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19小时前
3.5万条客户数据被打包卖给装修、家电公司!房产销售获刑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根据检察建议,我们联合县委网信办、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启动为期 3 个月的行业信息安全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房地产、装修企业的信息存储、使用合规性。截至 6 月,整治行动已排查企业 40 余家,发现并责令整改信息管理漏洞 10 处。" 面对前来回访的四川省渠县检察院检察官,渠县住建局房地产监管科负责人表示。

刚买完新房,装修、家具、家电的推销电话便接踵而至,业主的姓名、住址、购房时间等个人信息被置于 " 透明 " 之下 …… 近日,渠县一起由房产销售 " 内鬼 " 倒卖业主信息引发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系列案尘埃落定,揭开了该行业信息 " 黑市 " 的隐秘一角。

数据套餐涉及信息 3.5 万条

2024 年 4 月,渠县检察院 " 賨善普法团 " 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期间,某小区业主王先生反映:" 我每天能接到七八个装修电话,对方连我家楼层号都知道!" 普法团中的检察官随即固定证据,并同步移送该线索至公安机关。一起跨行业的公民个人信息倒卖案由此浮出水面。

2024 年 4 月,渠县检察院 " 賨善普法团 " 前往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公安机关经调查查明,2022 年 6 月至 2024 年 4 月,该小区房产销售人员楚某利用工作便利,在日常接触楼盘业主信息的过程中,逐渐萌生了倒卖业主信息牟利的邪念。他先是将自己经手的业主信息进行整理,随后以信息交换、现金购买等方式,从房产销售郭某等三人手中获取多个楼盘购房者信息,最终通过微信将这些信息售卖给 13 家装修、装饰、家电等行业销售商。楚某提供的数据套餐涉及公民个人信息 3.5 万条,包含姓名、电话、购房时间、楼盘信息等,从中非法获利 2.3 万余元,严重侵害了公民个人隐私。

2024 年 10 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渠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在梳理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时发现,涉案信息流转横跨多个行业,购买者中既有人初次获取信息,也有人曾因同类问题被处罚,他们从中筛选 " 高价值 " 目标客户进行精准推销。

" 这些行为不仅触犯刑法,更让不特定群众陷入‘信息骚扰网’,必须追究双重责任。" 办案检察官表示,除了刑事诉讼,检察机关同步启动公益诉讼程序,要求楚某承担等额公益损害赔偿金,并公开道歉。

类案分层处理彰显

司法力度与温度

2025 年 1 月,渠县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楚某提起公诉,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 月 21 日,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和量刑建议,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楚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2.5 万元,承担公益损害赔偿金 2.3 万元。

随着对楚某案的深入调查,办案检察官发现宋某、贾某等 10 余名装修、家电行业从业人员涉案,宋某等人为拓展业务渠道,曾向楚某非法购买业主信息。其中,宋某等 5 人系首次购买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经审查无 " 非法获利 "" 曾受处罚 " 等法定入罪情形,2025 年 4 月 10 日,检察机关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案。

贾某等 5 人因两年内曾受行政处罚后再次违法,虽构成犯罪,但到案后如实供述并认罪认罚,结合当前案发原因、危害后果、悔罪态度等情况,2024 年 12 月 23 日,检察机关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同步移送渠县公安局实施行政处罚。

黄某系渠县某装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推销新房装修业务从楚某处购买业主信息 1.3 万余条,但经审查无 " 非法获利 " 相关证据材料,该院决定退回渠县公安局补充侦查。2025 年 4 月 10 日,公安机关以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 来函撤销该案。

而将自己经手楼盘信息卖给楚某获利的郭某等三人,公安机关经调查取证,发现三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条数及获利金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对三人作出行政处罚。

积极推进隐私安全问题治理

"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房地产销售、物业管理等环节,存在信息管理粗放、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检察官告诉记者。

针对这种情况,2025 年 2 月,渠县检察院向住建、市场监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议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建立信息全流程监管机制,并开展 " 法律进企业 " 专项普法。

3 月,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启动为期 3 个月的行业信息安全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房地产、装修企业的信息存储、使用合规性;在此基础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上述部门,构建信息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该机制通过明确多部门协同职责、细化联合整治流程、规范行业监管标准、设计分层教育引导方案,为全链条治理提供清晰操作路径,持续精准打击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上下游产业链。

5 月,渠县检察院检察干警通过实地走访辖区多个居民小区,为群众、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建议公民在购房、装修等场景中警惕敏感信息过度采集,遇骚扰推销及时留存证据报案,提醒企业须健全内部信息管理制度,杜绝 " 内鬼 " 作案。

来源:检察日报 · 明镜周刊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