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羊城派 11小时前
将废塑料“变废为宝”,广东这个项目为何意义重大?丨羊晚快评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废塑料 " 变废为宝 " 迎来历史性突破。7 月 11 日,广东揭阳东粤化学全球首套 20 万吨 / 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该项目可实现废塑料高价值回收利用,技术上属国际首创,工艺水平世界领先,为彻底解决废塑料污染难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贡献了广东智慧、中国方案。

东粤化学全球首套 20 万吨 / 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 / 羊城晚报记者邓鼎园、王子桐 摄

从技术突破的层面来看,该项目首创 " 一步法 " 工艺,即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工艺,可直接将农膜、包装袋等混合废塑料制成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实现资源综合化利用。" 一步法 " 工艺彻底颠覆以往处理混合废塑料的传统 " 两步法 " 工艺。传统工艺流程长、损失大,而 " 一步法 " 缩短了流程,投资小、附加值高,且绿色环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填补了废塑料处理技术的空白,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也为后续相关技术研发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东粤化学项目的成功试产,为当地绿色石化全产业链补上重要 " 拼图 ",完善了产业布局,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特别是,项目的成功投产还能够吸引一大批裂解气分离、再生塑料加工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 " 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 " 绿色化工产业链条,未来还将打造全国首个废塑料绿色循环产业基地,为全国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有利于进一步加速全国绿色石化转型与产业链升级的进程。

从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看,该项目对解决塑料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推动 " 双碳 " 战略意义非凡。当前,我国每年产生约 6000 万吨废塑料。据测算,若采用该技术工艺对其中 5000 万吨加以回收处理,相较传统通过原油制备化工原料,能减少 2.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可替代 1 亿吨原油,约占我国年均原油进口量的 20%。通过广泛应用该项目的革命性技术,能让废塑料从污染源转变为可利用资源,将有效缓解制约我国发展的白色污染与原油短缺的困局,极大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助力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 " 双碳 " 战略,推动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东粤化学项目以技术突破重塑了废塑料的资源属性,不仅为石化产业提供了绿色转型范式,更在能源安全、减污降碳等层面提供了实践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环保科技竞争中再次占据了制高点。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创新、普及和推广,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贡献力量。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