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力量 6小时前
美方重回谈判桌,特朗普希望中方在稀土、大豆问题上让步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之际,美方的态度突然出现巨大转折,一改以往叫嚣挑衅姿态,转而希望 " 重回谈判桌 ",尽快进行下一轮中美经贸磋商。美方为何突然不再强硬?特朗普的表态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他表示美国可能会降低对华关税,但也提出了几个条件,比如中方需要改变对稀土金属的立场,比如中方要恢复采购大豆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稀土、大豆问题上提要求】

尽管美方率先服软,但贸易战责任完全在美方

看起来,美方似乎 " 服软 " 了,但只要对美方近年来的 " 黑历史 " 稍有了解就不难发现,此次贸易摩擦的根源与持续升级的压力,完全是由美方主动挑起并不断强化的

首先,美方在未与中方充分沟通、也未遵守既有谈判共识的前提下,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强烈单边主义与霸凌色彩的经贸措施。

例如,美国商务部出台所谓 " 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 ",将大量中国企业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再比如,美方对中国造船及航运业发起所谓的 "301 调查 ",可谓劣迹斑斑。

这些措施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合法权益,更直接破坏了双方此前已达成的谈判基础与互信氛围。

其次,美方在采取这些行动的同时,还公然威胁若中方不取消稀土相关管制,将从 11 月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

【稀土让美方束手无策】

通过这种极限施压,美方试图制造恐慌与经济冲击,逼迫中方在核心利益上让步,是一种典型的 " 胡萝卜加大棒 "、以威胁代替对话的霸权行径。

不难看出,美方 " 说一套做一套 ",一方面声称希望与中国开展经贸磋商,另一方面却不断在谈判桌外制造摩擦、施加惩罚,这种表里不一、言行相悖的做法,正是导致当前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

美方的如意算盘是,其长期以来习惯于凭借自身经济与技术优势,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实施科技封锁与金融围堵,进而 " 全维度经济战 " 遏制中国发展。

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世界来说,美国这种以牺牲全球贸易秩序与双方共同利益为代价的单边行动,无疑是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公然践踏,也是当前贸易摩擦升级的始作俑者。

因此,我们需要看清楚,尽管美方近期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但贸易战的根源与责任完全在于美方

【美国大豆滞销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凸显】

特朗普反复无常,暴露了美方软肋

不过美方的 " 如意算盘 " 没算到的是,中方的强硬反制远超预期,这才有了美方一次次 " 前倨后恭 " 的闹剧,在这个反复无常的过程中,美方的 " 致命软肋 " 也越来越清晰了

以特朗普提到的稀土为例,作为现代工业的 " 维生素 ",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高端领域。

中方在该领域占据主导权,意味着一旦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美国在 F-35 战机、爱国者导弹等关键产品的生产链将面临严重断供风险。

美国国防部多次公开警告,称重建本土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这不仅涉及技术研发与设备投入,更依赖于稳定的矿产资源与成熟的加工体系。

说得更直白一点,美方越是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方放松管制,就越是暴露其在这个关键资源领域的脆弱性。

同理,特朗普希望中国 " 恢复购买 " 的大豆,也在逐渐发挥它的威力。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其出口量的 50% 以上,然而自中方暂停采购后,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农场主集体陷入困境:大豆堆积成山,豆农收入锐减,甚至出现了 " 仓库倒塌、豆粒喷涌 " 的极端场景。

特朗普虽声称 " 为农民操碎了心 ",但其推行的关税战与贸易限制政策,本质上却将美国农民推向了牺牲品的位置。

更讽刺的是,中国通过多元化大豆进口渠道(如巴西、阿根廷等国),逐步降低了对美依赖,而美国农民却因失去中国这个稳定市场,面临产品滞销与仓储危机。

无论是稀土还是大豆,美方的频繁提及都暴露了一个核心事实:其在关键资源与农业领域并未构建起足以替代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市场需求上,更根植于产业链的长期布局与技术积累,当中国通过合理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时,美方的经济痛点便迅速显现,所谓的 " 谈判筹码 " 也随之成为暴露软肋的 " 七寸 "

【贸易战专打美方软肋】

美国服软,本质是被打疼了

总结美方不断挑起贸易战,又不断主动向中方 " 求和 " 的过程,其本质是在贸易战中被持续反制后 " 痛感加剧 " 的被动反应。

这种 " 被打疼了才肯坐回谈判桌 " 的逻辑,不仅揭示了美方霸权行径的无效化,更为中国应对美方出尔反尔提供了清晰的策略指引

道理也不难理解,既然中国能够通过稀土管制、大豆采购调整、市场多元化等措施,精准打击了美方的关键痛点,通过合理限制让其感受到与中国 " 脱钩 " 的实际代价,当美方发现极限施压反而损伤自身利益时," 服软 " 便成为唯一的选择。

事实上,无论美方的态度如何变幻,中国的应对策略十分明确:坚持 " 平等、尊重、互惠 " 的基本原则,拒绝在核心利益上妥协;同时通过强化自身筹码,确保在博弈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也正是这一策略的集中体现。

中国握有的筹码不仅能承受住考验,更能在谈判中凸显实力——这种 " 以实力促和平 " 的逻辑,正是应对美方出尔反尔的核心方案。

【美方出尔反尔,无非是再重复一遍被 " 打痛 " 的程序】

中方反复强调 " 贸易战没有赢家 " 的道理,并始终带着诚意和美方沟通,但美方若 " 明知故犯 ",我们也摸索出了一条清晰的反制策略:保持战略定力,以精准反制维护底线,以实力增长赢得尊重,以多边合作对冲风险。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