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10-10
北京的顶配人设:海淀人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提起北京,这里有 2186 万的常住人口,16 个市辖区,以及 27 条地铁线路。

这里商业繁荣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力量雄厚," 大 " 和 " 强 " 是每个人踏进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北京作为自己奋斗与生活的起点。而海淀,这个聚集了各大高校、互联网大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也成为了大多年轻人在北京奋斗的第一站。

年轻人在这里立业、安家,海淀也见证了这些年轻人的成长。 

北京海淀,一个魔幻的区域。

如果说北京国贸是繁华的精英聚集地,三里屯是潮人打卡点,朝外充斥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那海淀就是朴实无华的一片区域。

途经海淀区的地铁上总是挤满了 " 黑白灰 " 三色,仿佛只要人们一只脚迈入海淀,就自动蒙上了一层黑白色的滤镜。在海淀生活,出门不用凑齐 Lululemon、Salomon 和始祖鸟中产三件套,优衣库、迪卡侬才是海淀人最爱回购的品牌。套上宽松、耐脏的衣裤,低调又朴素,穿搭压力也烟消云散了。

但这并不能掩盖海淀人身上的光环,在海淀的各个区域里,都有人在熠熠生辉。

走进科技心脏中关村,这个当年的电子一条街经过几十年的迭代与扩张,已经变成了科创高地。这里藏着高新产业的创业者与发明家,他们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想法落地,也打造出了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 256 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全球首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往北走,是宇宙中心五道口,这里汇集了各大高校的学子与学者,他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各异,却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攻克着学术难题。走在这里,可能和你擦肩而过的就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大拿,一分钟前刚收到最新发表的论文被 SCI 收录的邮件。

再往北走,大厂云集西二旗,这里每天涌入着新鲜的血液,他们以这里的一隅为起点,在这片区域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大厂梦。就算迈进这里的门槛越来越高,年轻人还是竭尽全力地涌进来,用几年的时间在后厂村兜兜转转,尽管每天都有回不完的工作消息,开不完的对齐会议,却也能靠努力拿个 title,赚个百万。

一路向北,就到了最藏龙卧虎的永丰村。这里看似平平无奇,却坐落着用友软件园、航天城、以及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高新产业的全新聚集地。这里每天都有各种高新技术人才与高新技术企业批量入驻,几万名海淀人在这个角落里做着隐秘而伟大的事情。他们在这里兴家立业,白天是高新技术的践行者,晚上又回归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实现了真正的 work life balance。

看似土里土气的海淀人,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却做着最伟大的事。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繁华、时尚与灯红酒绿,而是学术、成就与未来发展。

海淀人的日常也是精进不休的。

走进海淀的咖啡馆里,你总能看到大学生背着书包相约在这里,一起低头背书,仿佛在玩一场 " 谁先抬头谁就输了 " 的游戏。而工作日的咖啡馆,也成为打工人的聚集地,桌子上摆的不光有咖啡,还有笔记本、充电器、日记本和一支笔,大家在这里不再是拍照打卡品鉴咖啡,而是奋笔疾书狂敲键盘,这场面总会让刚走进咖啡馆的人有些恍惚,怀疑自己来的到底是咖啡馆还是办公室。一位咖啡爱好者告诉 " 后浪研究所 ",如果没有笔记本和工牌,海淀人是没有办法心安理地坐下的,大家都是 " 一台电脑一副耳机,点杯咖啡坐一整天 "。

就连海淀的酒吧,都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海淀人的下酒菜不是钵钵鸡、花生米和烤鸡翅,而是各种学术交流与社会话题,他们的下酒节目也不是足球比赛,而是让你发笑又引人深思的脱口秀开放麦,这种酒吧还有个学名,被称为 " 学术酒吧 "。在五道口的一个学术酒吧里,每到周末的晚上,酒吧会请一位学者开一场学术讲座,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招募观众,大家报名很踊跃,有周围的学生,也有打工人,一起在酒吧里讨论文学、探讨哲学,学习历史。

一生要强的海淀人,在各个生活场景里求上进。

别的年轻人早 C(coffee)是为了晚上夜生活有 A(alcohol),海淀人早 C 是为了晚上去夜校卷技能;别的年轻人热衷于 CityWalk ,海淀人爱上了 City read——一到周末,方所、风入松、Pageone,五道口驹然书社这些网红书店就迎来了来学习读书的海淀人,就连海淀区文化中心也挤满了人," 如果不是 9 点之前去排着,那么进入大概率没地方 "。一位海淀区文化中心常客如是说。

