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旅 5小时前
酒店投资“老炮儿”,家家赚钱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闻旅  ,作者:禹佳言,编辑:Sette

在连锁酒店投资人里,90% 的人都知道陈国夫这个名字,甚至很多人都被这位老大哥提携过。

有人形容他就像一个人的 " 黄埔军校 ",带出来的成熟投资人不下二十人。

在众人眼里,老大哥陈国夫就是 " 稳赚 " 的代名词。投过二三十家酒店的投资人不算少,但能做到每投必赚、几乎零失手的,还真要点本事。

不光圈里人认他,连小区邻居都 " 盯着 " 他。只要他一露面,准能成话题中心,邻居们围着问的全是 " 手里有没有好物业,能不能一起投 "。

从旅游人到酒店投资 " 老炮儿 "

2008 年正值国内旅游的黄金时期,陈国夫经营的旅行社也借着这股东风,做得风生水起,巅峰时直接冲进杭州地接社前三名。

看似顺风顺水的事业,却悄悄为他铺好了另一条赛道:开连锁酒店。

因每天需要往返酒店接送客人,陈国夫发现连锁酒店客流量竟远超高星酒店,便萌生了 " 自己开一家 " 的想法。

带着这个想法,他找到当时的汉庭浙江大区总王晨,请教连锁酒店的经营逻辑和发展前景后,更加坚定了要开汉庭的想法。

" 我胆子小,又是第一次接触酒店行业,心里没底。好在关键时刻,王晨、金辉、沈挺等如今的华住高层纷纷出手相助,帮我严格把关,才让我有了信心。" 陈国夫说。

很快,亮眼的数据再次安抚了他的忐忑。

" 开酒店比做旅行社轻松太多了!" 陈国夫感慨道。以前做旅行社,早上 6 点起,晚上 12 点睡,每天连轴转十四五个小时,啥都要亲力亲为。但经营酒店完全不同,每天只花一两个小时处理决策,日常运营全靠店长把控,基本没操过心。

为了卖出最后一个房间,当时的店长直接住进店里,常常加班到凌晨,不满房、不下班。

正是华住团队这份靠谱,让陈国夫彻底踏实下来。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 …… 汉庭门店接连落地,平均一年两三家。2014 年的鼎峰时期,同时有 4 个工地一起施工,陈国夫干脆就扎在工地里,不回家。

到了 2017 年,手握 13 家汉庭的陈国夫,成为累计投资汉庭最多的投资人。

从旅行社到酒店行业,陈国夫用实力诠释了 "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 的完美主义:旅行社做到行业标杆,跨界搞酒店,又成了圈里人人认可的前辈。

第一个进新市场

第一个开新品

陈国夫越来越放心,从汉庭 1.0 到 4.0,每个版本他都不曾落下过,且很多次都是抢先 " 吃螃蟹 "。

更让人羡慕不已的是,他投一家,赚一家。特别是鹰潭高铁站旁的汉庭,收回成本只用了两年,成了他投资回本最快的一家。

据他回忆,当时鹰潭市面上的连锁酒店寥寥无几,他把仅有的几家连锁酒店都住了一遍,心里顿时有了底:" 别家 RevPAR 大概 160 元,我算过,做到 180 元就能赚。"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家店一开张就跟开了挂似的,直接冲到江西区域前三的位置,入住率更是飙到 117%。

后来,陈国夫把汉庭开进了更多、更远的新城市。他就像个 " 酒店风向标 ",开到哪,同行就跟到哪。比如温州龙港店,他去的时候,整片区域连锁酒店为零,他一来,没多久周边就开了四五十家。

这份长期积累的信任,也让陈国夫成了汉庭新品的 " 头号体验官 "。只要有新品,他一定冲在前面。到了汉庭 4.0,更是拿出压箱底的诚意:在杭州西湖边、南宋御街旁、地铁口百米内的 " 天花板 " 物业,开出杭州首家汉庭 4.0。

这地段,可以说是 " 天花板 " 级别的物业,一放出来就被各大品牌抢破头。果然,用他的话说," 你能叫得出名字的连锁酒店品牌,几乎都来找过我谈。"

但他一点没犹豫:" 我对汉庭是有情怀的,它是国民品牌,我的第一桶金也来自汉庭,所以选它,毫不犹豫。"

