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潜望》
文|顾翎羽
编辑|刘鹏
一支疫苗的价格底线在哪里?
2025 年的答案是 5.5 元,这一上海生物在北京市流感疫苗采购中的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已经比一杯蜜雪冰城奶茶还要便宜。
在这一信号出现的两个月后,行业协会试图踩下刹车。11 月 19 日,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反对 " 内卷式 " 竞争,促进疫苗及其相关生物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下称《倡议》)。这份文件要求会员单位在招投标全流程中," 严禁以低于成本的报价参与竞标 ",并提出对违反者采取警告、通报批评甚至除名等惩戒措施。
中国疫苗行业打了两年的价格战后,这是行业组织首次公开对低价竞争表明立场。然而,协会的倡议或许能暂时稳定价格预期,但无法改变产能过剩的现实。目前,在供需关系变化、同质竞争加剧以及采购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疫苗行业的淘汰和出清难以停下来。
协会发声反内卷,违者严重可除名
11 月 19 日发布的《倡议》指出,会员单位应以生产经营成本与市场供求状况为定价基本依据,依法自主合理定价,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尤其是在招投标环节,协会称,坚决抵制无序低价竞争,严禁低于成本报价。如有违反,将受到全体会员的集体谴责,协会将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暂停行使会员权利直至除名等措施。

(协会倡议截图)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有 334 家会员单位,覆盖了国药集团、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万泰生物以及辉瑞、赛诺菲巴斯德等国内外主流疫苗企业。该倡议在理论上覆盖了中国疫苗市场的主要供给方。
2024 年以来,中国疫苗行业陷入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部分疫苗品种的中标价已逼近甚至低于成本。普遍认为,协会此举意在遏制日益极端的价格战。这种定价策略不仅导致企业利润受损,长期看或引发生产质量风险,不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
比奶茶还便宜,疫苗价格战 " 打一针送一针 "
2024 年以来,中国疫苗行业一直处在存量博弈中。
根据监管规定,中国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按规定接种,实行国家采购,利润较低。
二类疫苗如水痘、肺炎、流感及 HPV 疫苗等,需公民自费自愿接种,这是多数疫苗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行业竞争迅速加剧,目前几乎每个重要疫苗品种,都有十余家甚至更多企业同台竞争。
流感疫苗首当其冲。作为典型的二类疫苗,流感疫苗长期依赖居民自费接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曾长期维持在百元以上,2024 年 5 月,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通知,国药集团旗下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的产品中标价由 128 元 / 支降至 88 元 / 支。随后,华兰生物、北京科兴、金迪克等主流厂商迅速跟进,将四价流感疫苗整体价格拉至 88 元 / 支左右。
进入 2025 年,降价幅度和范围继续加深。2024 年 9 月,上海生物在浙江省集采中报出 9.4 元 / 支的价格,首次跌破 10 元大关;至 2025 年 9 月,在北京市流感疫苗采购项目中,该公司的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已进一步下探至 5.5 元 / 支。
高毛利的 HPV 疫苗也未能幸免。2024 年 8 月,沃森生物在山东省采购中将其二价 HPV 疫苗报价降至 27.5 元 / 剂,较两年前万泰生物 329 元 / 支、沃森生物 246 元 / 支的中标价,跌幅超过 90%。九价 HPV 疫苗同样面临降价压力。2025 年 6 月,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 HPV 疫苗 " 馨可宁 9" 获批上市,定价为 499 元 / 支,仅为默沙东进口九价疫苗约 1320 元 / 支的 38%。
面对国产产品的低价冲击,默沙东九价疫苗的国内独家代理商智飞生物自 2025 年 6 月起,在重庆、西安、广州等多地推出 " 打一送一 " 或 " 打二送一 " 等优惠活动,折算后单针价格降至 900 元左右,实现变相降价。
此外,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疫苗也卷入价格战。2025 年 3 月起,内蒙古、山东等地的带状疱疹疫苗价格腰斩,多地推行 " 打一赠一 "。在 13 价肺炎疫苗领域,辉瑞在国产产品的竞争压力下,已逐步退出公费市场,转向代理商运营模式。
