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并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时指出,“通过举办这场盛会,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拉紧精神纽带,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从 11 月 9 日至 21 日,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这届全运会,燃动大湾区,生动诠释体育的激情与魅力;三地同心协力、交流融合,让大湾区焕发新的光彩。今晚,本届全运会就将闭幕,这届盛会不仅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也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万千气象。

花开大湾区,潮涌珠江畔。11 月 9 日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华灯璀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盛大开幕。
这是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举,更是大湾区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幕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群众体育和体育系统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在全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以团结、奋斗、拼搏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取得超 8 项世界纪录、5 项世界青年纪录的竞技成绩;与此同时,全运奖牌各地分布更加均衡,充分体现出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的根基。2017 年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比赛项目,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已拓展到 23 个大项、166 个小项,从 2 月 20 日首场预赛开始,持续至 11 月 20 日,跨度近一年,直接报名参赛以及参与“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人数约 110 万人。全民参与、全龄友好和区域融合,点燃了全运会全民参与的热情。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羽毛球项目选手 李王晶尔:我们都跟专业运动员一样的兴奋,去享受这样的比赛的那一个瞬间,那个时刻。我参加了三届全运会,我发现群众(体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而且规格和水平是越来越高。国家在推广全民健身,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有这样的机会给我们创造平台,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本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会,更是一场促进粤港澳区域融合、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会。在港珠澳大桥上,公路自行车赛在风驰电掣中实现“一赛跨三地”,跨境“无感通关”;粤港澳三地通过联合组队,在龙舟竞渡、舞狮欢腾中深化交流;跨城观赛无缝衔接,让内地民众与港澳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舞龙舞狮项目粤港澳联队教练 梁广焯:粤港澳联合组队去参加比赛,也是一种荣幸与骄傲,通过三地运动员资格互认,包括训练资源的共享,对我们运动队的提升,也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空手道男子团体型金牌获得者 郭建恒:全运会这一次国家能够给予我们三地一起举办,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高度的重视和信任。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是一个团队走,可以走很远很远。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粤港澳三地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不搞重复建设,不新建大型场馆,90% 以上的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并在改造之初,就兼顾赛后公共使用、持续服务于市民健身的需求;同时,绿电、循环材料的广泛使用,还打造出首届“碳中和”全运会。

从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文脉,到深圳的开放活力;从香港香江之畔的都市繁华,到澳门大三巴牌坊下的中西交融,三地协同制定赛时食宿、交通、医疗等综合保障方案,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提供系列暖心服务。近 5 万名志愿者,让每一位来客宾至如归。

国际奥委会主席 考文垂:习近平主席为大湾区擘画的清晰愿景令人赞叹,而体育发展也是愿景的一部分,中国体育设施的可及性,可能是我观察到的最大变化之一。既能服务专业运动员,也能惠及社区民众,这种发展理念充满力量。
同心同行、共进共赢、筑梦圆梦。把赛道变为发展通途、以竞技汇聚融合动能,十五运会镌刻下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恢宏气象,见证着体育强国建设的坚实步伐,更激荡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交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