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1小时前
暴跌40%!软银成为“OpenAI链”风向标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随着投资者对人工智能过高估值的担忧加剧,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出现新的变数,软银集团的股价已成为衡量市场对非上市公司 OpenAI 信心的关键指标。这种紧密的联动效应,正让这家日本投资巨头为其在 AI 领域的巨额押注付出代价。

自 10 月底以来,软银股价已从高点暴跌约 40%,市值蒸发超过 16 万亿日元(约合 1020 亿美元)。此轮抛售的核心催化剂,是市场对其主要投资对象 OpenAI 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感到不安,尤其是在 Alphabet 发布了备受好评的 Gemini 3.0 模型之后。

然而,正是这种对 AI 行业的深度敞口,在不久前曾为软银带来巨大利好。凭借其在 OpenAI 投资中录得的 146 亿美元未实现收益,软银在第二财季意外实现了 2.5 万亿日元的净利润,一度有望创下公司史上最高的年度利润之一。但如今,同样的敞口也使其在 AI 行业风吹草动时变得异常脆弱。

这轮暴跌将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的激进策略置于聚光灯下。他正准备加倍押注 OpenAI 及其支持性基础设施,试图将软银打造成由 OpenAI 主导的 AI 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参与者。然而,市场的剧烈反应表明,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这场豪赌的风险与回报。

成也萧何:与 OpenAI 的深度捆绑

软银的命运与 OpenAI 的估值和市场地位已密不可分。分析认为,软银股价近期的急剧下跌,更多地反映了其对 OpenAI 的敏感性,而非对整个 AI 市场的普遍疲软。自谷歌 Gemini 3.0 上周发布以来,软银股价已下跌 24%,凸显出市场对竞争加剧可能冲击 OpenAI 宏伟增长目标的担忧。

这种关联性源于软银巨大的财务承诺。公司仍需在 12 月向 OpenAI 支付 225 亿美元,这是其承诺的 320 亿美元总投资的一部分。分析师 Kirk Boodry 和 Chris Muckensturm 指出,假设这笔投资完成,并且 OpenAI 的估值达到 5000 亿美元,软银持有的股份将占其净资产价值的 20% 以上。这一预期曾在 8 月至 10 月间推动软银股价飙升,而现在则成为其股价逆转的主要原因。

市场对 AI 相关公司估值过高的担忧持续发酵。本月早些时候,当被问及该行业是否存在 AI 泡沫时,软银首席财务官 Yoshimitsu Goto 坦言他无法判断。这位与孙正义一同经历过多次繁荣与萧条周期的管理者表示:

" 这是事后才能确切知道的事情。"

Alphabet 旗下谷歌推出的 Gemini 3.0 被视为 OpenAI 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其正面评价直接引发了投资者对 OpenAI 能否维持其领先地位的疑虑。

孙正义的豪赌:押注 AI 芯片与基础设施

孙正义的目标远不止是成为 OpenAI 的财务投资者。他正通过一系列并购和投资,构建一个完整的 AI 生态系统。为此,他已出售软银在英伟达和甲骨文的股份以筹集资金。

孙正义坚信,未来的设备需要高能效的 AI 芯片,因此他正大举买入 AI 芯片设计公司。目前,软银持有芯片架构巨头 Arm 近 90% 的股份。近期,软银还完成了对美国服务器处理器制造商 Ampere Computing LLC 价值 65 亿美元的收购,后者是 Arm 的客户之一。此外,软银还计划以 54 亿美元收购 ABB Ltd. 的机器人部门。

不过,这一芯片战略并非没有挑战。Asymmetric Advisors 的日本股票策略师 Amir Anvarzadeh 指出,市场忽视了开源架构 RISC-V 在 AI 芯片核心设计中日益增长的渗透率,甚至英伟达也在采用它。

市场分化:AI 概念股 " 普涨 " 时代结束?

软银的股价波动也折射出 AI 投资逻辑的转变。大和资产管理(Daiwa Asset Management)首席策略师 Kazunori Tatebe 表示:

" 对 AI 相关股票不加选择的买入阶段已经结束,未来的筛选将变得更加严格。"

市场开始出现明显分化。有报道称 Meta Platforms Inc. 计划使用谷歌的 Gemini AI 芯片,这一消息对英伟达的业务构成了担忧,也使其日本供应商的股价承压。例如,作为英伟达芯片基板的主要供应商,Ibiden Co. 本周股价下跌了约 4%。

与此同时,另一些公司则从中受益。Toppan Holdings Inc. 本周股价上涨约 11%,部分原因在于市场认为该公司作为与谷歌合作设计 AI 芯片的博通(Broadcom Corp.)的主要业务伙伴将获得利好。日生资产管理(Nissay Asset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师 Maito Yamamoto 认为,像 Advantest Corp. 这样的日本芯片设备制造商也可能受益。这表明,投资者正从追逐单一的 AI 领导者,转向更精细地评估整个产业链中的赢家和输家。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