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3小时前
“打死不用AI”的陀螺,拍了一部“人造人”电影,让人忍不住落泪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文 | 极客电影 Geekmovie,作者 | 老羊,编辑 | 羊羊、小小树

在院线电影萧条的这几个月,有影迷抱怨与其进电影院被新片折磨,同样的时间还不如用在重温经典上。

奥斯卡最佳导演吉尔莫 · 德尔 · 托罗(以下简称 " 陀螺 ")在创作上,似乎也和这些影迷不谋而合。

但他不是重温,而是重塑。

继《玉面情魔》与《匹诺曹》之后,这位全世界最痴迷怪物的导演,终于将镜头对准了他魂牵梦绕的文学经典:玛丽 · 雪莱在 1818 年创造的 " 科幻鼻祖 "《弗兰肯斯坦》。

△   " 经典改编狂人 " 陀螺终于对玛丽 ·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下手 " 了

这绝非又一次对经典形象的简单复刻。陀螺抛弃了深入人心的 " 西装钢钉 " 造型,回归原著中更具悲剧色彩的流浪汉形象,并以他标志性的哥特美学和实景搭建,为这个古老故事注入了惊心动魄的血肉与灵魂。

影片的核心不再是警惕失控的科学,而是转向一个更普世、更痛彻心扉的主题:为人父母的失败。

通过重构维克托与其创造物之间 " 叶公好龙 " 式的父子关系,以及雅各布 · 艾洛蒂那融合了 " 暗黑舞踏 " 的颠覆性表演,陀螺深刻探讨了何为创造,何为抛弃,以及在一个缺乏倾听与宽恕的世界里,怪物与人究竟由谁来定义。

△   陀螺通过重构维克托与其创造物之间的父子关系来探讨影片主题

故事之外,美术一直是陀螺电影最大的看点。

故事设定在 19 世纪中叶的欧洲,无论是场景、服装、摄影和画面调色,都有着一种古典主义的美;无论是维克托的实验室,还是安德森的轮船都是实景搭建,而非绿幕 +CG 合成。

陀螺曾在公开场合高调喊话 "Fuck AI",他身体力行,《弗兰肯斯坦》就是一次 " 传统手工打磨电影 " 的复兴。

△   陀螺拍摄《弗兰肯斯坦》时不但拒绝 AI,甚至尽量少用任何 " 高科技 "

这无疑是一部为大银幕而生的作品。但讽刺的是,如今的好莱坞只有流媒体老大 Netflix 肯为它砸下重金。

虽然全球只有极少数观众有缘在影院欣赏这部电影,但陀螺在这部电影中贡献了自己作为电影人能拿出的全部诚意。

《弗兰肯斯坦》Netflix 上线首周,在英语电影榜单上以 2910 万的点击量荣登榜首,并在 93 个国家跻身前十,其中 72 个国家更是荣登榜首。

目前影片在烂番茄的新鲜度为 85%,爆米花指数 94%;IMDb 评分 7.6 分。影片虽然文艺,但并非曲高和寡。

△  《弗兰肯斯坦》烂番茄的新鲜度为 85%,爆米花指数 94%

是时候放下手机,静下心来,仔细地品味一部电影了。

01 200 年前的 " 爆款 IP",为何让陀螺念念不忘?

在 2017 年凭借《水形物语》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陀螺导演便一头扎进翻拍和重制经典的事业中去。

2021 年翻拍 1947 年经典黑色电影的《玉面情魔》,2022 年用停格动画的模式执导童话经典《匹诺曹》,并夺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   陀螺在 2021 年翻拍经典黑色电影《玉面倩魔》

2025 年他把目光瞄准科幻小说的鼻祖——玛丽 · 雪莱 1818 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又名《科学怪人》。

△   玛丽 · 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早已成为电影灵感的宝库

雪莱的这部小说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影响非常大,1818 年首度出版后,市面上出现大量续写、致敬的出版物。

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在英语中也有了 " 毁灭创造者自己之物 " 的含义。

从 1910 到如今,好莱坞就推出超过 30 个不同版本的弗兰肯斯坦电影,最著名的无疑是 1931 年环球影业出品,詹姆斯 · 惠尔执导的《科学怪人》以及 1935 年的《科学怪人的新娘》。

