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产 " 光辉 " 战机,在迪拜航展上当众坠毁,彻底 " 失去光辉 "。只不过,印度方面迅速 " 振作 " 起来,秉承着 " 与其责备自己,不如甩锅他人 " 的理念,找到了究竟是谁该为此次事故 " 负责 "。一名据说 " 亲眼目睹 " 事故的印度空军将领,表示美国卖给印度的 F-404 发动机又老又旧,还拒绝出售更先进的发动机,才是导致这次坠机的 " 真相 "。

【8 台 " 光辉 " 战机,6 台没装发动机】
印度 " 甩锅 ",甩到美国头上
不过这名印军将领可能是发言前没做好调查,因为就在不久前,印度刚刚和美国签署了合同,为其自主研发的 " 光辉 " 战机采购 113 台发动机,赫然就是这款 F404-GE-IN20 发动机。
要知道,印度做出这个决定的前提,是此前从美国采购的 99 台发动机,只交付了 4 台的情况下,可谓是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结果现在出现问题,印方第一时间 " 甩锅 " 美国,给这笔凸显 " 美印防务合作韧性 " 的生意,带来了浓重的阴影。
更何况,F404 作为一款上世纪 80 年代研发的中推力发动机,虽非最先进型号,但其可靠性经过全球多款战机的长期验证。
印度选择该发动机时,理应明确知晓其性能参数与 " 光辉 " 战机的匹配性,且该发动机曾稳定服役于多国空军。
若单纯因 " 老旧 " 导致坠机,同类战机为何未频繁出现类似事故?

【印度战机事故现场】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印度将坠机归咎于发动机,实为转移矛盾的惯用手段。
众所周知,印度军工长期存在 " 万国牌 " 拼凑问题: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如发动机、雷达),却试图通过本土组装实现 " 自主化 " 光环。
这种模式下,设计缺陷、系统整合能力不足等真正短板被刻意掩盖,例如,若飞机因飞控系统或结构强度问题坠毁,责任归属将直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研发能力;而推给发动机,则能暂时保全 " 印度制造 " 的政治形象。
可以确定的是,有了这次事故,美国人估计也会多长一个心眼,虽然印度订单在美国这里优先级不算高,而且美国的产能也严重不足,但千万不能再给印度找到 " 碰瓷 " 的理由了,毕竟生意黄了还在其次,口碑砸了才是真的 " 欲哭无泪 "。

【" 光辉 " 彻底失去了光辉】
" 光辉 " 战机先天不足,此后更加不被看好
其实," 光辉 " 战机从立项之初便争议不断,其坎坷历程堪称印度军工 " 理想主义碰壁现实 " 的缩影。
当年,印度试图以 " 光辉 " 替代老旧的米格 -21,打造一款 " 自主研发 " 的轻型战机,然而,四十多年的研发周期暴露了其技术积累的薄弱:发动机依赖美国、雷达和航电系统拼凑自多国,整机性能甚至落后于同期国际主流同代战斗机。
更讽刺的是,就连印度空军长期对该项目持消极态度——海军明确拒绝采购,空军迫于压力才接收首架量产机,且年产量也低得惊人,足见其 " 不靠谱 " 程度。
所谓 "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与同样前往迪拜展览的巴基斯坦 JF-17" 枭龙 " 相比," 光辉 " 的性价比和实战表现均处下风。
根据巴方的说法,JF-17 已批量出口,并在实战中验证了导弹的效能;而 " 光辉 " 不仅出口市场为零,甚至在迪拜航展上因漏油、坠毁等事故沦为不可靠的象征。
雪上加霜的是,迪拜航展本是 " 光辉 " 战机展示国际形象的舞台,却因两架战机接连出现问题(一架坠毁、一架漏油)彻底摧毁其信誉。
这进一步暴露其质量控制体系的失效,无论印方如何推脱,这种低级失误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堪称灾难——潜在买家不会相信一款连基础维护都做不好的战机能胜任实战。

【有问题的发动机,印度一口气买了几百台】
印度军工 " 慢性毒 ",现在开始发作
归根结底," 光辉 " 战机的失败,本质上是印度军工复合体结构性矛盾的总爆发。
一方面," 光辉 " 被塑造成 " 印度制造 " 的象征,承载着执政党的政治宣传功能,包括莫迪在内的历届政府,均将其视为 " 自主国防 " 的标杆,即便项目进度滞后、性能不达标,仍强行推动服役。
这种思维,导致技术问题被选择性忽视——例如,印度工厂年均 8 架的生产能力远低于需求,但军方仍被迫接受低效交付,只为维持 " 国产化 " 表象。
另一方面,印度试图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战机实现技术跨越,却陷入 " 依赖陷阱 ":核心发动机、雷达、武器系统均需外购,本土企业仅负责简单总装。
当供应商因自身产能或地缘政治调整供应时,印度毫无议价能力,更致命的是,印度缺乏系统整合经验,最终导致战机性能不稳定。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印度国防体系长期存在官僚主义和低效问题,印度航空工业公司作为该国垄断性企业,既无市场竞争压力,又缺乏创新动力,项目拖延、成本超支成为常态。
此外,军购腐败丑闻频发,进一步挤压了本土研发的投入空间,在这种环境下," 光辉 " 战机的设计优化、测试流程必然流于形式,最终隐患在航展上集中爆发。

【" 光辉 " 坠毁,绝非偶然】
透过此次事故,印方应该看清楚—— " 光辉 " 战机的坠毁,绝非单一技术故障所能解释。
从盲目追求 " 自主化 " 却无力掌控核心技术,到政治干预扭曲研发逻辑,再到军工体系的系统性低效,印度的教训清晰而深刻。
若不能从根本上改革决策机制、提升基础工业能力," 光辉 " 的 " 光辉 " 注定只是幻影——毕竟,一架靠拼凑和口号支撑的战机,怎么可能赢得战场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