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是对待结婚越来越谨慎,就连谈个恋爱都小心翼翼,甚至干脆宣布 " 封心锁爱 "。
在这种环境里,中国最爱结婚的人,可能不再是年轻小夫妻,反而是二婚、三婚的 " 老手 "。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过去 20 年,中国再婚人数占已婚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 年还不足 10%,到 2024 年已经达到 24.9%。换言之,现在每四个登记结婚的新人里,就有一个人不是第一次领结婚证了。

从地域上看,西藏、甘肃和海南等地区的再婚人数比例较低,再婚更常出现在大城市和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
北京、上海、重庆是典型例子,过去十年的再婚人数占已婚人数比例超过三成,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他们对婚姻失败的 " 脱敏 " 速度更快,也更敢重新组建家庭。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吃过婚姻的苦,却还愿意再来一次,甚至两次、三次?
一个现实的原因是,离过婚的人更清楚靠婚姻能换来什么资源,解决生活问题,知道利用婚姻制度去谋取 " 福利 "。
2025 年发表于《人口研究》的一项研究显示,再婚人群不愿再找同龄的伴侣,男性再婚更偏爱找比自己年纪小的,热衷 " 老夫少妻 " 的模式;女性再婚也同样喜欢找年轻的,比再婚男性更容易组成 " 少夫老妻 "。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40 岁之前,男的找伴侣多看能否搭伙稳定过日子,谁能帮忙照顾日常起居和家庭,就找谁。
但 40 岁之后,男性积攒到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此时再流入婚姻市场,便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老夫少妻 " 自然多了起来。
女性就不一样了,年龄是道硬门槛,等她们中年再婚,可选的对象并没有那么多。但如果她们在教育、收入或者职业上有更显著的优势,爱情就能跨越年龄的阻碍," 少夫老妻 " 的组合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再婚的人可不像初婚时那样,对婚姻还存有幻想,而是更懂得这是场交易——感情是筹码,年龄是门槛,资源是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