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26讲武堂 17小时前
从战例中分析事实: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如何进行反坦克作战?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40 军 118 师第 352 团 6 连 1 排,于 1950 年 11 月 29 日夜间,在侠下站西北地区与美军第 2 师 1 个步兵排及 5 辆坦克展开激烈战斗。该排官兵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英勇畏敌,机智灵活,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6 连 1 排被上级授予 " 打坦克英雄排 " 光荣称号。此次战斗,共计毙伤敌 20 余人,炸毁敌坦克 5 辆,缴获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一部。

▲(彩绘)原图注:1950 年 11 月 30 日,当美军第 2 步兵师在朝鲜军隅里以南地区穿越长达七英里的 " 炮火走廊 " 时,志愿军官兵趁着夜色向其行军队伍发起白刃突击

(一)当面敌情

1950 年 11 月 28 日,美 2 师于新兴洞遭我严重打击后,被迫撤退。敌人为了迟滞我军行动,掩护其主力撤退,以大量坦克在炮火支援下,在院里地区组织防御,企图阻止我军前进。

(二)我军部署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40 军 118 师第 352 团 6 连奉命执行穿插任务,1 排为 6 连的尖兵排,于 11 月 29 日 2 时,进至院里东北,奉命从院里左侧插至院里以南,断敌退路,打掉敌人坦克,保障我军顺利追击。

(三)战前准备

1 排受领战斗任务后,立即进行研究分析,讨论战法,并准备器材。在讨论中,副排长金克智提出:" 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坦克。只要我们英勇顽强,利用敌坦克的弱点,大胆靠近,就能炸毁敌坦克。" 全排同志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纷纷要求参加打坦克组。最后决定以 1 班班长、3 班副班长和 2 名战士组成打坦克组,并加强 1 个机枪组(3 人),由副排长带领,携带轻机枪 1 挺,冲锋枪、步枪各 2 支,卡宾枪 1 支,磁性破甲雷 4 个,每人携带手榴弹 4 枚,打击敌人坦克。

▲于坑道中等待出击的志愿军官兵。其中一人手中就握有枚 RPG-43 型反坦克雷

▲同被毁 M26" 潘兴 " 坦克合影的志愿军官兵

主要战斗经过

11 月 29 日 2 时 30 分,打坦克组在全排先头沿公路左侧山冈前进。当进至第三个山冈时,发现敌坦克 1 辆沿山脊向西驶去,该组原想尾随追击,由于敌坦克速度太快,又担心影响中心任务的完成,便直插下站北山。到达后,副排长即令 3 班副班长到山下侦察,发现有敌步兵和坦克。副排长即令机枪组掩护,带领 4 名爆破手迅速运动到山脚下,隐蔽在山沟里,进行观察,发现正面山坡及左侧沟口有敌坦克 5 辆,步兵约 30 余人。此时,连主力已进至下站北山东侧。

副排长决心首先消灭敌之步兵,孤立坦克。为给敌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以机枪、卡宾枪、冲锋枪、手榴弹突然向敌开火,当即烧伤敌 20 余人。这时敌坦克一面向我射击,一面逃跑。副排长立即令 3 班副班长迅速炸掉沟口的坦克,以堵塞其余坦克的逃路。3 班副班长勇猛地跃出壕沟,不顾敌坦克火力的封锁,直扑敌坦克,将磁性破甲雷投在坦克上将其炸毁。

紧接着,1 班长和 1 名战士同时绕到正前方敌 2 辆坦克的侧后,将其炸毁。右侧之敌坦克,以机枪向我射击,1 班长中弹光荣牺牲,3 班副班长负重伤。副排长立即令另 1 名战士炸毁敌坦克。该战士立即沿山沟绕到敌坦克侧后,向敌投出破甲雷,但破甲雷从顶部滑到甲板上;在此紧急关头,他毫不迟疑一个箭步扑向敌坦克,将雷推上炮塔,就在他离开坦克卧倒的瞬间,一声巨响敌坦克被炸毁了。剩下的 1 辆坦克更加恐慌,在对面山坡上向我射击并企图逃跑。由于破甲雷已用完,排长派人从 2 排取 2 个。此时,敌坦克已跑出百余米。副排长不失时机地紧追上去,当敌坦克逃至接近公路桥时停了下来,车内的敌人揭开炮塔盖惊慌地向四周瞭望,副排长乘机冲上公路,迅速接近敌坦克,将 2 个破甲雷一齐投在坦克上,将其炸毁。此次战斗,共计毙伤敌 20 余人,炸毁敌坦克 5 辆,缴获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一部。战后,1 排被上级授予 " 打坦克英雄排 " 光荣称号。

