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潮评测 3小时前
国产手机,真的要大变样了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在的顶级供应链公司,不仅创新的技术很多,落实到量产机型上的速度还越来越快。

就好比前阵子,小米在小米 17 系列和 K90 系列,所搭载的「超级像素」屏幕。

用 1.5K 分辨率的功耗,实现 2K 的显示清晰度。

机哥实际用下来。

确实能感觉到,K90 Pro Max 的日用续航很顶。

在华星光电出手之后。

机哥看到天马不遑多让,在屏幕领域掏出了一个更新鲜的技术——全球首款集成 NFC 功能的屏幕面板。

起初机哥看到这个新登西,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毕竟手机 NFC 都发展这么多年了。

加之今年 NFC Forum 还给 NFC 发了个 " 史诗级更新 " ——连接距离从短小无力的 5mm,一举提升到 20mm。

以至于我当时对这新技术的态度,是充满质疑的——

现在的手机 NFC 也挺好用的,天马还把它集成到屏幕上图啥啊?

可当我本着好奇心,去看了下天马这 " 缝合怪 " 屏幕的特性和数值后。

好好好,打自己脸了。

屏幕和 NFC 二合一明明是好事儿啊。

要搞懂它具体有什么厉害的地方,为什么是好事。

咱们就得先从它的物理形态开始说起。

以前很多人会说 NFC 可有可无,毕竟 NFC 交通卡和门禁,都不算刚需。

可现在呢。

NFC 已经被开发出了多种 " 船新用途 "。

新能源汽车必备的 NFC 车钥匙、支付宝基于 NFC 推出的「碰一下」、NFC 核验电子票证、NFC 控制智能家居 ...

主打一个越用越方便。

这时候再说它可有可无,已经不太站得住脚了。

这趋势手机厂商们也懂,所以现在不少百元机,都开始搭载 NFC。

可由于每台手机的 NFC 线圈位置不同。

很多机友估计刚换新机,都会遇上刷 NFC 罚站的问题。

加上影像超大杯模组太厚,会进一步削弱 NFC 的感应距离。

比如机哥之前用的小米 14 Ultra。

就因为后摄模组太大,把 NFC 线圈挤占到了靠下的位置,得把手机往上怼,才能成功刷上 NFC 交通卡。

此时再把目光放回天马那「二合一」屏幕。

无论是感应范围和区域,还是说空间和设计,都解决了常规手机 NFC 硬件的痛点。

全屏的触发范围

比如说,它一整块屏幕,都是 NFC 的感应识别区域。

我们压根不用考虑,应该用屏幕的边缘还是中间去对准 NFC 设备。

因为它哪哪都是感应区域。

当然机友们可能会想到,光是感应区域变大,不一定就方便。

毕竟现有 NFC 手机或平板的连接范围,只有 5mm。

再怎么丰富的刷 NFC 场景,也无法避免要近距离「贴贴」。

基于这么个痛点。

天马也给这块新屏幕,安排了最长 3cm 的 NFC 连接距离。

超标的连接距离

这是啥概念呢?

普通人的食指宽度有 1cm 多一点,3cm 四舍五入也有个三指合并的距离。

这就意味着,如果这屏幕量产实装在手机上。

手机刷 NFC 的各种场景,体验绝对会有明显提升。

一方面,不用考虑用屏幕哪一块去对准设备。

另一方面,不用像传统 NFC 那样必须互相「贴贴」,3cm 的连接距离足以实现隔空感应。

一个比较具体的场景是——

如果我们的手机刚好放在背包,也无需专门掏出来刷 NFC。

把背包放到 NFC 设备那感应就完事儿。

更小的空间占用

NFC 跟 Wi-Fi、蓝牙、芯片和扬声器等一样,本质上都需要硬件支持。

只要是硬件,它就得占用手机寸土寸金的内部空间。

对于堆料相对没那么满的中端机来说。

多放个 NFC 线圈无伤大雅。

但如果是主打全都要的水桶旗舰。

大容量电池、大底主摄 + 长焦、VC 散热片、对称双扬声器 ... 个个都是空间占用大户。

这时候 NFC 线圈该怎么摆,放到机身那块地儿,又是一门学问。

拿小米的不同机型为例。

各种机型的相机传感器、电池大小和主板位置不同,导致 NFC 的感应位置也五花八门。

就好比 K90 Pro Max,虽然在音质上获得了史诗级提升。

但因为把顶部塞得满满当当,NFC 只能放到 Deco 下方。

有顶部中置的,有右上角的,有机身中间的,有右侧大面积的。

相比之下。

天马这套屏幕 +NFC 二合一方案,得益于结构组件的高度集成,直接省去了摆 NFC 线圈的烦恼。

由此省下来的空间,不就能给机身多堆点料了么。

比如电池多加个几百毫安时、扬声器换成底子更好的硬件、主摄换成个更大底的传感器。

属实是圆梦大师,让水桶机更水桶,更轻薄机更均衡。

当然,这套技术肯定不仅限于手机平板使用。

比如地铁和公交闸机搭载这屏幕的话,就不用把设备搞得那么 " 傻大粗 ",满屏的 NFC 感应面积,也能让咱们刷公交卡更顺畅。

总之技术是有了,样机也在几个月前亮相过。

就看后续哪些厂商先出手,顺手把传统 NFC 干掉,留更多空间堆料。

机友们也别觉得这事儿很遥远。

这年头,果子能很激进地造出 iPhone Air,小米也能给手机背面装一块大背屏。

只要足够新鲜,又有实用性。

总有厂商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