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 " 三农 " 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近日,新华社记者跟随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团队深入吉林采访。良好生态支撑脱贫致富、农业科技赋能稳产增收、基于资源禀赋发展产业 …… 穿行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幅 " 有绿、有技、有特色 " 的乡村振兴图景徐徐铺展,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聚力量。
生态兴农: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 " 招牌 "
农民生活好,不仅收入要提高,环境也要变优美。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游客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观光游览(2025 年 7 月 18 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 厕所革命 ",让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实现了蜕变。2015 年以来,光东村完成 210 户旱厕改造与污水管网升级。今天的光东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生活多姿多彩。
这是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拍摄的特色民居群(2025 年 7 月 18 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75% 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 90% 以上,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美好村景 " 生金 " 富民、万千农民安居乐业 ……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越来越多 " 绿水青山 " 正在转化为造福农村的 " 金山银山 "。
科技助农:修炼创新升级 " 硬核 " 功夫
科技如何赋能 " 黑土粮仓 "?置身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各式玉米新品种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快速生长。借助激光补光等技术,这里未来预计可实现各种作物年育苗能力 1 亿株以上。
长春国家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成介绍,围绕培育玉米良种目标,以及食品、智能农业装备等产业,长春国家农高区三年来累计实施 5000 万元以上建设项目 20 个,高水平科创平台和高标准基地初具规模。
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鑫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驾驶农机进行水稻插秧(2025 年 5 月 26 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吉林 2024 年粮食产量创 853.2 亿斤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延链、强链加快,为 " 中国饭碗 " 提供了更多 " 吉林好粮 "。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表示,吉林坚持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智慧农业 " 四良一智 " 促生产、提产能、增效益。全省将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特色惠农:因地制宜开辟致富新路径
工人在吉林省永吉县博大农科公司人参加工厂无菌车间里包装人参产品(2025 年 7 月 15 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在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参利用的可能性远超想象——这里不仅有全须参、人参酒,还有红参烟酰胺蓝莓汁饮品、红参金箔香皂等各色时髦产品。" 新颖的养生、日用产品正在让人参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公司负责人王淑范说。
近年来,吉林正通过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农文旅协同发展,是做强农村产业的有效途径。
来源:新华社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