▲美军第 2 步兵师在经历了军隅里那段 " 炼狱 " 般的炮火封锁后,唯一残留下来的就是成堆的钢铁残骸。图中可见拖拽被毁火炮的吉普车、坦克以及其它车辆

▲文中提及的 " 磁性破甲雷 " 应是苏制 RPG-43 型反坦克手雷。该雷重达 1.2 公斤,长度 0.38 米,内装药 612 克。由于采用聚能破甲原理,RPG43 的破甲深度高达 75 毫米,足以攻击美军坦克顶部装甲及行走机构(履带、传动装置)

事后战例评析

此次战斗,1 排官兵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勇敢顽强,机智灵活,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

(一)战斗作风顽强

决定战斗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只要具有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加上机智灵活的品质和过硬的军事本领,就能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坦克具有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强的特点,但也有受地形限制大、观察、射击死角大,离不开步兵掩护和配合等弱点,特别是敌人具有贪生怕死的致命弱点。此次战斗 1 排针对敌人的上述弱点,发扬我军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独立作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闯敌坦克阵形,贴近敌人猛打猛炸,陷坦克于黄牛落井之困境,连续打掉敌人 5 辆坦克,圆满完成了任务。

(二)战场指挥果断

此次战斗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指挥员的果断,战斗员的勇敢。从战斗实践来看,战斗力由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组成,物质因素是有度的,而且发挥有赖于人的素质,而精神的因素变数颇大,它可以使战斗力成倍、成数倍的增长。一支部队只要拥有无所畏惧、不怕牺牲、技能娴熟、机智灵活的战斗素养,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作为一名指挥员应当加强 " 严、智、仁、勇、信 " 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影响并带动部属,让他们个个具备 " 三能 " 兼优、浑身是胆的过硬素质。

(三)战斗方法灵活

从作战模式来看,步坦共同作战的威力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同,一旦联系被割断,协同被破坏,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此次战斗,1 排先打步兵后打坦克,在歼灭部分步兵,步坦联系被割断,协同被破坏后冲入敌坦克队形,紧贴猛打。坦克对贴近其身的步兵来讲,就像老牛掉进水井里,一筹莫展,被一一炸掉。在未来作战中,分队遂行战斗任务,无论是进攻战斗还是防御战斗,只有充分运用战术和技术手段,保持步坦密切协同或破坏敌方步坦协同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本次战斗经过要图

附录

依《1007 天的战争》一书中的说法,美军第 2 步兵师在军隅里、价川以南遭到志愿军的猛烈打击,其战史统计,该师 11 月 5 日实力数为 15000 人(编制数 18931 人),到 12 月 1 日,战斗伤亡已达三分之一,加上非战斗伤亡,共损失兵力 8662 人,超过实力数一半。该师 3 个步兵团和师属炮兵战斗伤亡数分别为:第 9 团 1267 人,第 23 团 485 人,第 38 团 1075 人,师属炮兵 1461 人,并丢弃了 64 门榴弹炮。这个数字,还不包括 12 月 1 日以后的损失。武器装备方面,汽车损失数百辆,单兵装备丢失达 40%,炮兵和工兵的重装备几乎丢失殆尽。按中国军队的作战标准,一支部队战损到如此程度,可以认定是 " 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

当然,单靠破甲雷采取近身攻击并不是唯一的反坦克战法。根据总后勤部 1951 年 3 月 12 日提交给周总理的报告,- 提到了爆破筒、反坦克手榴弹、燃烧瓶以及日制 90 式火箭弹等一系列反装甲武器。随着苏式武备的逐步补充、到位,朝鲜战争末期的志愿军部队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用炸药包、爆破筒去和美军坦克做 " 近身肉搏 " 了。

▲《总结报告》中提及的几款关键性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中,除了传统的炸药包、反坦克地雷、爆破筒外,甚至还专门为缴获的美军 105 毫米榴弹炮配发了 " 烧甲弹 "(即破甲弹药)

▲ " 自出国至停战三年来过轨弹药 " 综合统计数目表一览,注意这只是部分弹药,并不是全部。从表中数据来看,志愿军火箭筒弹药及无后坐力炮弹药获取最多的年份是在 1952 年,分别为 289240 发、496274 发

本文所使用的参考资料:

1. 战斗在黎明前打响—近代中外夜间战斗战例选编

2.1007 天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略和历次战役

3. 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 09:军械篇

▲申请加入粉丝群、商务合作、投稿等相关事宜,可联系公众号主编毛豆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