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Q2 营收低于预估,调整后 EBITA 下降 14% 至 388 亿元,主要受淘宝即时商务投资拖累。2025 年上半年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 26%,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资本支出从去年同期的约 119 亿元猛增至本季度的约 387 亿元。
29 日,阿里巴巴公布截至自然年 2025 年 6 月末的 2026 财年第一财季(下称二季度)财报:
营收 2476.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预估 2531.7 亿元人民币。
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14% 至 388 亿元人民币。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滑 18% 至 335 亿元。
自由现金流录得 188 亿元的净流出,而去年同期为 174 亿元的净流入。
调整后每 ADS 收益 14.75 元人民币,不及预估的 15.92 元。
核心业务进展: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增长 10%,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10%
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 26%,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 8 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国际数字商务集团接近盈亏平衡,亏损大幅收窄 98%
淘宝即时商务投资显著,月活用户数和订单量创新高
财报公布后,阿里巴巴美股盘前跌超 2%。
投资拖累利润,核心电商盈利承压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正受到国内电商业务大规模投资的显著影响。作为集团利润核心的 " 阿里中国电商集团 ",本季度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21%,至 384 亿元人民币。公司明确指出,利润下滑主要源于对 " 淘宝即时电商 " 业务以及在用户体验、用户获取和技术方面的投入。
这项投资的核心是于 4 月底在淘宝 App 上推出的 " 淘宝即时电商 " 服务,旨在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杂货、电子产品等多种商品类别的即时配送需求。此举被视为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白热化竞争中巩固其领导地位的关键一步。尽管投入巨大,但也带来了用户增长的初步成效,财报披露,8 月前三周淘宝 App 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了 25%。阿里表示: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三个月,我们的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 147.84 亿元,相较 2024 年同期的人民币 131.96 亿元增长 12%,主要是得益于 2025 年 4 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在盈利承压的同时,该部门的收入基本面依然稳固。中国电商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10%,其中最为关键的客户管理收入(CMR)也同比增长 10% 至 893 亿元,主要得益于费率的提升。这表明,在不考虑新业务投入的情况下,其核心电商平台的商业化能力仍在增强。
云业务与国际电商成亮点
在国内电商业务为增长而承压之际,阿里云和国际电商业务则成为本季度财报的两大亮点,展示了公司多元化增长引擎的潜力。
云智能集团表现尤为突出,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达到 334 亿元人民币,增速较以往显著加快。剔除合并子公司收入后,其收入增速同样达到 26%,主要由公共云收入增长驱动。其中,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AI 需求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对计算、存储等其他公共云服务的需求。该部门的经调整 EBITA 也同步增长 26%,至 29.5 亿元。
与此同时,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的经营效率持续改善。该部门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9% 至 347 亿元,而经调整 EBITA 亏损从去年同期的 37 亿元大幅收窄至 5900 万元,基本实现盈亏平衡。财报称,这主要得益于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及各业务效率的增强。
现金流转负,资本支出大增
本季度,阿里巴巴的财务状况出现一个重大变化:自由现金流由正转负。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季度自由现金流为净流出 188 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入 174 亿元人民币。
现金流的逆转主要归因于两项大规模支出:云基础设施的开支增加,以及对 " 淘宝即时电商 " 的投资。资本支出(Capex)从去年同期的约 119 亿元猛增至本季度的约 387 亿元,清晰地反映了公司在 AI 基础设施和新业务上的投入力度。
尽管现金流承压,阿里巴巴仍在执行其股东回报计划。该季度,公司斥资 8.15 亿美元回购了相当于 700 万份美国存托股(ADS)。截至 6 月 30 日,其股份回购计划项下仍有 193 亿美元的授权额度,有效期至 2027 年 3 月。
更多消息,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