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talk 5小时前
以色列军方以己度人,召回中国电动车,炒作“间谍风险”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据《以色列时报》11 月 26 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正进一步召回出借给高级军官的中国产电动汽车,理由是他们担忧车辆内置的传感器和软件可能存在被中方用于 " 情报收集 ",存在所谓 " 间谍风险 "。这距离以军今年 8 月禁止中国产汽车进入军事基地仅过去三个月。

然而,以色列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指控完全是以己度人,去年 9 月,以色列却的的确确是通过远程操控黎巴嫩真主党的寻呼机、对讲机,引爆数千枚炸弹造成大量伤亡。中国电动汽车是情报收集平台的所谓论调全无证据,这批被召回的奇瑞汽车,2022 年招标时已通过以军技术审查,2023 年投入使用后又额外移除了数据传输模块,如今突然拿不出任何新证据就扣上 " 间谍 " 帽子,连以色列《国土报》都忍不住质疑:" 要是这样还能藏设备,以军安全部门该集体辞职。"

(以色列制造传呼机爆炸事件)

以色列之所以敢这么 " 双标 ",很大程度上是仗着中以经贸关系的 " 底气 "。作为中国在中东第三大贸易伙伴,2024 年两国贸易额达 227 亿美元,中国顺差近 59 亿美元,比中伊贸易顺差还高 14 亿美元。更关键的是贸易结构——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多是石油、矿产等原材料,而从以色列进口的,是占比 50% 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芯片检测设备这类高附加值产品。今年前 5 个月,中以半导体相关贸易额同比增长 40.2%,这份依赖让以色列觉得,即便在汽车领域搞点小动作,中国也不会轻易翻脸。

(以色列的中国电动汽车)

而且以色列炒作中国电动汽车间谍威胁,也是跟着美西方有样学样。今年 1 月,美方率先出台全面禁令,以莫须有的 " 国家安全问题 " 为由,禁止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使用。可以色列既要跟着美国喊 " 安全风险 ",又舍不得放弃中国汽车重塑其本土市场的红利,只能搞出 " 军用召回、民用保留 " 的折中方案。但这种方案根本经不起推敲:全球 12 个国家用实证证明中国汽车合规,以色列的 " 担忧 " 只会越来越像保护主义的遮羞布。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的 " 战略摇摆 " 正在拖累自己的发展。一方面,中国汽车已占据以色列新能源车市场半壁江山,当地经销商代理中国品牌的利润率是欧洲品牌 2.3 倍,零部件供应商为适配中国技术新增投资超 4 亿美元,这些都在推动以色列汽车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军方召回中国电动车后,只能用性价比更低的三菱欧蓝德替代,不仅增加军费开支,还让军官们怨声载道。

更别提以色列心心念念的能源转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指出,美加的贸易壁垒已导致北美能源转型滞后,而以色列跟着炒作 " 安全风险 ",本质上是在重蹈覆辙,毕竟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总产量 70% 以上,想绕开中国实现能源转型,无异于痴人说梦。

(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说到底,以色列召回中国电动车的闹剧,不过是美西方科技保护主义的一个缩影。当 " 国家安全 " 成为掩盖竞争失利的借口,当政治偏见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最终受损的只会是自身利益。中国汽车能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站稳脚跟,靠的不是 " 阴谋 ",而是实打实的性价比和技术优势;中以经贸合作能实现 400 多倍的增长,靠的不是单方面的妥协,而是互利共赢的现实需求。以色列若是不明白这一点,只会错失更多机遇。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