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 10 月 10 日,经历了 " 两下三上 " 曲折历程的引大入秦工程终于迎来了通水,一渠甘甜的大通河水流进了干渴千年的秦王川大地。
引大入秦工程地跨甘青两省,穿越崇山峻岭,工程艰巨,施工条件复杂,战线长,跨度大。工程系统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1 条支渠分支渠、66.13 万亩田间配套、尖山庙水库、石门沟水库、英武水库、永久管理设施和 5.64 万人移民安置。工程设计年引水量 4.43 亿立方米,设计流量 32 立方米 / 秒,加大流量 36 立方米 / 秒。支渠以上渠系总长 1020.63 公里,建筑物繁多,且以隧洞群为主要特征,共有隧洞 391 座,总长度 196.50 公里,单洞最长 15.72 公里,1 公里以上隧洞 31 座;另有渡(座)槽 138 座,倒虹吸 21 座。
工程建成通水后,秦王川昔日旱砂田变成了水浇地,当地居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亩产量由通水前的 60 公斤提高到 400 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通水前的 300 公斤提高到 600 公斤。同时,解决了供水区 100 万人和 148 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饮用水从苦咸水、泥窖水变成了自来水、纯净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特别是随着秦王川灌区和兰州新区生态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由通水前的 0.8% 提高到 15% 以上,小气候明显改善。风沙天气逐年减少,年降雨量从 285 毫米提高到 350 毫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3% 以上。
如今,兰州新区这座绿色宜人、温润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在大通河水积年累月、连绵不断的滋润下,生态环境变化日新月异。水阜河畔波光粼粼,水鸟时而嬉戏时而翔集;百花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芳香;临港花海中大片马鞭草竞相绽放,汇成紫色海洋,吸引众多游客 " 打卡拍照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文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