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内参 5小时前
人均70元,年轻人把盒马当自助火锅店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年轻人去超市吃火锅

把火锅店溢价都给打下来

进入冬季,盒马、永辉等超市的 " 火锅节开锅 " 活动,正在社交平台上轮番刷屏。

盒马把现制火锅搬到活动现场,这两年流行的地方特色锅底一个都没落下,推出了非遗重庆老牛油火锅、云贵山野酸汤火锅、山茶油菌菇健康锅等新品。

此外,还有 " 城市定制 ",比如在合肥,当地销量第一的椰子鸡锅底,盒马直接来个升级版:往锅里加新鲜榴莲肉,瞬间变身全新的 " 榴莲椰子鸡火锅 "。

永辉则在现场提供包括多款地域特色锅底、蘸料、肉禽、海鲜、丸滑等在内的数十种商品免费试吃,总计超 200 口火锅同时开煮,营造浓厚的秋冬餐饮氛围。

这波高调 " 开锅 ",把 " 超市 + 餐饮 " 的模式推到了新高度,而内参君也发现——超市,早已悄悄成了打工人吃火锅的快乐老家。

冬天一到,盒马门店的火锅区坐满了顾客。从社交平台分享出来的帖子可以看到,年轻人普遍觉得,在盒马吃火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一、食材齐全,直面品质。

有人形容:" 熟食区里摆满了座位和电磁炉,素菜荤菜拼盘 39 块,想吃肉可以让员工现切,想吃虾可以去水池里现捞,你推着购物车选好食材,结完账就能立马入座吃上。"

在超市冰柜里,有各个部分的牛肉,比如潮汕五拼肉、和牛系列等均强调现切工艺,以 " 挂盘不掉 " 作为新鲜度标准。此外,熟食区有手打牛丸,海鲜区有虾和贝。还有甜品区零食区水果区甚至酒水区。火锅店比 sku?这就是一场妥妥的降维打击。

" 在盒马吃火锅,就像是吃食材无限量自助,你甚至能把皱皮菜和羽衣甘蓝涮在火锅里。吃完饭再把超市当自家客厅,溜达溜达消消食,顺便薅点试吃当餐后水果,别提有多美滋滋了。" 网友总结。

二、人均 70 元,一站式火锅服务。

与火锅店相比,超市在价格体系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多数火锅店,饮品相对单一,不外乎西瓜汁、酸梅汤。在盒马,从牛奶到椰奶,从小甜酒到柠檬茶,从高糖低糖到无糖,随便选。在超市卖几块钱的饮料,火锅店标价 12 块都算 " 照顾 "。

一般情况下,一份 200g 左右的鲜切牛肉,售价普遍在 30 元乃至更高。盒马超市里的肥牛,一公斤只要 69.9 元。透明、清楚、不玩套路,相当于火锅店一份牛肉的三分之一的价格。

有一些网友来说,在盒马吃火锅是一种更理性、更具成本意识的选择," 我和老公人均 70 块。火锅店里一瓶柠檬茶能翻三倍卖,但在超市里吃火锅主打一个源头采购,价格不说多便宜,最起码透明合理。"

此外,与在家自行准备相比,超市的便利性同样显著。

锅底为即开即用,肉类分装整齐,蔬菜无需清洗,碗筷已经消毒完毕,电磁炉、电费均由门店承担。消费者只需完成选购,结账后即可直接入座开吃。用餐结束后,剩余食材随时可以打包带走,整个过程高效、简洁、无负担。

几乎所有超市都在做餐饮

餐饮人迎来 " 降维打击 "?

