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昨天
国内脱口秀,这冠军够炸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炸了 N 个热搜后,《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二季结束了。

这次的《脱友》,从火出圈的人和梗,到口耳相传的口碑,可以说是全面开花。

Sir 也第一时间看完了总决赛。

还是那么熟悉,首先是之前没怎么提过的老熟人。

何广智,他夺冠了。

决赛前,他说," 这是我的第四次冲冠。"

原来他已经参加脱口秀节目 5 年了。

的确,在这个人潮汹涌的舞台,新人胜旧人的故事时刻在上演。

并不是谁待得够久,就会享有更多的聚光灯。

广智也这样说。

" 我就是一个害怕成为主角的人,我愿意当那个配角。"

配角,一如他早期成名的人设,穷门开山鼻祖。

总是在讲自己平凡到有些贫乏的生活,甚至他关注的点比普通人还要更琐碎。

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就像听身旁的老朋友絮絮叨叨,你会习以为常。

但节目结束回味时,在你的脑海中,他也不会是第一个出现。

然而这一次,何广智的登顶,给人 " 老母亲般的欣慰一笑 "。

但脱口秀,不是只需要一个冠军。

脱口秀是千人千面,是每种声音都有它的炸场时刻,也是早就进入我们生活的 5G 冲浪搭子。

Sir 今天就来盘点这一季的封神场面。

5 个敲醒生活的瞬间。

01 冠军封神:何广智

可以说,广智的夺冠之路并不 " 标准 "。

他自己也提到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王勉夺冠时背着吉他站在舞台上,伸开双手,肆意地享受着掌声。

说起这一幕时,他笑着,带着羞涩,带着羡慕。

回忆结束,他又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将自己拉回现实。

"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一定不能夺冠,这个事对我来讲太羞耻了。"

就像刚刚提到的,他不怎么引起人们的注意。

是他的表演不够炸吗?还是文本没有才华?

都不是。

甚至,他自己也不太愿意引起大家过多的关注。

只是因为,他就是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就像一个普通人只有在讲述别人的成功时,他脸上的笑容才会有着十足的感染力。

而当他在台上时呢?

是窃笑、讪笑。

讲第一个段子时,他一开口就是自我嘲讽,随后抿起嘴。

这就是他的一套标准连招。

以前是用来讲自己有多穷," 带刺的玫瑰 "、" 租 72 平米豪宅 "……

现在,他知道自己已经不穷了,大家也知道他不穷了。

自我嘲讽的方向,便从 " 没有钱 " 转向了 " 没有有钱人的气质 "。

一套下来,依旧是抿嘴,把大笑留给台下的观众们。

就像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他知道自己的 " 卖点 " 在哪里。

普通人的另一面,被他精准地剖开,呈上舞台。

此时 Sir 才猛然惊觉,他的特点根本不是穷,而是精、细。

一如他的段子里精打细算的形象。

在这背后,是一个小人物认真、用力地生活,不愿辜负自己,也不愿亏待信赖他的人。

这便是广智最打动人的地方。

就像在决赛第二段时,他将自己比作《长安的荔枝》里的李善德。

两个精打细算的小人物,当观众还会猜想,他要在哪里埋包袱时。

他却主动 " 暴露 " 了自己的野心:

" 我想知道我会倒在离冠军多远的地方。"

