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十条资本 昨天
账上只剩1000万现金,买下一家挂牌公司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 (ID:DsstCapital),作者:王满华,头图来自:AI 生成

资本市场的并购热度正加速向北交所蔓延。

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 " 科达自控 " 发布公告称,宣布拟以 2.091 亿元现金收购 " 海图科技 "51% 的股份,交易完成之后,科达自控将成为海图科技的控股股东。

这笔交易创下北交所两项纪录:既是 2021 年开市以来规模最大的现金并购案,也是北交所上市公司首次直接收购新三板企业。

过去,新三板主要作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 " 摇篮 " 而存在,如今却转变为并购标的池,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这笔交易显然具备参考价值。

而科达自控的这笔收购,还只是北交所并购热的一个切面。根据开源证券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北交所共发生 30 家次重要投资并购事件。

这片以 " 小而美 " 著称的市场,显然已经成为产业整合的新热土。

一、矿山老兵与 AI" 小巨人 "

成立于 2000 年的科达自控,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公司创始人付国军是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专家库核心专家,在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摸爬滚打将近 40 年。传统煤矿行业具有 " 高危险、低效率 " 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付国军创立了科达自控,立志用工业互联网技术重塑矿山生产模式。

历经二十多年发展,科达自控已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山西焦煤、晋能控股、开滦集团等国内前 50 大煤炭集团的重要供应商。2021 年时,公司的矿山智能控制系统已经覆盖全国超 300 座煤矿。

2021 年 11 月,科达自控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被誉为 " 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 "。目前,科达自控的主营业务聚焦三大板块,分别是矿山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物联网平台运营及新能源技术应用。

其中,智慧矿山业务是公司的营收支柱。2024 年,该板块实现营收 2.59 亿元,占总营收 59.73%。不过 2025 年一季度,受煤炭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公司首次出现单季亏损,净利润亏损 613.83 万元。

截至 7 月 11 日收盘,公司股价为 21.98 元 / 股,总市值为 23.71 亿元。

此次被科达自控 " 相中 " 的海图科技,则是常州一家 " 小而美 " 的 AI 企业。海图科技成立于 2013 年 4 月,主要以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将机器视觉算法与军工级硬件结合,产品包括嵌入式音视频模块、工业摄像仪组件、工业视频分析管理平台等,是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海图科技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2024 年,海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45 亿元,同比增长 6.15%;实现归母净利润 4164.86 万元。同期科达自控的归母净利润则为 3451 万元。

也就是说,海图科技的净利润规模已经超过了买方科达自控。

作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海图科技曾在 2023 年 7 月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辅导申请。然而历经两年等待,公司并未等来北交所敲钟的那一刻,却可能通过 " 被并购 " 的形式完成资本化。

根据科达自控披露的公告显示,6 月 26 日,科达自控与肖涛、徐卫星、姚俊俊等 11 名海图科技股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协议约定,科达自控将以现金方式受让上述股东合计持有的海图科技 2550 万股股份,占海图科技总股本的 51%。此次交易对价总额为 2.091 亿元,资金来源为科达自控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二、账上只有 1000 万现金

本次科达自控收购海图科技,带着强烈的产业协同色彩。

首先从业务场景来看,海图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矿山、石油化工等场景,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中,就有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这样的煤炭企业。这点与科达自控自身的业务场景深度契合。

其次,海图科技所在的 AI 赛道,正是科达自控目前布局的重点。

过去几年,科达自控曾多次公开表露出对于跨界 AI、机器人领域的强烈意愿。比如 2022 年,科达自控董事长付国军就透露,公司正在进行特种机器人的研发,专门为煤矿打造替代人的机器人,真正把煤矿工人从最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今年 4 月,科达自控更是在杭州 " 中国数谷 " 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科达数智,目的也是加速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矿山场景的研发与落地。

而据证券日报报道,此次收购完成后,科达自控和海图科技就将共同开展矿山特种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也让科达自控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今年一季度,科达自控期末货币资金仅 1001.96 万元,手上现金流严重吃紧。与此同时,科达自控同期的负债总额高达 8.05 亿元。这意味着,此时如果再拿出 2 亿现金收购海图科技,将继续加大科达自控的偿债负担。

因此,为了确保交易安全,双方签订了三年业绩对赌——海图科技原股东承诺:2025-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800 万、4200 万和 4600 万元,或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26 亿元。

根据协议,如未达标,海图科技需向科达自控支付现金补偿。若累计净利润超出承诺,超额部分将奖励给核心员工及销售贡献突出人员。

此外,科达自控也表示,若业绩承诺顺利完成,将在期满后择机收购剩余股份,实现完全整合。

三、北交所迎来并购小高潮

去年以来,新 " 国九条 "、" 并购六条 " 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交易日渐活跃。当市场目光习惯性聚焦于创业板、科创板甚至港股市场时,北交所的并购动能也已经逐渐释放。

远的不说,今年 6 月 19 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铁大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沪通智行向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 6000 万元,以获得后者 37.69% 股权。铁大科技专注于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主要提供信号集中监测系统、LED 信号机、无线调车机车信号与监控系统等产品;狗熊机器人则主要从事机器人移动底盘、人工智能、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及车辆研发应用及销售。

6 月 14 日,另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易实精密则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通亦和精工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51% 的股权,收购价格不超过 1.63 亿元。通亦和是一家以精密模具、模具备件及精冲件生产制造与销售的专业制造企业,同时也是易实精密的模具供应商。

更早之前的 2024 年 11 月,大地电气同样披露了对外投资计划,拟以现金方式认购 " 埃易泰克 "9000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埃易泰克 47.3684% 的股权,取得了对埃易泰克的控制权。

大地电气是汽车整车线束配套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线束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技术服务。埃易泰克则是奇瑞科技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乘用车高、低压线束研发、生产与销售。

事实上,除了上市公司主动发起并购交易,北交所也成为了并购市场的重要标的池。

2024 年 10 月,润农节水公告称,实控人计划将股份转让给湖北乡投集团,交易完成后,湖北省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随后 11 月,另一家北交所公司恒拓开源公告称,公司实控人马越与西藏智航按照协议完成股权变更登记,中国智能交通获得恒拓开源控制权。中国智能交通是国内交通产业龙头,聚焦电力、铁路及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恒拓开源则是一家专注于航空领域的 IT 服务提供商。

此外,今年 2 月,微创光电则是获湖北交投科技增持,后者并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实现控股,交易完成后,湖北省国资委成为微创光电实控人。

透过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发生在北交所的并购交易,呈现几大明显特征:

首先,并购方向集中在业务协同、强链补链。无论是科达自控收购海图科技补充 AI 视觉能力,还是铁大科技收购狗熊机器人以抓住自动驾驶的市场机遇,抑或是中国智能交通通过控股恒拓开源发力低空经济,都体现了上市公司完善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意图。

其次,并购标的大多是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比如恒拓开源是我国民航业安全运行的核心软件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南方航空、中国航空集团、东方航空、首都机场等 49 家航空公司,国内运输航空公司客户覆盖率超 70%;并润农节水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节水灌溉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并购重组的同时,政策层面也在发力。

近期,北交所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指引》展开修订,不仅引入了 " 小额快速 " 审核机制与重组简易审核程序,还对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明确。毫无疑问,这些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激发北交所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热情。

当资本不再仰赖 "IPO" 这一独木桥时,北交所这片曾经的 " 小微 " 市场,将逐渐成为并购交易的重要战场。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