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4小时前
摇号上高中,为什么?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回想起今年 7 月参加摇号时的情景,黎萱萱(化名)仍觉得有点紧张。

黎萱萱现在是安徽省巢湖一中的高一学生。6 月中考结束后,她的成绩很好,但却不一定能上当地最好的高中巢湖一中。因为巢湖一中与巢湖二中、巢湖四中联合招生,能否录取,得靠摇号。

今年秋天,巢湖一中统招计划是 171 人,但有 314 人意向报考,意味着有 49% 的考生将被摇号淘汰。

黎萱萱最终如愿以偿,但她也说," 即便上不了一中,能读二中、四中也不错,它们最近几年的高考结果很好 "。

这种通过摇号录取的招生方式叫做均衡派位招生,已在巢湖实行了 12 年,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有所采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提出,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近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 十五五 " 时期,将加快中考改革探索,推进均衡派位、登记备案等多元化录取机制。

摇号上高中,是不是意味着中考成绩没用了?这能否缓解学业竞争、升学压力带来的教育焦虑?

巢湖一中为什么要摇号录取?

当地一名初中教师黄灿(化名)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摇号之前,一中在巢湖一枝独大,几乎垄断了中考高分生源。" 中考前 100 名考生,90% 去了一中。"  

" 久而久之,地方教育生态逐渐恶化,那些考不上一中的学生干脆选择到合肥市其他区读高中,也不愿意留在二中、四中。" 黄灿说。实际上,巢湖二中、巢湖四中都是和巢湖一中一样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高中录取的生源必须均衡,不能让个别学校掐尖招生,这样的观点不仅已成共识,而且落实到了政策之中。

最主要的方法是招生指标到校。目前,国内各城市优质高中已经普遍开展,各地叫法不一,有的称为校额到校,有的称为指标生,但方法一致:将优质高中一定的招生计划,平均分配给所对应的初中。这样,考取优质高中的竞争不再是全市排名,而是变成初中校内竞争,大大减轻了竞争压力。

不过,在应试教育中,招生指标到校仍有待完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张家勇观察到,部分地区划定了优质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学生才具备校额到校的报名资格;有的地区对校额到校的比例作出了优化调整,不追求过高比例;有的地区将优质初中学校也纳入校额到校生源校,让部分 " 牛校普娃 " 也能够参加校额到校的竞争。

总之,优质高中希望招到成绩高的生源,成绩高的学生也希望考上优质高中。如果相关制度设计不到位,就会被学校、家庭合力 " 钻空子 "。

" 在中考阶段,有些地方甚至有‘中考难于高考’的说法,‘分分竞争,一分定校’,背后实质是教育资源配置和百姓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毕竟,多考一分,就可能去到更好的学校,就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城华教育智库理事长、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说。

因此,探索中考改革,必须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均衡派位招生,则有效遏制了个别优质高中的掐尖冲动。

2025 年,巢湖一中计划招生 1160 人,除了自主招收 20 名体育、科技特长生之外,剩下的 1140 个招生计划,均与二中、四中一起,通过均衡派位联合招生。

这些招生计划又被细分为统招生 171 人、指标到校生 969 人。今年,分别有 314 人意向报考巢湖一中统招生,有 991 人意向报考巢湖一中的指标到校生,由于超过了招生计划,所有人均需通过摇号而不是按成绩排名确定谁被录取。

摇号之前首先进行分组,所有考生根据中考成绩排序,按 "Z" 字型分成若干组,每位考生进入一个组内。比如,如果分成 10 个组,成绩前 10 名分别进入 1 — 10 组,成为所在组的第一位,随后,成绩 11 — 20 名依次进入 1 — 10 组,成为所在组的第二位……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保证每个组的考生结构近似,都包括不同层次的分数。

最终,巢湖一中的统招生被分成了 52 组,其中 25 个组被摇中录取,27 个组被摇出,随后,其中 20 个组被巢湖二中摇中录取、7 个组被巢湖四中摇中录取。

此外,巢湖一中的指标到校生按照同样的规则排序、分组,被分成了 44 个组,其中 43 个组被摇中录取,剩下 1 个组被摇出,随后,被二中、四中分别按个人序号摇中录取。

实行摇号招生后,三所高中的生源均衡性效果立竿见影,中考成绩靠前的生源不再被巢湖一中所独占。

"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没必要为没有摇中一中而遗憾,因为对于极少数‘清北苗子’,个人智商和综合素质是极高的,不太会因高中学校是哪个而被埋没,对于大多数学生,到了以往被认为差一点的学校,反而会更受重视,被倾注更多资源,最终结果不一定差。" 黄灿说。

随着公众对均衡派位入学更加认可,更重要的是,由于巢湖二中、巢湖四中办学质量越来越好,巢湖市在 2024 年修改了摇号规则,先由考生填报意向学校,报考意向多于招生计划的才进行摇号。

2025 年,巢湖二中、巢湖四中收到的报考意向分别只比招生计划少 120 人、43 人,只占招生总计划的 10.6%、4.4%,这说明它们在公众中的认可度已极大提升。

马学雷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均衡派位招生改革意味着各高中学校在招生时要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形成高中学校在生源质量上的均衡,引导高中由生源竞争走向办学水平上的竞争,同时也缓解考生及家长的升学焦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负担,化解 " 择校热 "" 应试教育 "。

均衡派位招生不只是在巢湖市实行,而是已多点开花,只是各地参与的优质高中数量不同、摇号规则略有差异。

比如,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三所市教育局直属高中采取均衡派位联合招生,在对考生分组时,不仅根据中考成绩,同时考虑性别因素,保证每组男女学生比例适当。

安徽省界首市只有两所公办高中,且参与均衡派位的学生人数不多,因此学生就不再分组,而是根据中考成绩排序后,采取 "ABBA" 的均衡派位分配方式。

河南省新郑市五所公办高中全部采取均衡派位招生,这五所公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一样,录取人数一样。

" 把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每一组中再把学生平均分成五份,高中校长以摇号的顺序确定录取的名单,这五份学生生源质量一模一样。" 河南新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忠玉说。

当然,均衡派位并非绝对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办学的同质化。" 我感觉不同高中的办学风格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一中的强基班很厉害,尖子生突出,四中整体的重点率和本科率很高。" 黎萱萱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均衡派位招生也马上就能解决高中教育均衡问题。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有的地方不是把全部招生计划用于均衡派位招生,而是把中考成绩靠前的部分学生单独编班,安排最好的教育资源,后面的学生再均衡派位给不同高中。

" 均衡派位招生不会一步到位,不能和义务教育学校一样,所有学校电脑摇号派位,要考虑和历史现实的衔接。" 马学雷说。

王忠玉在今年 1 月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也说,他们这样做的基础是,五所高中已实现资源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 这是切合实际的,均衡派位招生应该以资源均衡为前提,通过标准化录取和随机分配机制重构招生逻辑,是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缓解教育焦虑和以人为本育人育才的重要探索。" 马学雷说。

评论
galaxymec888
7分钟前
看看[晕]
沉底的大白鲨
4小时前
不患寡而患不均,看似公平,却是让老爷们做梦都笑醒的做法
小车培训
1小时前
这都是些什么人才能想出的办法
ZAKER用户oeln7458
3小时前
看来,国内初高中无论生源还是教师资源有必要引入nba的选秀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