话虽这样说,但这最后一个段子了,他的状态明显轻松了许多。

没有再继续深挖自己的 " 穷酸卖点 ",而是拿出一张 " 述职报告 "。

字里行间,是他说脱口秀的这 7 年,从一个希望被大家看见的小演员,成了仍守着这个舞台的老大哥。

话毕,他留下一句 " 我到长安了 "。

台下掌声、欢呼、一声声 " 冠军 " 的呐喊,久久不停息。

因为大家知道,他值得。

02 故事封神:小帕

节目播出之后涨粉最快的选手,小帕在这一季《脱友》迎来了蜕变。

和广智不同,她毫不掩饰自己就是很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

原因很简单,别人的眼光在她的身上不是压力,而是动力。

一个荒芜之中走出来的人。

她从未在舞台上对自己的 " 出身 "、" 过去 " 感到过难堪。

不羞于讲述自己的奇葩家庭。

糟糕的父亲、奶奶、妈妈。

但每一次,她拿家人的这些 " 开涮 ",都是一次次反复剖开自己的伤口。

还要带着笑。

虽然大张伟也说,大家都喜欢看到小帕的笑。

但 Sir 在她的笑容里,似乎总能看到一丝异样。

像是强撑,像是 " 你不得不坚强起来 " 的自我催眠。

甚至,似乎只有向家人证明自己、向过去的不公平 " 复仇 ",才是这个舞台的意义。

就像一个执念。

而这一次的总决赛,她讲述了自己的抱着复仇心态回家的经历。

但得到的却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待遇。

在世俗观点来看,她已经证明了自己。

某种意义上,她也完成了复仇,或者说,她是放下了 " 复仇 "。

她的眼中闪烁出了别样的坚毅,她知道,现在的自己该往哪看了。

Sir 想起不久之前,在网上看到了小帕刚开始说脱口秀的样子。

她留着寸头,耸拉着脑袋,观众或许很难看出她的心中所想。

而现在,她正在舞台上蹦蹦跳跳,享受着掌声。

就像陈鲁豫和她在《岩中花述》的一段对话一样。

被问到关于 " 岩中花述 " 这四个字的印象时,她描述了自己脑中的画面。

" 在自然环境极其差的地方长出来的一朵小花 "。

而鲁豫再追问那朵花的颜色时。

她脱口而出 " 白的吧 ",语调轻快洒脱。

花开的那一刻,它就被世界赋予了独属于它自己的意义。

03 人物封神:王小利

" 我没有烦恼。"

" 世界是围绕着我转的,但我没有证据。"

几句频频出圈的金句,让大家看到了这个过着非传统的生活的女人。

45 岁未婚、每天睡到自然醒、以自己为榜样、没有烦恼、没有目标。

在有些人看来,她的状态令人羡慕,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些话也可能是自嘲。

因为在今天,不仅是背负压力的年轻人,还是许多已经和她同龄的人,都做不到这样的状态。

但她这样独特的存在,在人群里就是会显眼,甚至扎眼。

就连她自己也说,她就是个有主见、与众不同的 " 女巫 "。

第一次来到这个舞台时,她洒脱而直接地袒露自己的目标。

可随着她的独特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她也相应地承受了比以前多得多的东西。

有人说,她是个不负责任的女人。

有人说,她的段子都是炫耀。

Sir 倒觉得,在王小利的身上,有种这个平凡时代稀缺的东西。

敢。

属于勇者的 " 敢 "。

就像之前的赛段里,她举了《射雕》和《一帘幽梦》中女性角色的例子。

她不羞于袒露自己的价值观,却会被同学们嘲笑。

而现在,过了几十年,她曾经的观点才有人去反思。

如今讲出来,是骄傲吗?又或者是落井下石?

都没有。

她的这种敢,是一以贯之的。

不是要加入性别论战,或是触碰禁忌话题。

而是一种很简单的,我们却难以做到的事——

大大方方、遗世独立。

04 价值封神:步惊云

如果要选出这一季节目最具震撼力的表演。

想必许多人会把票投给她。

步惊云,被罗永浩称作脱口秀舞台上的 " 摇滚歌手 "。

那 " 封神 8 分钟 ",也是 Sir 在听过了这些海量的段子后会反复回味、琢磨的一个。

虽然可能在男性观众看来,她的段子像是在走钢丝。

" 我做梦梦到我出轨了。"

看似一句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的话开场,对 Sir 这样的男观众来说,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她其实只在用女性自然的视角,带着大家审视这个社会中的 " 规矩 "。

而在她带来的这个新视角中,我们早已见过无数次的 " 既定模式 " 不攻自破了。

女人 " 好色 ",本就无可厚非。

只有在这样的视角转换里,我们才能看清什么是寻常的,什么是错误的。

接着,当她接着讲出自己看到的一部纪录片时,力量终于一点一点积聚。

一个女孩因为被造黄谣而跳楼自尽。

所以,这不单单是控诉,更多的,是无力。

是的,感受到了浑身的力量积聚,却不知如何使出的无力。

最后,她选择了一个异常 " 轻 " 的落点——

一个女孩,最重要的是活着。

而这,也是回应了今天的部分观众对脱口秀舞台上过量 " 女性话题 " 的不满。

当男女性别倒置,男观众所感觉到的不适,其实本就是女生每天所处的环境。

而她的讲述,就像那一句一句的 " 活着 " 一样。

简单,而又决绝。

目的就是," 讲到你们都脱敏。"

