从十万出头到四、五十万的全价格区间。

这套体系当然不是无懈可击,它依靠的依旧是蔚来长期投入能够换来最终的技术和品牌壁垒,是他们多品牌战略能够成功转化为规模效应。从二季度的财报和三季度的强势指引来看,蔚来的这套计划,至少已经有了一个足够光明的开局。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