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2小时前
金山办公与钉钉、飞书进入正面战场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创立 37 年的老牌办公软件旗下企业级办公品牌 WPS 365 迎来关键转折点,日前宣布正式向一站式 AI 协同办公平台全面转型。

在 AI 全面爆发的的时代,为何成为一家一站式的协同办公平台被提上如此高的战略位置?

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在发布会上直言,AI 办公时代最大的不同,是能够把以前散乱在企业里面每个员工电脑里的文档,每一个消息和邮件,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把它变成对企业有价值的知识,而当 AI 来驱动企业运转的时候,"未来的办公软件就是知识的容器"。

同时,在企业 AI 办公整个新的范式下,未来人跟机器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员工永远在创造新的知识,创造新知识会驱动新的数字化员工。所以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点,数字员工是未来 AI 办公最好的交互方式;第二点,数字员工会参与企业数字化经营活动全流程。"

这一判断指向传统办公软件的局限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孤立的文档、割裂的沟通工具和沉睡的企业数据,正成为组织效率提升的最大障碍。由此,WPS 365 的此次升级核心体现在三大维度:

全域数据整合首次实现文档、会议录音、聊天记录、邮件附件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全域接入。

知识治理能力将分散数据提炼为结构化知识图谱。

数字员工落地覆盖研发、销售、HR 等 12 个核心业务领域。

从功能上来看,WPS 365 已经补齐了一家 " 协同办公平台 " 的能力,更需要关注的是,相比于钉钉和飞书,这家老牌办公软件的是否真的打开了新边界,是否能够如期获得新增量。

能力边界

在协同办公赛道的竞合格局中,产品根基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玩家的能力边界。

对于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的打造,金山办公的核心切入点是利用文档出身的优势,拦截企业高密度知识的生成环节解决市面产品知识生产与流动割裂的问题。合同、研发报告、财务分析等高密度知识载体,天然在 WPS 的生态中完成创作,这使平台能深度参与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创造环节。

相较之下,钉钉飞书等产品架构以沟通为起点,更多承载通知、审批、即时消息等碎片化信息传递需求,二者在知识管理的深度上形成显著分野。

金山办公高级副总裁王冬分析认为,办公场景的核心矛盾在于知识的生产与流动环节割裂——市面多数产品仅侧重沟通部分,导致文档与沟通系统分离,AI 数据不全且二次处理成本高;而金山办公同时覆盖文档处理(知识生成环节)和日常沟通(知识流动环节),能从源头解决这一矛盾。

客户群体的分层选择构成另一个维度的差异。金山办公当前聚焦的能源金融、高端制造等大型企业客户,对数据主权、知识沉淀、国产化适配有着刚性需求。

中集集团、中船动力等案例显示,这类客户更关注研发文档的版本追踪、跨部门知识协同、复杂权限管理等深度功能。而钉钉等通过免费策略快速渗透的中小企业市场,则更侧重考勤打卡、流程审批等标准化组织管理工具。

"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更多地愿意去多做一些,我们内部叫‘ TOE ’,就是 to effective。" 王冬说,即对个人对中小企业来讲,尽量地提高做表格、写文档的效率,"但不太会倾向于去做打卡、发工资这类组织化的事情,这个可能是一个不同的点"。

全域国产化能力的深度布局形成第三重差异化壁垒。依托与华为鲲鹏、海光等国产算力平台的深度合作,金山办公已构建起从芯片层到应用层的全栈国产化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在金融、高端制造等关键行业尤为重要。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其通过 WPS 365 实现了集团与子公司间差异化的安全策略管理,子公司间数据隔离、跨部门协作权限灵活配置,甚至支持 " 聊天信息不可见 " 的极端安全场景,所有数据处理均在私有云内完成。

增量在哪儿?

"WPS 客户非常广泛,还有很多没有建设一站式办公的客户,这是增量主体。" 王冬表示。如其所说,在存量客户价值挖掘上,ToB 大客户的 AI 改造需求正释放巨大潜力。

王冬用 " 无 AI 不项目 " 形容当前大型企业的采购趋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今天无 AI 不项目……有些客户可能是从零起步,但无一例外的共性就是一定要有 AI,这个已经变成了一个入门级的东西。并且有效地驱动我们的增长。"

这种需求转化直接反映在业绩上,2025 年前三季度 WPS 365 营收同比增速超 60%,其中高端制造、医药研发等行业的付费意愿尤为突出。

中船动力流程数字化中心副主任朱跃斌透露,中船动力作为船舶动力领域链主企业,通过文档中台统一管理全流程非结构化文档,员工查找文件从数小时缩短至 5-10 秒,实现分级分权安全管理,沉淀动力知识体系。

" 这种非结构化数据能够形成数据的燃料,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现在已经成为可能。" 朱跃斌说。他指出,借助 AI Docs 等工具,企业可将沉淀的文档转化为知识,激活原本未被重视的高经验员工产出内容,帮助新员工开展工作,这一过程正是将私域数据转化为 AI" 燃料 " 的实践。

章庆元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如果说 AI 是企业发动机,那么知识就是发动机的燃料。" 比如,员工在即时通信软件中发了很多消息,但 AI 时代这些信息就变成了企业的知识,将知识提供给模型后,就能逐渐把 " 企业大脑 " 跑通。

但是章庆元指出,企业构建 AI 应用与企业大脑的核心在于建立自身私域知识,缺乏私域知识的企业大脑只是通用产品,无法适配企业需求。他以清华博士生入职需学习企业知识才能发挥价值类比,说明 AI 如同新人,需吸收企业私域知识才能成为专属智能支柱。

企业大脑这类似于当前较火的 " 知识库 " 的概念,搭建知识库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从各家动作可以看出,钉钉今年宣布知识库接入大模型并上线 "AI 搜问 ",腾讯此前也宣布升级乐享知识库系列产品,飞书也通过发布并升级知识问答为企业提供知识库相关功能。

不过或许正如王冬所说,协同办公市场足够广阔,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不同类型企业对工具和平台诉求的多元化,构成了 AI 时代多元又充满破局机遇的市场。(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文 | DeepWrite 秦报局,作者|秦聪慧 )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