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民进党领导人赖清德召开了一场 " 国安高层会议 ",直接针对大陆 2027 年实现 " 武统 " 的目标,制定了两大行动方案。
这一表态被认为是赖清德就任以来最激进的 " 台独 " 立场。
他不仅强调 " 以武拒统 ",还计划对两岸交流和岛内不同意见实施全面管控。
这些政策不仅在岛内引发争议,也让台海局势更加紧张。

赖清德的政策被批评为 " 绿色法西斯主义 ",其激进立场将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
他提出要对岛内政党、法人团体和民间社团建立 " 制度性规范 ",试图全面打击两岸交流。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对此表达了强烈担忧,认为赖清德的政策形同宣布台湾进入 " 准战争状态 "。
他指出,两岸官方交流早已中断,现在赖清德连民间交流的善意桥梁也要彻底砍断,这无疑会给台海局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马英九回顾了自己执政时期的两岸关系。
他强调,当时台湾的防务预算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没有人担心战争的爆发。
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促进了经贸合作,至今仍为台湾经济带来红利。
相比之下,赖清德的政策完全忽视了两岸和解的可能性,执意在 " 台独 " 道路上狂奔,这不仅违背了台湾民众的利益,还让岛内政治更加分裂。
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保持高度关注。
美国、日本等国家虽然表面上支持台湾,但实际上更倾向于利用台海局势 " 牵制 " 大陆发展。
赖清德的 " 政策 " 不仅未能为台湾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反而可能让台湾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牺牲品。
岛内民意对赖清德的政策也有不同声音。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表示,如果民进党继续推行 " 台独 " 路线,台湾可能等不到 2028 年的和平选举。
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分化明显,支持和平发展的声音仍占多数。
然而,民进党内部 " 独派 " 势力的压力或让赖清德不得不继续激进政策,进一步加剧岛内政治分裂。
马英九呼吁赖清德以民为念,停止破坏两岸关系,为和平留下一线生机。
然而,赖清德的政策显然是为了迎合 " 独派 " 势力的利益,将 2300 万台湾民众置于危险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