疫苗行业供需关系变天了
价格战的背后,是疫苗行业供需关系的改变。
供给端,同质化与产能过剩是导致内卷的直接原因。过去几年,受资本追捧,大量企业涌入热门疫苗赛道,研发管线拥挤。以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为例,辉瑞曾独占市场多年。但随后沃森生物等相继获批。目前,国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 13 价肺炎疫苗超过 10 款。
类似情况遍及多数主流品种。流感疫苗领域除已上市企业外,仍有多个在研产品;狂犬疫苗生产商也已超过 10 家。这种扎堆研发现象导致产品一经上市即陷入红海竞争,企业因缺乏差异化优势,只能依靠价格战争取份额。
需求端也在承压。
智飞生物在 2025 年半年报中连续 8 次提及 " 疫苗犹豫 ",以此解释市场困境。近年来,部分公众对疫苗信任度下降,接种意愿减弱。中疾控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3 年,中国全人群流感疫苗平均接种率不足 4%,低于欧美国家通常 50% 的水平。
更长期的影响来自人口变化。随着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儿童一类疫苗市场容量萎缩,迫使原本专注于儿童疫苗的企业转向成人二类疫苗市场,如流感、HPV、带状疱疹,这一转移导致成人疫苗赛道变得拥挤,加剧了竞争烈度。
此外,虽然二类疫苗主要为自费,但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其纳入惠民工程,如免费为老人、在校女生接种。这类采购沿用了药品集采 " 以价换量 " 的逻辑,往往遵循 " 价低者得 " 的规则。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或维持生产线运转,被迫接受极低价格,进而带动了自费市场的价格下移。
药企业绩跳水,但价格战停不了
价格战的后果已充分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据《经济观察报》统计,2025 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同比下降 60%,净利润同比下降 113%。

三季度,疫苗板块业绩继续下滑。行业龙头智飞生物财报显示, 2025 年前三季度,智飞生物实现营收 76.27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66.53%;净利润亏损 12.06 亿元,同比下降 156.86%。仅第三季度单季,亏损额即达 6.01 亿元。
作为曾经的 " 疫苗茅 ",智飞生物的巨额亏损有标志性意义。其代理的默沙东九价 HPV 疫苗面临国产低价产品的冲击,推广难度加大,销售费用上涨,同时还面临存货减值的压力。
同样主营 HPV 疫苗的万泰生物同样深陷亏损。 2025 年前三季度,万泰生物营收 14.98 亿元,同比下降 23.09%;净利润亏损 1.73 亿元,同比下降 165.04%。其二价 HPV 疫苗收入在沃森生物的价格攻势下大幅缩水,而新上市的九价疫苗虽已发货,但尚处于市场导入期,且上市伊始即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未能扭转前三季度的亏损局面。而主营肺炎疫苗和二价 HPV 疫苗的沃森生物前三季度营收也是下降 19.73%,净利润下降 36.24%。
主营流感疫苗的华兰疫苗虽然流感疫苗销量增长,但受价格大幅下调影响,陷入 " 增收不增利 " 困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腰斩,下降 53.94%。主营狂犬病疫苗的成大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亦下降 50.01%。狂犬疫苗和流感疫苗属于传统自费二类苗,成大生物和华兰疫苗的财报显示出传统大单品在 2025 年面临较大的存量竞争压力。
如今,虽然行业协会发出了 " 反内卷 " 倡议,但在供需基本面未改善之前,价格战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疫苗专家陶黎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中国疫苗行业正处于 " 深寒时刻 "。一个疫苗品种有 3-4 家供应商已足够,而现状是大量企业扎堆重复建设。他认为,行业必须经历一轮优胜劣汰与兼并重组,这一过程可能持续五到十年。
面对国内市场的红海竞争,头部企业开始寻求两条突围路径。
一是走出去。 在国内增长见顶的背景下,疫苗企业加速走向东南亚、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万泰生物财报显示,其 2025 年前三季度疫苗出口发运约 1505 万支,较 2023 年提升 6 倍。
二是差异化。 简单的仿制已无利可图。康希诺在 2025 年上半年凭借国内独家的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实现业绩提振,表明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原创产品仍具有较好的盈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