△  《科学怪人》(上)和《科学怪人的新娘》(下)几乎定义了大家对弗兰肯斯坦形象的想象

由波利斯 · 卡洛夫扮演的怪物西装 + 钉子的造型可谓深入人心,被后世无数作品模仿,也包括了鸟山明《龙珠》中的人造人 8 号。

△   鸟山明《龙珠》中的人造人 8 号(左),借鉴了弗兰肯斯坦的经典电影造型

陀螺导演差不多是电影界最著名的怪物电影迷,也是 1931 年版《科学怪人》头号粉丝,从《地狱男爵》《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也能看出他的创作偏好。

△   陀螺本人是一位收藏家,家里摆满各种弗兰肯斯坦相关的雕塑、画像

这一次,陀螺终于有机会用摄影机展现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形象,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02 身高 1 米 96 的美男子,如何演出最心碎的怪物?

首先,在怪物形象设计上,陀螺这一版彻底和西装插钢钉划清界限,回归到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形象,19 世纪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多数采用这样的形象。

和玛丽 · 雪莱的原著一样,这一版《弗兰肯斯坦》采取的也是三重视角的叙述。

1857 年,一艘前往北极探险的丹麦船只受困于浮冰之中,安德森船长和船员发现并救起了身负重伤的维克托 · 弗兰肯斯坦男爵。

随后他们遭到一名具有超人力量和再生能力的怪物的袭击,怪物要求船员交出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向安德森船长讲述了自己创造怪物的过往,以及如何会沦落到现在的境地。

维克托出身瑞士的贵族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医生,母亲因生育弟弟威廉时难产去世。

由于威廉有着和父亲一样的金发,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儿子。

维克托则常年遭受父亲的虐待,加上对亡母的深切怀念,他立志要征服死亡,并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但极度傲慢的外科医生。

△   查尔斯 · 丹斯在片中饰演维克托的父亲,性格和 " 权游 " 中的泰温 · 兰尼斯特一样让人窒息

在军火商哈兰德的资金支持的协助下,维克托有一天利用阵亡士兵的尸体,并在闪电的帮助下,终于做出了一个怪物。

故事开始矛盾冲突频发,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怪物,维克托称他为儿子。但对这个怪儿子,他却保持一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态度。

△   奥斯卡 · 伊萨克饰演维克托内心充满矛盾,为人父和为人子都让他痛苦

可能是当年被父亲冷暴力对待,对于这个创造出来的怪物,维克托潜意识认为不可控,用铁链将其囚禁在地下室,颇有点 " 叶公好龙 " 的意味。

身高 1 米 96 的雅各布 · 艾洛蒂扮演的怪物,可以称得上是他生涯最佳表演。

一方面雅各布俊俏的面容被每天 10 个小时的化妆给掩盖,让观众不得不集中在怪物的角色上。

△  《亢奋》男星雅各布 · 艾洛蒂为这个角色牺牲不少

另一方面,在陀螺的调教下,雅各布 · 艾洛蒂通过学习日本 " 暗黑舞踏 ",他的肢体表演确实冲击力十足。

△   日本暗黑舞踏是一种融合日本传统舞踊与西方现代舞的反叛性艺术

虽然赶不上《水形物语》《地狱男爵》《潘神的迷宫》中的老搭档道格 · 琼斯,但已经足够惊艳。

△   演员道格 · 琼斯与陀螺合作多次,《水形物语》中的两栖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好玩的是,2009 年陀螺在筹备《弗兰肯斯坦》时,就找过道格 · 琼斯拍过测试片段。

只可惜环球影业让汤姆 · 克鲁斯、约翰尼 · 德普、哈维尔 · 巴登开发 " 暗黑宇宙 ",陀螺的这个项目被搁置。

" 暗黑宇宙 " 只拍了一部阿汤哥主演的《木乃伊》就宣告失败,这就是后话了。

△   " 暗黑宇宙 " 只拍了一部阿汤哥主演的《木乃伊》就宣告失败

2023 年陀螺和 Netflix 签订多年合作协议,属于自己的《弗兰肯斯坦》复活。

2025 版遵循原著的故事底色,时间设定在 19 世纪中叶的欧洲,无论是场景、服装、摄影和画面调色,都有着一种古典主义的美。

美术一直是陀螺电影最大的看点,电影中无论是维克托的实验室,还是安德森的轮船都是实景搭建,而非绿幕 +CG 合成。

应该说《弗兰肯斯坦》为大银幕而生的作品。

但讽刺的是,如今的好莱坞只有流媒体老大 Netflix 肯为他砸重金,至少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除了少数美国观众,全球大部分影迷都只能在电视机前欣赏。

03 " 从此我们都算是人了 ":一句台词为何让人泪目?

