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潮评测 昨天
8621亿!华为刚发布的年度报告,把无数网友看懵了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不知不觉,又到了华为发年度报告的时间点。

和前几年都不同的是,去年的华为「年度报告」,受到消费者、乃至开发者们的关注显然更高。

道理咱都懂嘛。

一方面是 Mate 70 系列、三折叠 MateXT 和 Pura 70 系列等旗舰产品上市。

另一方面,是彻底剔除 AOSP 代码的 HarmonyOS 5 正式面世。

去年的华子,实实在在干出了让人惊艳的创新。

所以机哥相信,机友们都挺好奇华子去年的整体收入、净利润如何。

以及哪一块业务发力最猛

是以手机、平板、智能可穿戴为代表的终端业务,亦或是增长迅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多的不说,展开聊聊。

整体情况

咱先看看华为去年整体的收入情况。

2024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 8621 亿元,同比增长 22.4%,也因此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纪录。

至于哪年是历史第一高。

想必不用我说,机友们都能秒答出来 —— 2020 年

那一年,麒麟 9000 横空出世,Mate 40 系列甭管是设计理念还是系统优化,也都做到了那四个大字:_ _ _ _ 。

作为对比,华为 2023 年的营收是 7042 亿元。

也就是说,2024 年华为总营收同比增长了 22.42%。

看到上面的数据,机友们肯定在脑补,华子的净利润是不是增长得很离谱。

我跟你嗦啊,恰恰相反。

2024 年华为的净利润 626 亿元。

比起 2023 年的 870 亿元,是有所退步的。

主要原因,还是研发投入太狠了。

去年华为研发投入 1797 亿元,占了总营收 20.8%。

大伙可能没啥概念,我拿其他公司来举个例子就懂了。

同样是 2024 年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 ——

谷歌 14%、微软 12%、苹果 8%。

然后你再看华为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直接超过了 12490 亿元,贼特么恐怖。

至于研发的钱都投到哪去了。

对华为业务比较关注的机友,可能都有个大致了解。

主要是麒麟芯片、鸿蒙操作系统和 5.5G 等核心技术上。

从 Mate 60 系列和 Mate 70 系列这两代的缺货情况来看,芯片的生产成本确实很高,连「优享版」都整出来了。

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优先保证中高端机型的出货。

不然的话,甭管是出于铺开原生鸿蒙,还是说拉高销量的考虑,华为肯定是想把旗舰芯片进一步下放。

就如当年的荣耀 30 系列。

以及如今搭载麒麟 9000S 的华为平板。

另外在汽车智能解决方案上。

ADS3.0 智驾系统、充电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烧掉不少钱。

fzzA0i0Bqk_If4zdnA49YwflL7_X4c8tyWGkasAMTXsAA/641" data-type="png" data-w="41" src="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fzzA0i0Bqk_If4zdnA49YwflL7_X4c8tyWGkasAMTXsAA/641"/> 考虑到目前华子还有很多创新需要突破、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后续的研发投入,也是一眼看不到头了 ...

各个业务的情况

看完整体的,也该聊细一点,盘盘不同业务的收入情况了。

目前华为主要的业务有五大板块:

ICT 基础设施、终端、数字能源、云计算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ICT 基础设施

其中 ICT 基础设施,是营收占比最高的,来到 42.9%。

有的机友看到可能会很懵,这块业务是干嘛的?

其实这里就属于华子的老本行,通信

比如在运营商市场,华为帮运营商搭了很多基站,而且网络是又快又稳 .

很多地区也都吃上了 5G-A,网友们刷视频、看游戏流畅丝滑,里头就有华子的功劳。

机哥查资料时还发现。

华为的基站天线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九年排名全球第一。

不仅技术很领先,基站还遍布世界各地。

除此以外,华为在 To B 业务上,跟很多企业也有合作。

比如帮助城市管理交通,让路口红绿灯根据实时车流量调整时间,帮金融企业打造安全的系统等等。

看到这儿,大伙就不难理解。

「ICT 基础措施」为啥能贡献接近一半的营收。

终端

终端,估计是机友们最为熟悉的业务了。

这里面包括手机、平板、耳机、路由器、智能手表手环和电视等消费级产品。

也是得益于手机、平板这俩核心业务的全面回血。

去年华为的终端业务收入,增长还是蛮明显的。

手机无需多言,甭管是主打中端的 nova 13 系列,还是站稳高端的 Mate 70 系列、Pura 70 系列。

几乎是全线卖爆。

华为 Mate 70 系列,开售 95 天激活量就有 300 多万台。

华为 Pura 70 系列,虽说首发价定价略高。

但经过后期的降价、支持升级到 HarmonyOS 5 等策略调整。

现在全系激活量已经超过了 1100 万台,

nova 13 更是稳居,2000-4000 元价位段手机销量第一。

折叠屏也没啥好说的。

华为的大折叠屏份额,不仅是国内第一,还是全球第一。

平板这一块,同样是华子的优势领域。

虽然新的麒麟 9000 系列芯片,在手机上卖六七千,但在平板上不到三千就能买到。

1500 元价位有 MatePad 11.5S 系列。

2000 元 - 3000 元价位段有 MatePad Air 12 系列。

3000 元以上又有 MatePad Pro 系列。

多样化的产品线、老练的系统优化,加上升级 HaromonyOS 5 的战未来属性。

让华为在整个 2024 年的平板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了 iPad。

至此,iPad 平板界的全胜战绩被彻底终结。

所以库克你看到了吗。

挤牙膏是有代价哒!

年复一年地在 iPad 标准版上,用着非全贴合 + 60Hz 屏幕,还卖着安卓旗舰平板的价格。

这好吗,这不好。

至于耳机这一块。

华子的耳机主打中高端市场,价格不便宜,但 2024 年走下来,卖得也相当不错,同比增长 52.9%,出货量排名国内第二。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虽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一块,占华为总营收不高,就 3.1%。

但该说不说,这营收同比增长属实离谱,都快翻了五倍。

主要得益于,去年「鸿蒙智行」卖得很不错。

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系列,全年累计交付 43 万辆。

问界 M9 作为 C 位,全年累计大定也超过 20 万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 50 万 + 豪车销量冠军。

考虑到尊界这边,还没到正式发力阶段。

机哥还是蛮期待鸿蒙智行的「完全体」,今年能交出啥样的成绩单。

OK,聊到这儿,基本就把华为去年的核心业务给聊完了。

总的来说惊喜还是不少,比如手机业务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开始继续往上爬。

鸿蒙智行也是首次实现盈利,所谓万事开头难,后面的路相对会好走不少。

接下来最让机哥好奇的,无疑是原生鸿蒙的生态,在 2025 年会发展到哪种程度。

目前 Pura X 已经正式搭载 HarmonyOS 5。

啥时候能全量搭载到 Mate 系列和 Pura 系列上,那才是重头戏的开始。

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
不知道叫啥好啊
昨天
利润低还有个原因是23年是虚高的,卖荣耀最后一笔钱是23年入账,500多亿,实际上利润是暴增的
NPC-VIP
昨天
“另一方面,是彻底剔除 AOSP 代码的 HarmonyOS 5 正式面世。”——这才是纯血?
慈祥的咱爸咱妈
21小时前
自研海军核心技术 确实遥遥领先[酷]
儿子又想爸爸啦?
23小时前
又不上市,数据财报怎么做不行?
海狗饲养员
23小时前
爱国税愿者上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