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昨天
扫码入企 数字化助力涉企行政检查更加规范 10月1日起 甘肃省全面上线“陇上e企查”系统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16 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 " 全面上线‘陇上 e 企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标杆 " 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甘肃省 " 陇上 e 企查 " 涉企行政检查系统将于 10 月 1 日正式推行,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 " 扫码入企 " 制度。

据介绍,省司法厅联合省营商环境建设局打造了 " 陇上 e 企查 " 系统。" 陇上 e 企查 " 的 "e",既代表 " 有益 ",系统以企业诉求为导向,规范检查流程,为企业发展带来实惠;也有 " 综合查一次 " 的意思,它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防止重复检查,共同维护优质营商环境。

" 陇上 e 企查 " 构建了事前赋码告知、事中扫码入企、事后扫码评价的全流程机制,对涉企行政检查做到全时段监督。该系统要求执法人员 " 亮码 ",企业 " 扫码 ",对高频检查、多头检查等违规现象进行动态预警,同时智能整合跨部门检查需求,促成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压到最低。

该系统试运行成果丰硕。定西市、兰州市西固区以及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等试点区域和部门落实 " 扫码入企 ",截至 8 月底,试点地区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普遍下降 35% 以上。系统针对违规检查行为预警 43 次,削减重复或多余检查 30 次。受检企业开展满意度评价 500 多次,满意度达 90%,超 95% 的试点企业表示重复检查与现场检查次数减少,迎检成本降低。

据悉," 陇上 e 企查 " 能解决诸多现实问题。它借助 " 扫码入企 ",对入企行政检查活动进行数字化管控与规范,不管是行政检查,还是观摩、督导等非检查类入企活动,都得扫码,防止变相检查,让企业能安心经营。而且系统能自动对同期重复检查计划预警,推动多部门联合检查,减少企业迎检频次。同时,亮码执法让企业有监督权,企业可对执法情况进行评价,有力避免人情监管,确保执法公平透明。如果执法人员不出示任务码,企业有权拒检,并能通过 12348 热线等渠道反映问题。

" 扫码入企 " 适用的经营主体范围广泛,包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等各类企业,也涵盖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扫码后,可以查看执法人员身份资质、检查事项及依据,在线查阅检查记录和结果。检查结束,企业还能对检查行为即时评价,也可以通过系统营商环境专栏,为优化政策建言献策,促进政府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据介绍," 陇上 e 企查 " 涉企行政检查系统的全面推行,是甘肃省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以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创新实践。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化,全省涉企行政检查将更加规范高效,政企沟通渠道将更加和谐畅通,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崭新篇章。

【又讯】9 月 16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甘肃省司法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主体、事项、程序、方式、频次等多维度推进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化建设,不仅提升了行政检查质效,更推动全省涉企行政检查频次显著下降,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发展活力。

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省司法厅首先从源头把控,依法确认行政检查主体资格。通过推动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部门全面公示全省 5961 个行政执法主体信息,同步清理不具备法定资格的执法主体与人员,彻底杜绝无资质机构、人员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的情况,为行政检查规范开展筑牢基础。

围绕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省司法厅组织全省系统梳理出 369 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并公开涉企执法等相关信息 1.9 万项。对无法定依据的检查事项坚决清理,对法定依据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对无实际成效的予以取消,让每一项涉企行政检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切实提升行政检查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为解决执法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文书不统一等问题,省司法厅加快推进全省行政执法文书标准化建设,制定《甘肃省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梳理归纳行政执法文书类型 156 种,其中行政检查文书类型 25 种。

检查频次是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省司法厅将严控检查频次作为核心工作。截至目前,各市州及各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均实现不同程度下降。随着检查频次的合理管控,全省市场主体投资发展活力不断提升,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赵万山 实习生 陈嘉睿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大家都在看