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欧盟委员会昨日(11 月 19 日)公布一项提案,拟全面改革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并推迟《人工智能法案》的部分条款,希望通过放松监管、促进创新,来提升欧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IT 之家援引博文介绍,欧盟昨日公开《数字综合监管提案》(Digital Omnibus Regulation Proposal),文件编号为 COM ( 2025 ) 837,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环境,目标系统性简化欧盟现行的数字领域法规体系。

提案的核心举措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性修订,调整现有的大量数字法规。这些修订并非颠覆性重构,而是侧重于优化具体条款、消除冗余规定以及统一模糊标准,从而降低法规的复杂性,其目的是让法规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减轻各方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合规压力。
这项立法调整将直接惠及三大主体: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和公民。
对于企业而言,简化的法规意味着更低的合规成本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
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这将提升监管效率;
而对于公民,则能享受到因数字服务优化而带来的便利。
提案明确指出,其目标是带来 " 立竿见影的纾困效果 "。最终,欧盟希望通过此次立法简化,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欧盟委员会认为,一个清晰、高效且友好的监管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欧盟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竞争力的关键。
不过隐私倡导组织 noyb 发布强烈警告,称此举是在行业游说团体压力下的一次突然行动,可能颠覆欧洲四十多年来反对商业监控的坚定立场。
尽管多数欧盟成员国、欧洲议会中左翼团体以及 127 个民间社会组织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委员会依然推进了这项被视为 " 多年来对隐私权最大削减 " 的改革。
127 个民间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 欧盟必须维护来之不易的数字人权保护 ",并称拟议的变更 " 是欧盟历史上对数字基本权利的最大倒退 "。
noyb 创始人 Max Schrems 表示,这项改革是恐慌的产物,而非深思熟虑的领导力表现。

草案中最具争议的修改之一是重新定义 " 个人数据 "。提案建议引入一种 " 主观方法 ",即如果一家公司声称其 " 目前 " 无意图或无能力识别某个体,那么相关数据就不再适用 GDPR。
这意味着,像数据中介或广告行业这样大量使用假名或随机 ID 的领域,未来可能完全或部分脱离 GDPR 的监管。这种定义方式将判断数据是否属于 " 个人 " 的权力交给了公司内部,让监管机构和用户难以判断法规的适用性,从而可能导致 GDPR 在实践中无法有效执行。
另一项重大变更是为人工智能训练大开绿灯。草案提议,允许 Meta、谷歌等公司利用其平台上的海量个人数据(例如用户十多年的社交媒体内容)来训练和运营 AI 系统。
尽管草案设置了用户 " 选择退出 "(opt-out)的机制,但批评者认为这形同虚设。在实际操作中,用户既不清楚哪些公司正在使用他们的数据,也无法频繁地对成千上万个 AI 训练项目逐一提出退出请求。
Max Schrems 警告称,此举将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拱手让给美国科技巨头,助长了利用用户隐私细节进行精准操控的风险。
此外,草案还试图严格限制用户的基本权利。根据德国政府的提议,用户的 " 数据访问权 " 将被限定于纯粹的 " 数据保护目的 "。
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出于其他正当理由(如在劳动纠纷中获取工时记录,或为获得更优贷款而要求更正错误的信用评分)请求访问自己的数据,公司可以 " 滥用权利 " 为由拒绝。
noyb 机构认为这一改动明显违背了欧洲法院(CJEU)的判例,该判例明确指出用户可以为任何目的行使数据权利,将进一步削弱个人在与持有其数据的公司进行博弈时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