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 / 新疆日报记者 加尔肯古丽 · 吐尔逊
11 月 27 日晚,当终场哨声划破阿图什的晴空,和田队捧起象征荣耀的冠军奖杯,绿茵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2025 年 " 阿图什杯 " 足球邀请赛圆满落幕。十一月的风掠过帕米尔高原,见证了一场持续 13 天的足球盛宴在这片热土上完美收官,也将无数个激情瞬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11 月 27 日晚,2025 年新疆 " 阿图什杯 " 足球邀请赛决赛在阿图什市足球公园开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和田宇宙地毯队以 2:1 战胜博州帕丽迪澳队,夺得冠军。直播截图
13 个日夜,16 支劲旅,32 场激战,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巅峰对决,更是一次全民热情的盛大绽放。
全民足球的生动诠释
场均超 8000 名现场观众,座无虚席的看台人潮,全网累计 18 亿次的视频播放,光线上开幕式直播就超 2000 万观看量……这些数字背后是新疆各族群众对足球最真挚的热爱。
伊犁球迷包机远赴阿图什为球队加油,成为看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和田球迷特意携 8 套纳格拉鼓与大唢呐远道而来,将传统乐器的铿锵乐声融入现代体育的激情;铁杆球迷打着吊瓶仍坚持观赛的短视频,更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这些跨越山海的执着,让足球超越了运动本身,成为连接万千心灵的情感纽带。
来自云南的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球员姚志宇站在看台高处,望着攒动的人影感叹:" 在短视频中看到新疆足球氛围特别好,来到现场,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种震撼不仅来自赛场上的 " 超级世界波 " 与 " 倒挂金钩 ",更来自赛场内外的温情互动。点球大战后,对手相拥的瞬间,博州队 17 号球员进球后向母亲献花的浪漫……正如贵州 " 村超 " 解说员陈科桦所言:" 在这里,足球真正成为了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精神桥梁。"
植根民间的足球沃土
在阿图什,足球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微光暖行志愿服务队的百辆网约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各地球迷提供便捷服务。餐厅后厨,厨师趁着休息间隙脱下围裙练习踢球;修车店里,店主对着镜头朴实承诺:" 外地球迷车锁坏了,免费开 ";服装店挂出 " 免费提供 " 的牌子;饭馆端出热腾腾的抓饭不肯收钱……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阿图什足球的生动注脚。
更令人振奋的是阿图什独特的足球赞助文化。企业家捐赠亿元建设足球场,当地商家也主动赞助赛事,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他们将此视为一种荣耀。那些无法赞助整个比赛的人,就去支持自己村、自己乡镇的球队。这种自下而上的参与热情,构筑起足球事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 体育 +" 模式的生动实践
" 阿图什杯 " 不仅点燃了足球热情,更激活了城市经济。赛事期间,阿图什市酒店预订量同比上升 280%,核心区域酒店提前一周便告客满;餐饮消费总额较平日增长 210%,足球公园周边餐馆营业额创下年度峰值。那些日均销售额超过 10 万元的商户脸上洋溢的笑容,生动诠释着 " 体育 +" 模式为地方经济注入的活力。

11 月 17 日,球迷在阿图什市足球公园美食区选购美食。石榴云 / 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 美食巴扎 " 里升腾的烟火气、" 歌舞巴扎 " 中飞扬的裙摆、" 文创巴扎 " 中匠心独运的创意、" 农副产品巴扎 " 里质朴的乡情,让赛事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赛事组委会推出的 " 赛事 + 餐饮 "" 赛事 + 住宿 "" 赛事 + 非遗 "" 赛事 + 景区 " 四大文旅优惠套票,更是让 " 体育 +" 模式落地生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足球与生活的水乳交融
从百年前依克萨克村光脚夺冠的传奇,到如今 170 余座足球场星罗棋布的全民运动生态;从 70 岁老者拄拐观赛的执着,到少年们在球场上追逐足球的纯粹,阿图什的足球故事始终在与时代共鸣。
如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建成 377 个足球场,每万人拥有量超过 6 个,50 多名球员活跃在各大职业赛场,168 所学校的绿茵场上晨训不断,2400 名学生在校队接受系统训练。这种 " 足球即生活 " 的理念,让体育回归最本真的状态。

和田宇宙地毯队球员在赛场合影。来源: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
当和田队队员将冠军奖杯高高举起,这一刻的胜利不仅属于他们,更属于每一个为 " 阿图什杯 " 倾注热情的人。这项赛事的火爆出圈,是百年足球传统的当代回响,是政策引领、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必然结果。

寒假时,在阿图什足球公园参加冬训的孩子们。资料图
当足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凝聚个体与家国的纽带,阿图什的绿茵场,便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刘媛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