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星球君
昨天,理想汽车在成都车展上正式公布了其「VLA 司机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的最新进展。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表示,VLA 司机大模型随理想 i8 同步开启用户交付,并将于 9 月 10 日开启全量推送。
另外,到理想汽车门店体验的消费者,可以在门店试驾环节体验 VLA 司机大模型的主要功能。
根据官方数据,首批理想 i8 用户中,单日最长 VLA 行驶里程超 770 公里,单次最长 VLA 行驶里程超 420 公里。
VLA 随理想 i8 上市交付后,辅助驾驶每日使用率提升 3 倍,累计里程渗透率提升 2.2 倍,泊车每日使用率提升 2.1 倍。
另外,郎咸朋指出,预计到明年同期,预计理想 VLA 的 MPI(多少里程数会出现一次干预)将达到 1000 公里的水平。
在 28 日晚上的理想汽车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想本人非常自信地说,他认为 VLA 是非常清晰的,通往 L3、L4,甚至 L5 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
理想汽车是非常早开始宣传 VLA 技术路线的中国车企,VLA 指的是「vision-language-action 视觉语言行为」。
相较于去年各家的端到端、VLM 等技术路线, 理想、小鹏等企业坚持的 VLA,依托于从模仿学习到强化学习的技术变化,希望进一步提高辅助驾驶系统的性能和体验。
不过,最近 VLA 路线的讨论甚嚣尘上。
短短 24 小时内,我们已经听到三位企业高管对 VLA 路线的不同评价。
比如小鹏 P7 发布会后,何小鹏直言不讳:「只有小鹏是真 VLA」。
而 P7 发布会后第二天早上,华为靳玉志的采访见刊,他指出「华为不会走 VLA 的技术路线,而是坚持 WA (world action 世界行为模型)」,甚至认为 WA 才是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
而围绕 VLA、WA、WM(世界模型)等技术路线的争论、产品落地,会成为我们关注智能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