还有更硬核的——别人直播是讲故事讲情怀,给观众拉满情绪价值,海淀人张朝阳直播是给大家上物理课,给观众传输知识和物理理论。去年 9 月,赶上《奥本海默》热映,张朝阳穿上了一身西装,带上了黄色礼帽,COS 了一波奥本海默,讲述奥本海默对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后来还被网友玩梗,说他是奥本海默的弟弟," 奥本海淀 "。

都说 " 人才是海淀最浪漫的风景 ",海淀人确实给海淀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在海淀的餐厅里,人们谈论的不是最近的职场八卦,而是最近投递的岗位面试分享;在海淀的青旅里,住的不再是来北京看故宫、逛长城的背包客,是来找实习和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海淀的商场里,你以为旁边陪着孩子的女士正拿着 ipad 看剧,实际上她正在 ipad 上浏览幼儿 python 自学成才……

他们不是没有生活,也不是不懂生活,只是习惯了把奋斗当作生活。

在一代又一代海淀人的努力与奋斗中,海淀也慢慢成为了科创人文高地,挺起了中国人文科技的脊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科技公司在这里起航;二十一世纪,百度、小米、美团、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公司在这里面世;最近几年,寒武纪、百川智能、智谱华章、零一万物等人工智能企业也在这里落地。

还有 44 所大学集结在此,既涵盖了 9 所 985 院校,18 所 211 院校,又聚集了中国近四成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承担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 "863" 项目、"973" 项目及近千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在这个浪漫与硬核交织,奋斗与上进包围的场域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渴望成为海淀人。

但想要成为海淀人,光在黑框眼镜、格子衬衫、宽松 T 恤与优衣库的纯黑羽绒服这些穿搭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海淀人把研究穿搭的压力,转换成自我奋斗的动力,他们在穿搭上躺平,却在其他方面内卷,卷知识,卷学历,卷工作,卷发展。他们不是为了卷而卷,而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人生目标,才自发选择的卷。

卷生卷死的背后,是海淀人对上升感、汲取感与自我掌控感的追求,他们在追求内心丰盈的同时,也在追求外在生活的品质。

他们要的不仅仅是 985、211 的学历学位,他们追求的是在高等院校、文化场所的包围中,浓郁的知识氛围。

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世界 500 强、互联网大厂的工作岗位,他们追求的是在更高、更大的平台证明自己的无限可能。

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安家落户,他们追求的是在忙碌了一天后,有一个惬意、安稳的心之所向。

奋斗是海淀人的日常,但片刻的放松也是必不可少的。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或许可以称为海淀人满配人生中的放松自留地,实现 " 上班卷下班躺 " 的可能。

家是内心偏好的直接投射与外在生活的直观体现,海淀人对其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们主打一个 " 不将就 ",休闲娱乐是要有的,教育氛围也是不可或缺的;周边设施是要配套的,交通便捷也是要最基本的;建筑风格是要典雅的,房屋配置是要智能的……

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的归家尊崇感与园林度假感给了海淀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方面,周边商业配套完善,交通畅达,名校环伺,满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在建筑风格上,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保留了海淀特有的文化滤镜。园区的玉兰花元素融入了园林设计中,颇有一种东方典雅的韵味,其所配置的人文海派风格的会所,也与海淀的人文底色相匹配,其所打造的山林秘境版的园林,也像海淀人一样,颇具一种 " 大隐于市 " 的气质。

而在创新设施上,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也跟上了浪潮,既配置了华为智能家居,满足海淀人便捷智能化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沿用了保利天字系产品的大开窗设计,给海淀人打造更宽阔、明亮的居住环境。

典雅的设计搭上现代化的设施,却奏出了一篇优美和谐的乐曲。从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放眼到整个海淀城区,都在用事实告诉我们浪漫和硬核不一定是相悖的。愿每一个奋斗的海淀人,都能在保利建工 · 嘉华天珺实现眼里有山河,心中有梦想,身后有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后浪研究所 ",作者:锅包柚、四舅母,36 氪经授权发布。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