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叠一件衣服需要多久?
机器人需要 1 分钟,当然,它偶尔还会有抓不稳的情况。
它先用右手从篮子里夹出衣服放在桌上,两手再夹起衣服平铺在桌面,再抓住衣服的一侧内折,最后把衣服放进筐中 ……
这是记者在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看到的一幕。这套动作看似简单,但分解给机器人完成,共计 13 个动作。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记者覃柳玮 摄
据测算,具身智能要达到人类智能,至少需要训练大约 1000 亿小时的模态数据。
10 月 28 日,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极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武汉打造全球首个 " 世界模型为中心的虚实结合具身智能数据工厂 "。机器人叠衣服靠的就是具身智能技术。
具身智能是一个热词," 十五五 " 规划建议中就提到,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何为具身智能?
早在 1950 年,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 · 图灵在《计算机器与智能》中首次提出 " 机器能否思考?" 的哲学命题。

人形机器人的结构展示。记者覃柳玮 摄
极佳视界 CEO 黄冠介绍,具身智能就是有了物理身体的智能体。当你伤心时,数字 AI 只能用语言安慰你,但具身智能能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传统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中思考,具身智能是走进物理世界中学习。
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传统机器人有何不同?
传统机器人多完成编程指令,按规定路线从 A 到 B 点,拿取固定范围内的物体。但具身智能机器人有自己的判断,它会在物理环境中不断试错,积累大量数据。
以叠衣服为例,人通过语音发出指令,机器人大脑接收后开始观察环境,了解衣服、桌面的位置。然后机械臂选择角度、力度,折叠衣服。无论衣服在哪。具身智能机器人都能自主完成任务,看见障碍物,它会调整动作。机器人自己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具身智能机器人能自主叠衣服。记者覃柳玮 摄
极佳视界之所以选择武汉,正是看中了全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 " 学校 "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毕竟,具身智能最缺的,就是一个能够 " 干活 " 的场景。
在创新中心三楼,3000 多平方米的宽阔空间里,搭建了工业、商业、办公、家居、实验室 5 个类别场景,细分为超市、酒店大堂、咖啡店、奶茶店等 23 个真实场景和 10 多个临时场景。
端茶倒水、用吸尘器清扫地面、整理超市货架、熨烫衣服、制作咖啡 …… 在数据采集员的指挥下,上百台机器人正同步训练并同步采集数据。预估一年可采集超百万条环境交互数据,为机器人 " 大脑 " 进化提供底层支撑。

具身智能机器人自己做饮料。记者覃柳玮 摄
2025 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 52.95 亿元,占全球约 27%。具身智能也成为各大城市争先布局的未来产业重点。
截至今年 4 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 2400 家,其中独角兽企业 36 家。
上海定下的目标是,到 2027 年,将实现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不少于 20 项,并建设多个孵化器,集聚百家骨干企业,落地百大应用场景。
作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的重要集聚地,粤港澳大湾区占据全球供应链约 24% 的份额。

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放碗碟。记者覃柳玮 摄
在武汉,发展具身智能有着先天产业链优势——
" 天问 " 系列机器人在建 4 条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年产量将达 1500 台;
灏存科技自主研发的运动神经中枢系统,可精确到 0.001 度的转角精度与 3 毫秒延迟;
应用场景上,武汉将建设机器人企业训练场,推动人形机器人重点向汽车、医药流通、智能家电等企业 " 打工 "。
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训练。记者覃柳玮 摄
黄冠说:" 目前,具身智能还属于产业早期阶段,武汉可以打造一些标杆企业,丰富应用场景,先行先试。同时,加大具身智能产业的投入和研发,打造中试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来武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未来,具身智能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养老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人们的智能伙伴。我们可以想象,当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走下生产线,走进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
来源: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