片中也有不少细节和原著有着区别,尤其是配角的更改,注入了陀螺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原著中父子关系并没有太过紧张,陀螺在电影中让维克托和父亲决裂,为了对比维克托和怪物之间的 " 父子关系 "。

另外一个重大更改就是维克托的新娘伊丽莎白。

△   经过陀螺的改编,男女主角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著中,伊丽莎白和维克托是青梅竹马,一直住在维克托的老宅子里。

而电影为了增加戏剧性,把伊丽莎白设定为弟弟威廉的未婚妻,被维克托 " 横刀夺爱 "。原著中,威廉只是个幼童。

小说中,伊丽莎白在被怪物杀害前,几乎没见过对方。怪物杀害新娘伊丽莎白和威廉,纯粹是为了报复维克托对他的抛弃。

没错,小说中怪物被创造出来后不久,维克托就逃离了。

陀螺的这版电影中,伊丽莎白在怪物诞生之初就有了接触,对怪物有着怜悯之情或者说是母性的温暖,让维克托都生出:" 你是不是被怪物给迷住了?" 的提问。

△   伊丽莎白对怪物有着怜悯之情

怪物在伊丽莎白眼中是个新生的孩子,而在维克托则是不受控的创造物。

伊丽莎白和维克托在电影中的对抗并不局限于此,伊丽莎白在小说中只是维克托安静的堂妹,而在电影中她自主性极强,她对维克托的为人处事既欣赏,同时又质疑。

在过往陀螺的电影中,女性角色一直非常突出。无论是《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孩奥菲利亚,还是《水形物语》中的哑女艾丽莎,甚至《环太平洋》的森麻子,都会对主线剧情有着情感上的推动。

△   从左至右:《潘神的迷宫》奥菲利亚,《水形物语》艾丽莎,《环太平洋》森麻子

在陀螺的《弗兰肯斯坦》中,伊丽莎白既是维克托死去的母亲的替代,也是怪物的人性启蒙者之一。

因此电影中伊丽莎白的死,被更改为:维克托要杀死怪物时,伊丽莎白无意中挡下了那颗子弹。

怪物被维克托带到这个世界,没有被创造者当成人,它的存在就是悲剧。

在维克托认为无法控制这个怪物后,电影中他烧毁了试验的庄园,试图让怪物在火中丧生。

△   维克托烧毁了试验的庄园,试图让怪物在火中丧生

怪物幸存之后,逃到森林中德拉西家的磨坊中躲藏。

在那里,他看到偷袭羊群的狼被人类给猎杀,自省道:狼并不憎恨羊,人也不憎恨狼,但相互之间的暴力冲突无可避免。这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则,你作为猎物被猎杀,只是因为你的身份。

可能是老天爷的眷顾,德拉西家那个眼睛看不见的爷爷,给了怪物另外一份人性启蒙。

上述这大段故事显然是陀螺对 1935 年《科学怪人的新娘》的致敬。

在电影的后半段,怪物抱着垂死的伊丽莎白来到山洞,伊丽莎白突然说出她对爱情的理解。

△   伊丽莎白身着婚纱,死于山洞中,这给了弗兰肯斯坦巨大的打击

陀螺一直就想将《科学怪人》和《科学怪人的新娘》进行翻拍,和 Netflix 合作的这个版本他将两个故事合二为一。

电影中的伊丽莎白不仅唤醒了怪物的人性,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 " 新娘 "。

电影的结尾,在维克托临终前得到了怪物的宽恕,说出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句台词:从此,我们俩都能算是人了。

没错,陀螺的《弗兰肯斯坦》讲述的就是 " 人造人 " 的故事,核心的落点还是 " 人 "。

在他看来,故事的主题是为人父母的失败,而非对科学的滥用。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