更何况,汉庭 4.0 完全长在他的审美点上。第一眼就被惊艳到,品质、色调,全是他中意的。以前为了提升客人住宿体验,他常会额外投入成本做升级,而汉庭 4.0 完全不用费心,照着图纸施工即可。模块化的产品设计,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也为投资人节省了不少成本。

汉庭 4.0 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汉庭杭州西湖美院店很快就实现了满房,很多同行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陈国夫嘴上谦虚地说着 " 一般般 ",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在陈国夫看来,华住团队一直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每次和团队交流,他总是带着 " 十万个为什么 ",华住团队总能耐心细致地为他答疑解惑。

陈国夫的投资 " 三板斧 "

稳赚不赔是结果,圈内人更想了解陈国夫投资背后的核心逻辑。

原来,他这份 " 投资从不失手 " 的底气,来自于一直坚守的三条硬核投资铁律:选物业、会算账、认品牌。

在陈国夫眼中,好物业是开酒店的根基,优质地段、充足人流、强劲消费力三者缺一不可。无论景区、商务区还是热闹街区,人流都是一切经营的前提。

因此,每次挑选物业时,除了参考华住开发提供的专业意见,他都会亲力亲为实地考察,通过体验竞品、实地观察人流,来预判当地的消费需求与市场潜力。

选好物业只是开局,真正的杀手锏是 " 算账 "。他先摸清周边竞品数量、RevPAR 数据,再结合人流和消费水平,推演自家酒店的盈利空间。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他的底线始终不变:回本周期不超过三年。只要算清这笔账,他就会果断出手。如果账算不平,哪怕物业再诱人也果断放弃。

更有远见的是,陈国夫坚持签 15 年长租约,远超行业通行的 7~8 年。他的逻辑是,15 年刚好跑完两个产品周期,酒店能平稳迭代,利润不会断档。

为了保证酒店品质,他连细节都 " 卷到 " 极致:比如南浔的汉庭,专门配了水电工和油漆工,随时巡检、随坏随修,绝不让墙面留下一丝瑕疵。" 面子决定客人第一印象,里子决定他能住多久。"

到品牌这一步更是水到渠成,一定是华住品牌,汉庭是最优选。多年合作让他早已把开汉庭变成习惯,用他的话说," 闭着眼睛都能开明白。"

如今,陈国夫的汉庭投资版图早已走出浙江,延伸到江苏、广东、江西等多个省份,合伙人遍布全国。即便市面上几乎所有连锁酒店品牌都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各种诱人条件,他也从未动摇。

在行业里,他就像 " 定海神针 " 一样的存在,只要他点头,大家都会放心跟投。虽然他总说自己胆子小,不想过多地承担风险,实则是他对开酒店这门生意的精准把控。

如今,想要跟他一起开汉庭的还有二三十人,除了圈里已经在做酒店的,还有很多圈外的人,比如同一小区里的温州商人,以前开旅行社的同行,都不止一次表达了想要跟着他一起投资酒店的想法。

尽管早已是行业前辈,陈国夫始终对市场仍保持敬畏。" 小区里好多温州商人,手里有流动资金,五六十人都追着问我有没有酒店项目。" 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的他,都不敢轻易去自己牵头打造的小区茶室喝茶了。

" 真的带不过来,只能一个个来,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我也不敢干。" 陈国夫诚恳地说。

他也坦言,现在很多新的投资人,往往因为前期认识和判断不够,过度自信而忽略一些关键性问题,比如盲目定价、对物业成本没有认知等等,会导致后续经营困难。当下市场环境中,老投资人会更谨慎,必须天时地利兼备才会出手。

陈国夫的 " 从不失手 ",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对 " 投资 " 二字的深刻敬畏、对风险的精准把控,更离不开华住集团一路以来的坚实支撑与价值同频。在浮躁的市场中,他不追短期热度,不贪偶然红利,而是以 " 物业、算账、品牌 " 为硬核逻辑,每一步都踩在价值节点上。

对于投资人而言,陈国夫的经历给出了最实在的启示:稳赚的密码从不是 " 赌一把 " 的勇气,而是 " 算得清、守得住、看得远 " 的智慧,敬畏市场,坚守价值。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