还记得听到这里时,Sir 已经呆在原地。

似乎是久违地见到了语言本身的魅力与力量。

作为观众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

05 表演封神:徐浩伦、谭湘文

最后,Sir 想要把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位置留给他们。

徐浩伦和谭湘文。

其实,他们登上舞台开始,就被称为黑马,并且去年就拿了冠军。

可以说,他们是整季节目中,少有的让 Sir 感到佩服的人。

而又为什么在这个人人讲着单口的舞台上,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原因无他,他们的表演无比妥帖地诠释了 " 喜剧 " 二字。

他们的表演,就是 " 纯粹的好笑 "。

甚至在细看之下,会有一种特别的观感—— " 旧 "。

他们是如守旧的匠人一般,在 " 做 " 喜剧。

就像木匠刨木头,石匠抡锤子。

看他们的演出时,你会感到这是一份技术活。

基本上,他们的技术有两个特点。

首先,接地气,姿态低。

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他们在做戏。

比如,决赛第一场,他们情景演绎侦探办案。

第二场,则是车祸现场。

没有以自身立场出发,结合时事摆观点的环节。

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舞台形象,演好一个搞笑故事。

一高一矮,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一个吐槽一个犯傻。

并且,不羞于贬低、恶搞原本的自我。

甚至,只要走上舞台就抛掉了原本的自我。

其次,笑点足,花样多。

他们带着浓厚的湖南口音。

但这不是普通话不好,而是刻意为之,就像他们的湖南老前辈,曾经红极一时的奇志大兵。

于是,你听到的每一句嘴下不留情,都像街坊邻居被搬上了舞台。

甚至除了方言,他们还会用别的方式把观众代入情景。

比如在决赛第二场,徐浩伦就秀起了口技。

几声清脆的鸟叫,让大家相信他已然变成了一只鸟。

他们就像这个年轻舞台上的老手艺人。

而你又很难想象,这竟是两个零零后在表演。

在那一刻,Sir 只想到了相声界常说的那句话 " 祖师爷赏饭吃 "。

从广智的夺冠,到漫才兄弟的独特表演。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舞台最大的特点——

多样化。

它不歌颂 " 标准 " 的胜者,而是把镜头给到了每一个人。

因为,比赛,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第二轮决赛前。

那些 " 倒在半途 " 的选手们还整起了 "Family" 环节。

他们站在一起念了一封信,送给王继业刚出生的孩子王好想。

然而,这个《脱友》的年纪最小的观众,还要好些年才会理解这帮叔叔阿姨们在说什么。

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用段子唠叨着。

解释爱是什么。

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或者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起初 Sir 还纳闷,这帮家伙怎么突然这么煽情了?

但看到有的人站得东倒西歪,有的人跟不上节奏,憋不住笑。

就像朋友难得打起感情牌,不熟练才正常。

毕竟,在节目里,咱们熟悉的友情可是嘴下毫不留情的那种。

比如,Sir 很喜欢的一名选手孙书恒在他的一场表演开头,吐槽起他的好朋友雪冰。

他和张骏、雪冰三人组成的组合,叫五条手。(雪冰因意外导致只有一只手)

看到这一幕,你是否也会想起余华曾说过的他和史铁生踢足球的经历?

大家都习惯这样的朋友模式,该吐槽吐槽,该搞笑搞笑。

这才像是一个 " 神经病 " 的舞台嘛。

每年都有 " 新患者 " 来给我们递来刚出炉的新梗,于是大家就成了新朋友。

而这样的 " 神经病 ",换句话说,其实也可以叫做单纯。

小孩子那样的单纯。

就像王小利在节目上坦言自己最爱的活动,逛公园。

诗朗诵、逛公园,也是带我们进入了小孩子的单纯世界。

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只会一件事,哭。

逐渐认识这个世界后,我们又会学会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笑。

这两件事,也就是这个夏天里,《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带给我们的事。

这么些年,观众们也看着脱口秀从尖锐、敢说的表达,成长为了更多样全面地认识世界,与世界沟通。

就像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的阶段。

不管是那些一轮游、黑马选手带出的 " 我展示 "、" 何陋之有 "、" 歇斯底里 " 这样的笑点、爆梗。

还是天南海北的友情在这里绽放。

这便是喜剧的意义,让人连接在一起,或是卸下身上的包袱。

而这,也就是脱口秀的胜利吧。

评论
清澈_
12小时前
小罗说的那么好 剧本高级 为什么没有他
Faust_0108181058
14小时前
就是一群无所事事的男男女女在村口路灯下面抱怨生活十分钟,什么玩意
ZAKER用户uohc6195
12小时前
没什么含金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