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2小时前
全球治理需要更多“南方”力量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由南方国家举办的两场重要多边国际会议吸引全球关注,分别是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和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个别国家缺席甚至抵制的情况下,主办国与各国代表达成系列成果,共同发表重要文件,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 " 南方 " 力量,为全球凝聚共识贡献 " 南方 " 智慧。

通过主动设置议题,这两场重要的国际活动成为全球南方国家高光时刻,凸显全球南方国家对全球性议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气候变化大会的东道主,巴西特意选择 " 亚马孙门户 " 贝伦作为主办地,并临时迁都至此,彰显了办好活动的坚定决心。今年 COP30 大会正值《巴黎协定》签订 10 周年,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 " 十字路口 ",巴西推动大会聚焦落实承诺,避免空谈,围绕气候适应、气候补偿等全球南方国家普遍关注的议题进行充分讨论。约翰内斯堡峰会则是 G20 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意义非凡。本次峰会主题设定为 " 团结、平等、可持续 ",把非洲国家的发展诉求、独特视角和解决方案直接置于全球治理改革进程的聚光灯下。

当前,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南北鸿沟、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难以为继,全球南方要求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制度性权力的呼声更为迫切。这两场多边活动中,美国的两把 " 空椅子 " 格外刺眼。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累计排放国和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单边主义行径与国际社会主流背道而驰。但是,两场峰会均达成重要政治文件,表明公道自在人心,美国单边主义策略难以见效,加强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历史潮流不可动摇。

目前,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虽有成效,但距离目标仍有差距。过去 10 年,各国的气候行动与国际合作防止了更糟的气候情景,但要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温控目标仍面临挑战。二十国集团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 83% 的国家符合世界银行对 " 高度不平等 " 的定义,南北方之间在财富、贸易、资源及教育方面存在巨大落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球仍有近 7 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面对这些全人类共同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必须依靠各国协调行动。无论是气候治理还是经济治理,在全球南方国家扮演更加重要角色的同时,北方国家也理应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各方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才能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与可持续的全球发展体系,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言)

(责任编辑:冯虎)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