从行业潮流来看," 超市做餐饮 " 正在从点状探索进入体系化推进阶段。

1、几乎每家超市都在做餐饮,且从边缘业务变成标配业务

过去,超市的主业就是卖商品,餐饮区顶多算个配角:摆几个档口、卖点熟食,目的无非是延长顾客停留时间,顺带带来点连带消费。

但现在完全变了。超市做餐饮,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每家门店的必选项。

全国一大批连锁都开始明显加码:河南的胖东来,淘小胖,华豫佰佳,鲜风生活;湖北的雅斯;河北的郑兆丰;山西的开心大集;辽宁的开心农场;陕西的成山农场等商超,都在将熟食加工、烘焙、海鲜集市、面点等进行升级,实现现做、现卖。

今日,西北首家社区 " 餐超 " 店亮相,是西安农投生鲜直供新一代门店,这个社区超市干脆把餐饮和卖菜彻底融在一起,想买菜做饭的直接买菜回家做饭,不想买菜做饭的直接在店里就餐。

左侧进门是 " 邻里食堂 ",主打 " 新鲜 "、" 安全 " 和 " 实惠 ",所有饭食现场制作,右侧进门可以看到 " 社区菜店 ",挑菜、买菜一气呵成。

这种 " 进来就能吃、转身就能买 " 的模式,正成为越来越多超市的新标配。

2、从做某一品类,到做全品类,超市对餐饮的介入全面深化

早期超市做餐饮,通常只涉及某一品类,例如:卤味、盒饭、炸物、关东煮等等,这些都是 " 小品类试水 ",低门槛、低风险。

但现在,超市涉足的餐饮品类已经全线打开:火锅、自助烤肉、手工糕点、现制甜品、煎炸档、现炒档、海鲜加工、日料、轻食、咖啡 …… 几乎覆盖一个餐饮街区的全部品类。

更重要的是,像盒马、永辉、胖东来这样的新零售企业已进入 " 全品类深耕 " 阶段。

洛阳一家名叫 " 易合仓 " 的超市在小红书爆火,其餐饮类占到了实际经营面积的 50%,被安置在卖场最中心区位的 8 个餐饮岛,成了整个易合仓的流量洼地。

其中有 6 个小型餐食岛和 2 个大型长椭圆餐食岛,包括小吃岛、烧烤岛、寿司岛、麻辣烫岛、热菜岛、面点岛、炸食岛和海鲜加工区。

从项目上看,涵盖了烧烤、快餐小吃、本地小吃、外地特产、烘焙甜品、鲜炒菜品,还引进了品牌餐饮张亮麻辣烫。这种大规模的餐饮占比在传统超市中极为罕见。

在餐饮品类规划上,不仅引入本地特色小吃如顾县肉合、洛阳涮牛肚,还引进外地特产如上海荠菜馄饨、潮汕牛肉粿条。此外,餐食岛每月还保持 4-6 个单品更新,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也会进行调整。

超市和餐饮都在互相抄作业

实际上,餐饮也在抄超市的作业,把零售的便利性和餐饮的体验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福建地区爆火的朱富贵,把每一家门店打造得像超市一样,产品陈列以及定价,方方面面都像超市经营一般。尤其在价格策略上,朱富贵的系列产品大都在 5-22 元,还模仿起超市折扣模式。

还有烤肉便利店,小份生肉放在托盘中,或采用真空密封包装袋,在开放式冷冻货柜中排开。让顾客自选产品、小料、粥品等。与此同时,门店还降低了客单价。传统的自助模式仅支持到店就餐,但在许多烤肉便利店,即使吃不完,消费者也可以直接买肉带走。

对于消费者来说,超市 + 餐饮有着两个极为重要的优势。

一个是性价比。超市长期建立的生鲜供应链能力,正在被转化为餐饮竞争优势。规模化采购让食材成本更低。当这些供应链资源直接用于火锅、熟食、热食等现制业务时,食材成本天然比火锅店、正餐店更低。以牛肉、海鲜、蔬菜为例,超市的采购价往往能比餐饮店低 20% — 40%。

一个是情绪价值。超市更轻松、不设门槛。餐厅有社交压力:排队、等待、低消、配套收费或多或少都让消费者产生负担。而在超市吃饭:可以一个人吃,不会 " 被关注 "; 价格透明; 吃完顺便买点生活必需品,一举多得。 年轻人把这种状态形容为: " 松弛、自由、不被打扰。"

这种互相抄作业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核心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 " 吃 " 或 " 买 ",他们希望在一个空间里完成更多需求。

未来,餐饮和零售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谁能更好地融合便利性、体验感和性价比,谁就能抓住消费者的心。

评论
million_huang
1小时前
地方太小了,没有环境。其实可以另外租一层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