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11小时前
(粤港澳全运会)体育赛事助力粤港澳融合发展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新社广州 11 月 15 日电 ( 记者 蔡敏婕 ) 全运会马拉松选手从深圳经深圳湾口岸 " 无感通关 " 进入香港赛段;公路自行车赛男子个人赛跨越粤港澳三地,230 多公里的赛道上运动员 6 次经口岸 " 无感通关 " ……体育赛事,正助力粤港澳三地迈向 " 共享共赢 " 的深度融合。

本届全运会开创性实现 " 粤港澳 19 城同场协作,城城有赛事 " 的格局,香港启德体育园、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等智慧场馆实现赛事数据、票务系统、安保服务跨区域协同,让跨境办赛成为现实。

这样的协作并非一日之功。早在两年多前,粤港澳启动协同筹备。香港特区政府全运会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说,从路线设计到运动员、观众及车辆快速通关,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与密切配合。

当下,交通网越来越密,通关日趋便利,体育赛事的融合效应早已在文旅、民生等领域持续释放。社交平台上," 北上深圳骑行 "" 南下香港徒步 " 的分享刷屏,珠海与澳门、香港与深圳的口岸,常能见到推着自行车过关的男女老少。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吴延年称," 无感通关 " 等创新举措,正是基于赛事需求在数据共享、查验互认等领域的制度突破。此次改革具备示范效应,其经验可延伸至经贸、科技等领域,助力构建湾区统一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三地深厚的体育底蕴为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广州、深圳的马拉松热潮,东莞篮球、梅州足球等特色项目多点开花;香港以国际七人橄榄球赛、赛马等成熟 IP 构建商业网络;澳门则以 " 每月两场国际赛事 " 的密度打造 " 体育之城 "。差异化的体育优势在全运会的平台上形成互补,让 " 三地共享 " 的理念落地生根。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粤港澳三地 " 各展所长 " 的优势揭示 " 整体更强 " 的融合效应和发展方向," 三地有条件联合申办更高水平国际赛事,这种情景值得期待 "。

" 体育 + 文旅 " 的创新实践更让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动能。吴延年建议打造串联三地标志性场馆、自然景观与非遗的跨境旅游精品线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 一键式 " 服务;打造 " 粤港澳环湾自行车赛 " 等年度品牌赛事,配套 " 体育旅游套餐 " 等,推动红利长效延伸。

在专家看来,体育赛事在凝聚情感、推动规则衔接等方面有独特价值。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教授张光南称,粤港澳联合承办积累经验,为国际赛事合作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三地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区域赛事合作模式。依托这一成熟模式,三地可进一步在制度对接与国际化运作层面深化协作,持续提升区域体育赛事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 完 )

西安青年唤醒 " 千年衣冠 ":让汉服风靡日常,走向世界

半程观察:跨境赛事引关注 冷热交替增悬念

候鸟带来 " 生态流量 " 多地发展 " 观鸟 +" 融合业态

在九江,一桌 " 全鱼宴 " 藏着怎样的 " 浔味江湖 "?

" 两重 " 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

谢飞:银幕内外的追光者

美国政府,限时复活

98 元一串的糖葫芦,究竟怎么火的?

特写:他们再次近距离见证航天员平安凯旋

特写:航天员陈冬父母的三重期待

通讯:望穿苍穹,只为等你回家

评论:大陆依法惩 " 独 " 步伐持续且坚定

常见观赏鸟可以随意买卖?这些涉鸟保护误区触碰法律红线

我国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 专家提醒:警惕叠加感染

" 吊牌越做越大 " 巨型吊牌背后的电商退货博弈

冬季居家取暖,这些细节要注意

男子 3 个月体重速降 14 斤 天天一杯奶茶为何越喝越瘦?

做 " 临时家人 " 有风险,如何给陪诊师稳稳的安全感?

樊振东全运会夺金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马墩墩 " 正式发布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开通在即

闽南古建世家守艺传薪火

又是一年秋意浓 层林尽染万山红

巴西首个 " 全华班 " 龙狮团:岭南流脉 南美

安居在丹江口 " 坝首第一村 "

评论

顶部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