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小时前
1700元卖号被骗7000余元,大学生遭遇游戏账号交易连环套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IT 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央视今日报道了一起针对游戏账号交易的网络诈骗案件。事件起因于一名大学生小张在出售游戏账号过程中遭遇连环骗局,最终损失 7000 余元人民币。

小张平时在学业之余喜欢打游戏,为筹集资金更换高性能电脑,他计划出售自己的一个游戏账号。

2024 年 3 月 5 日,就在小张发布信息的第二天,他在出行的高铁上收到消息提醒,有人想花 1700 元买下游戏账号。这让小张喜出望外,因为报价已经超过他预设的 1500 元心理价位。

买家随后提出通过第三方店铺担保交易,并提供了链接。小张查看链接后,认为该店铺专营游戏账号交易,较为可靠,便同意进行交易。

交易过程中,店铺客服发来截图显示买家已付款,并指示小张将收款码发给平台客服以完成 1700 元收款。然而,平台客服声称小张信誉分不足,需远程指导操作。

后续,小张按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在指定支付平台注册小程序,将银行卡内的 7000 余元转入该程序账户 " 刷流水 " 提升信誉。

在此期间,客服以 " 资金共管 " 为由获取账户权限,并更改了游戏账号的验证手机号。最终,小张发现信誉未提升,资金被转走,游戏账号密码被修改,且买家与客服均失联,意识到被骗后立即报警。

青岛铁路警方受理此案后,通过串并案发现全国另有 8 名年轻人遭受类似诈骗。调查显示,诈骗使用的买家及客服账户均为虚拟身份,未实名注册。

警方从第三方网店线索入手,查明店铺注册人王某被一名网友以 " 租店带货涨粉 " 名义骗取控制权。资金流向追踪指向嫌疑人李某,其名下账户接收了被骗资金并分批转移至多个账户,开户人多为其同龄人。警方认定李某为团伙主谋,随后统一行动抓获李某等多名嫌疑人。

据李某供述,其受网络类似犯罪手法启发,以 " 租店带货涨粉 " 为由骗取网店控制权,并招募游戏爱好者协助 " 引流 "。嫌疑人王某担任 " 买家 " 角色,自述因曾被骗走游戏账号而意图报复他人;另一成员杨某负责制作虚假截图和链接,意图免费占有账号并获利。

IT 之家注意到,该团伙经查明共诈骗 6 万余元,而警方已挽回 5.6 万元损失,并通过游戏平台申诉找回所有被盗账号。

青岛铁路运输法院最终判决: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杨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其余嫌疑人因关联其他案件仍在调查中。

针对本案定性为诈骗罪的法律依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元轶解释,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财物交付意愿。盗窃是未经同意转移占有财物,而诈骗中受害人因受骗产生错误认识,主动交付财物。本案中,小张在交易过程中自愿转账和授权操作,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