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化论 1小时前
考研报名人数“三连降”,什么信号?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三年减少 131 万人

教育部网站 11 月 24 日消息,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 2025 年 12 月 20 日至 21 日举行。据统计,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 343 万。这也意味着,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已实现 " 三连降 ",三年合计减少 131 万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 年和 2022 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 377 万人和 457 万人,2023 年增至 474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降至 438 万人,较上一年减少 36 万人。2025 年,考研报名人数进一步下降至 388 万人,较上年减少 50 万人。而与 2025 年相比,2026 年的报名人数又减少了 45 万人 。

解读:此前一段时间里,随着研究生扩招,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自 2016 年至 2023 年保持 " 八连增 "。而据业内人士观察," 回顾本世纪研究生招生历史,报名人数连续三年显著下跌是第一次出现 "。这也意味着," 考研热 " 出现关键转折。

考研报名人数为何减少?一个主要因素是对许多人而言,读研的性价比和回报率下降。

根据麦可思《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毕业生选择读研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根据 2023 届读研群体数据,分别有 48%、45% 的毕业生因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读研。

但伴随研究生规模的显著增长,研究生学历不再是 " 稀缺资源 "。在一些人看来,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如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说," 卷学历 " 的问题虽然依旧存在,但 " 卷学历 " 的性价比在急剧下降。" 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比本科毕业生好,研究生学历贬值、‘高学历低就业’,迫使大学生不能再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培养自己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比一纸高学历更重要。"

而 " 考研大军 " 逐步回归理性的另一面是,考公考编仍在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2026 年国考共有 371.8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98 ∶ 1。对比 2025 年国考,共有 341.6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86:1。

与此同时,近年职业本科高校也迎来 " 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 " 现象。一些可以上普通高校甚至可以上名校的考生选择职业本科,很大程度上看重的也是技能所带来的就业确定性和安全感。

评论
February_wechatUser
45分钟前
好事,市场化的自动调节。盲目扩招本身就是高校的短视,浪费的是整个社会的资源,毁掉的是一代年轻人的幸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