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5 日
辟谣:无人快递车 " 吵架 " 为 AI 合成配音
详情:近日,网络上流传多个 " 无人快递车吵架 " 的视频片段,视频配音主要内容有:" 让一下,向右让一下 "" 你不认识字 "" 听不懂人话 "" 你有没有驾驶证 "" 有人吗?请帮帮我,我出不去了 "" 退!退!退!" 等。经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查证后得知,该类型视频中的 " 吵架 " 声音均为 AI 后期合成,并非无人车真实播报系统发出。无人车运营有严格规范,配备后台实时监控与异常干预机制,遇拥堵或故障会及时处置,不会存在 " 吵架 " 的场景。此类 AI 合成声音混淆真实运营情况,不符合真实道路通行中的沟通逻辑,对大众造成了严重误导。(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谣言:江苏连云港景区 "2025 年 12 月 1 日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面向全国免费 "?

真相:近期,网传连云港景区 "2025 年 12 月 1 日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面向全国免费 "。经向连云港文旅部门核实,该信息不实。" 连云港市文广旅局官微 " 微信公众号 2025 年 11 月 21 日发布的《连云港最新景区门票优惠政策来啦!》中提到,近期,连云港市旅委办已出台 "1+1+N(1 个 " 免费开放月 "、1 个 " 免费开放周 " 及不少于 5 天的 " 免费开放日 ")+ 淡季优惠 " 的组合式景区门票政策。这项政策覆盖全年,各景区实行 " 错峰免费 "" 淡季优惠 "" 月月惊喜 " 的精准惠民新玩法,避免以往免票集中在淡季,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游览体验不佳问题,让游客在任何季节都能享受免费观景和舒适的旅游体验。(来源:@连云港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
误区:咖啡、茶叶开封后要放进冰箱保存?
真相:这种做法不可取。咖啡、茶叶开封后不建议直接放进冰箱保存,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影响风味甚至导致串味。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咖啡粉、咖啡豆及已开封的茶叶表面布满微小孔隙,且含有天然油脂(如咖啡中的绿原酸、茶叶中的萜烯类物质),这些结构使其具有强吸附性。冰箱虽能保鲜,但属于密闭环境,内部混杂着蔬菜的青草味、水果的甜香、剩菜的油腥味等多种气味分子。开封后的咖啡或茶叶长时间处于其中,孔隙会主动 " 捕捉 " 周围异味并附着在表面,导致原本好好的咖啡或茶叶混入奇奇怪怪的味道。
其二,冰箱冷藏室温度通常在 0-5 ℃,而室温约 20-25 ℃,每次取出时,低温的咖啡 / 茶叶会因接触暖湿空气迅速脱水(表面水分蒸发),同时内部可能因温差产生冷凝水;再次放回冰箱时,水分又会在低温下凝结。这种反复的 " 脱水 - 吸水 " 循环会破坏咖啡豆的细胞结构(如咖啡粉的疏松度)和茶叶的纤维组织,导致风味物质(如咖啡的果酸、茶叶的茶多酚)加速挥发或氧化,最终冲泡出的饮品会变得寡淡或出现 " 水闷味 "。
已开封的咖啡、茶叶应密封存放在阴凉避光处,避免与异味源接触;若需短期保鲜(不超过 1 周),可选择密封后冷冻(-18 ℃以下),但需注意:冷冻仅延缓氧化,无法完全阻止风味流失,且取出后需彻底复温至室温再开封,减少冷凝水影响。(来源:" 科学辟谣 " 微信公众号)
关注: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联合约谈 18 款小众通联 APP 运营主体
详情:近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依法联合约谈 18 款小众通联 APP 运营主体,通报其存在的涉诈风险,责令限期整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三部门提出明确管理要求。一是全面落实实名制。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二是完善监测识别机制。对利用其服务从事涉诈支持、帮助活动进行监测识别和处置,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立即重新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三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反诈内部防控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四是加强反诈宣传提示。在 APP 注册、使用环节的显著位置,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加强反诈宣传,提高用户反诈意识。同时,完善用户投诉通道,及时受理处置用户举报。(来源:" 北京网络举报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