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谈 19小时前
点破玄机!吴敬平:欧洲球员重视手感,中国球员玩球就被教练说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各位球友周六愉快,我是乒谈。

今天早上,前国乒教练、吴门宗师吴敬平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一段欧洲球员训练手感和玩球的视频,配文说道:

看看欧洲的运动员怎么玩球:他们靠的是绝佳的手感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而中国运动员训练都是按部就班,偶尔玩一下球还要被教练说。

有球迷在评论区问:

当年樊振东玩球,教练是不是说他了,吴老直言樊振东从来不玩球。另外,还有球迷问,即将开始的全运会,樊振东拿到了单打 4 号号种子,这是个好排位吗?吴老认为非常好,完全没问题。

吴老转发的视频,是一位在瑞典的年轻运动员训练视频,他在社交平台上上传种种秀手感的视频,让很多朋友感受到了乒乓球旋转、落点、弧线、节奏、力量、速度的绝佳魅力。

个人认为,吴老在国乒团队执教多年,能够说出这番话,还是非常让人尊重的,说明他看的十分透彻。其实,这就是中外职业乒乓球训练理念的差异。

在国内,从事职业乒乓球的选手非常非常多,而大赛机会有限,所以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出成绩是主要的追求目标,标准化的训练理念和体系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下来,教练团队早已经形成了标准思维,严格要求队员们固定动作和意识。

而在国外很多协会,他们从事职业乒乓球的选手并没有那么多,很多人可以打一辈子乒乓球,只要他想,比如说莫雷加德。现在在瑞典,除了卡尔伯格,基本上没有人能对他的位置造成威胁。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是比较反感标准化的流程的,而是更加突出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莫雷加德就是典型的手感流选手。

这两种训练哲学都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只不过作为我来说,还是更加喜欢有灵感的球员打球,所以我是支持开发运动员的个性,发扬到极致!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